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8)
2023(10377)
2022(8741)
2021(8253)
2020(7050)
2019(15673)
2018(15479)
2017(30637)
2016(16624)
2015(18558)
2014(18472)
2013(17794)
2012(16693)
2011(14931)
2010(15274)
2009(14667)
2008(14818)
2007(13497)
2006(12142)
2005(11414)
作者
(45054)
(37292)
(37194)
(35623)
(24160)
(17680)
(17063)
(14544)
(14205)
(13730)
(12940)
(12625)
(12224)
(12103)
(12005)
(11739)
(11234)
(11002)
(10951)
(10663)
(9443)
(9114)
(8873)
(8589)
(8583)
(8562)
(8413)
(8210)
(7499)
(7237)
学科
(58217)
经济(58122)
管理(56189)
(52944)
(44124)
企业(44124)
(25760)
方法(24416)
(24342)
(22839)
银行(22693)
数学(21433)
(21256)
数学方法(21141)
中国(19258)
(16478)
(16345)
金融(16343)
(15434)
财务(15403)
财务管理(15365)
企业财务(14703)
(14425)
制度(14394)
业经(13971)
(13710)
(12508)
(11997)
贸易(11985)
体制(11781)
机构
大学(227178)
学院(226475)
(98330)
经济(96097)
管理(89155)
研究(74769)
理学(74114)
理学院(73363)
管理学(72382)
管理学院(71914)
中国(70102)
(56603)
(47265)
财经(42054)
科学(39760)
(38198)
(36787)
中心(36579)
(36371)
(32341)
研究所(31778)
财经大学(31345)
经济学(30865)
北京(30388)
(30185)
(28987)
银行(28968)
经济学院(27639)
业大(27464)
(27425)
基金
项目(140338)
科学(111860)
研究(106463)
基金(104255)
(88467)
国家(87746)
科学基金(76677)
社会(69425)
社会科(65937)
社会科学(65923)
基金项目(53706)
(52468)
教育(48706)
自然(48029)
自然科(46843)
自然科学(46830)
自然科学基金(46061)
(44346)
资助(43788)
编号(42945)
成果(36816)
(33034)
(32751)
重点(31283)
课题(29735)
教育部(29049)
(29036)
(28949)
国家社会(28935)
(28763)
期刊
(112470)
经济(112470)
研究(78312)
中国(50944)
(46574)
(45396)
金融(45396)
管理(35533)
(30034)
学报(28391)
科学(28139)
大学(23406)
学学(22102)
财经(21869)
教育(21584)
(18527)
技术(17972)
农业(17857)
经济研究(17235)
业经(17003)
问题(14337)
(13137)
理论(12583)
国际(12385)
财会(11485)
实践(11294)
(11294)
会计(10967)
现代(10834)
技术经济(10242)
共检索到372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锋  梁红漫  
2007年6月1日施行的《企业破产法》引入了破产重整制度,但其制度的实施环境和具体设计均存在缺陷,使银行债权面临风险。要使银行债权得到法律保护,必须完善相关司法制度,维护破产重整程序的公平与公正,并借鉴国际经验,完善重整准入资格审查程序。同时,银行也应该加强内部管理,主动应对制度的变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余烈全  
近年来,为了整顿和规范社会信用,打击逃废银行债权行为,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一些地方的逃废银行债权行为。仅据对达州市调查表明,当前存在大量逃废悬空银行债权现象,本文认为,对此如不及时有效遏制,必将扰乱社会经济金融秩序,危及金融安全与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于志洁  梁琳  
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破产重整制度作为解决企业债务危机的方式之一,亦是解决产业结构深层次矛盾、培育新动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质效的重要途径,新旧动能转换的推进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企业破产重整工作。银行作为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光星  
商业银行债权是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主要标的,加强对重整程序中商业银行债权的保护,不仅是为了维护商业银行自身利益,也是为了避免金融市场动荡并防范由此而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在全面检视与债转股有关的本土立法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破产式债转股的实践经验,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着手构建我国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商业银行债权保护之进路,以确保商业银行转股目的顺利实现与金融市场稳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申  
当公司经营困难处于持续状态时,将面临着重组与破产两个难题。作者在分析债务重组、和解整顿、破产的优点与缺点之后,以经济发展和债权人保护为目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破产式重组。因为其包含着破产与重组两方面的特点,因此破产式重组的实施,不但能够很好地解决破产公司中的债权人保护问题,而且能够给公司提供强有力的再生能力,并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虞孔坝  程剑飞  项小青  
温州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民营经济重镇,金融市场化发育程度较高,银企之间借贷往来极为活跃。自2011年温州爆发民间借贷风波以来,风险逐步蔓延至银行业金融机构,银企债权纠纷趋于频繁、部分银行债权落空,暴露出当前银行债权保护存在的政策漏洞与操作难题,银行债权保护机制亟待改善。本文根据温州企业破产重整司法实践,结合政府调研所获得的一手资料,探讨银行债权保护的机制建设,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佐发  
在我国上市公司重整实践中银行债权人经常成为被强裁的对象,而法院强裁的依据是清算价值标准。以这种标准为依据强裁严重损害了银行债权的利益。应该从银行债权充分参与重整营运价值分配的角度设定强裁的标准,并赋予银行债权人充分参与重整谈判的机会,以便从根本上保护银行债权在上市公司重整中的利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佐发  
在我国上市公司重整中银行债权经常成为被强裁对象,而法院强裁的依据是清算价值标准,这种标准严重损害了银行债权的利益。应该从银行债权人充分参与重整营运价值分配的角度设定强裁标准,并赋予银行债权人充分参与重整谈判的机会,以便从根本上保护银行债权在上市公司重整中的利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修晓艳  
近年来,在经济运行中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不断发生,直接导致了银行资产质量的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还是立法方面的原因,即我国企业法人制度对债权人的保护方面存在较多缺陷与不足。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法人制度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企业法人制度进行了探讨,并就现行法律制度下银行债权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耿丹丹  
随着关联企业这种企业联合体的产生与推广,关联交易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肯定关联交易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不正当关联交易给银行债权带来的潜在风险。例如,关联企业之间通过不正当的关联交易来转移资产、逃避债务,从而使银行债权落空的情况在中国屡见不鲜。因此,如何防范关联交易风险、维护银行债权安全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着力研究了不正当关联交易给银行债权带来的危害及其成因,提出了防范关联交易风险、保护银行债权的对策,并对完善我国公司法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耿丹丹  
文章简述了不正当关联交易给银行债权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健全统一授信制度,确立公司人格否认原则,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规范担保等保护银行债权的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毛金明  
银行债权保护的法律对策中国人民银行晋城分行行长毛金明资料显示:有的专业银行系统贷款损失已占到20%左右,逾期、呆滞和呆帐贷款占到30%左右,保护银行债权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不是在机制转换上下功夫,而是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姜彦秋  
一、加强环境保护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的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进程。原始文明使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一种原始的和谐;农业文明开始导致人类与自然的彼此冲突,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以及由于过度耕种造成的土地肥力下降等;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都使自然环境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浩劫。从60年代起,人类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逐步掀起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的浪潮,人类文明开始进入以环境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为标志的绿色文明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