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78)
2023(4619)
2022(3899)
2021(3411)
2020(2847)
2019(6220)
2018(6211)
2017(11714)
2016(6208)
2015(7253)
2014(7439)
2013(7456)
2012(7500)
2011(7073)
2010(7461)
2009(7280)
2008(7229)
2007(6765)
2006(6342)
2005(5914)
作者
(20361)
(17370)
(17003)
(16477)
(11184)
(8239)
(7713)
(6687)
(6498)
(6202)
(6129)
(5717)
(5613)
(5583)
(5413)
(5244)
(5155)
(4976)
(4913)
(4752)
(4598)
(4258)
(4174)
(3984)
(3939)
(3939)
(3684)
(3640)
(3592)
(3358)
学科
(54296)
经济(54260)
管理(18886)
方法(15121)
地方(14902)
(13306)
数学(13186)
数学方法(12992)
地方经济(11739)
(11106)
企业(11106)
(9858)
中国(9752)
业经(8489)
(6955)
经济学(6694)
(6450)
(6384)
环境(5993)
(5806)
金融(5806)
(5717)
(5420)
(5400)
理论(5184)
(4986)
银行(4978)
产业(4952)
(4880)
(4878)
机构
大学(106539)
学院(105496)
(53635)
经济(52607)
研究(40326)
管理(35265)
中国(30978)
理学(29166)
理学院(28785)
管理学(28146)
管理学院(27949)
科学(23090)
(22798)
(22616)
(21132)
研究所(18679)
经济学(18096)
财经(17817)
中心(17572)
(16819)
(15914)
经济学院(15833)
(14884)
北京(14751)
(13866)
(13797)
师范(13675)
(13174)
业大(12814)
财经大学(12759)
基金
项目(59485)
科学(46030)
研究(43050)
基金(43004)
(36975)
国家(36687)
科学基金(30793)
社会(29225)
社会科(27696)
社会科学(27688)
(22432)
基金项目(21631)
教育(18998)
资助(18761)
(18232)
自然(18013)
自然科(17568)
自然科学(17563)
自然科学基金(17224)
编号(16194)
成果(14122)
(13976)
重点(13345)
(13007)
(12699)
国家社会(12579)
经济(12571)
发展(11822)
课题(11756)
(11680)
期刊
(71191)
经济(71191)
研究(37240)
中国(21863)
(18009)
学报(16151)
管理(15900)
科学(14524)
(14183)
大学(12600)
经济研究(12179)
学学(12010)
财经(10540)
(10480)
金融(10480)
技术(10273)
农业(9382)
(9331)
问题(8766)
教育(8474)
业经(8331)
技术经济(7562)
统计(7422)
(6968)
世界(6525)
国际(6425)
(6169)
决策(5881)
经济问题(5585)
经济管理(5361)
共检索到177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伟  
破产程序的价值是实现债权人利益的最大化,破产程序的目标是合理地利用和分配债务人资产,这是破产法中蕴含的经济原理。一个好的破产程序应该符合经济原理并保障其价值和目标的实现。我国的《企业破产法》对破产程序作了多方面的改进,力求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使债务企业达到有效率的结果。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井奎  
破产法一向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宪法。然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世界里,却并没有破产法存在的可能,这与历史和现实不符。本文探讨了从最优世界到次优世界,以及放开信息对称假设情况下最优破产法的决定,并最终得出最优破产法受制于制度环境的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欣新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实行破产制度。1988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企业破产法》)正式试行。我国破产法制定实施之后,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暴露出实施中存在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插三  
文章分析了影响美国破产程序中实质合并规则的判断因素及该规则适用中各方利益主体的平衡关系,阐述了实质合并规则的基本原则、合并的前提条件等核心问题,并与公司法中的"揭破公司面纱"制度进行了比较。实质合并规则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独立于"揭破公司面纱"规则的一项旨在破产法程序中就债务人财产向债权人进行公平分配的制度。从尊重公司独立性这一公司法核心原则出发,应严格界定实质合并规则的适用条件,慎用实质合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破产法、一是(?)起草,脱稿后送修订法律馆共同商定,于光绪32年4月(1905年5月)奏准颁行的《破产律》。该律分呈(?)破产、选奉董事、债主会议、清算帐目、处分财产、有心倒骗、清偿进限、呈请销案,附则等(?)69条。该律颁行后不久,因上海钱业大亨所请,即宣布40条(即关于经手努力项公款的商家(?)暂缓执行。1907年11月,农工商部又奏请该律交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怡  
一、《破产法》的实施,应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 我国的金融机构处在转轨的变革过程中,现仍为国家经营,作为企业的血本之源,银行担负着为企业发放贷款的重要使命。自“拨改贷”以来,国家每年拿出600个亿来支撑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集体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靠着银行的贷款,作为自己积攒家底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一旦企业资不抵债而破产,损失最大的无疑是银行。有报导记载,“1993年,吉林省32家破产企业中,银行无法收回的贷款高达1.2亿元。”如此破产法成为了不善经营者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堤  陈银泉  姜蕙若  葛文新  
《破产法》实施之后张堤,陈银泉,姜蕙若,葛文新辽宁是全国较早探索和实施企业破产的省份。自1986年沈阳市在全国率先对沈阳市防爆器材厂实施破产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正式实施以后,全省的企业破产工作有了较大进展。截至1994年6...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竹  
一、新《破产法》对破产会计的影响破产会计是在破产法的直接指引下,以会计基本原理和方式为主线所形成的融合性学科,破产会计是指在对破产企业进行和解、整顿、清算的过程中进行管理、监督、会计核算与控制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破产会计是随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形成的。相对传统会计而言,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新《破产法》)增加了很多新的制度设计,这必然会对破产会计产生深刻地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华  汪兴隆  
我国正在审议中的新破产法中的一个突破就是借鉴美国破产法的规定采取了债务人主导的破产重整方式。已有的经济学研究表明,法律环境与金融结构是密切相关的,在一个博弈模型中,本文认为,由于我国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决定的信息结构与英美发达国家的资本主导型金融结构决定的信息结构是不同的,因而最优破产机制的设计应该要考虑到金融结构的差异,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宜采取单一债权人机制,而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宜采取随机双元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波  
本文在梳理现行破产法律、法规和政策关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规定的基础上,试图论证在新的破产法中应当保障的劳动者权益的性质、范围,以及保障的程度。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曙光  
现行《破产法》的缺陷及其重新完善李曙光一、《破产法》实施的主要问题与难点中国企业的破产率比较低,并不说明中国的企业效益都很好,可以长生不老,而恰恰是因为在原来计划体制下,对破产法与破产制度重视不够的结果。事实上,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学军  
重整是200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引入的一项预防性程序,目的是使面临困境但有挽救希望的企业避免破产清算,恢复生机。新破产法立足中国国情,借鉴海外经验,对重整的适用范围、基本程序、保护措施,重整计划等内容作了规定,为企业重整设计了良好的"游戏规则"。但游戏规则的落实需要配套的会计规范,本文拟就重整会计问题作些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思明  
破产法是保障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法律,我国破产法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为导向,统筹债务人企业淘汰和企业再生两个进程,着眼于破产清算下债权人利益的公平受偿,对于规范市场主体依法退市、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破产法的实施效果不太理想,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社会调整功能。因此,应该从破与立两个方面充分发挥优胜劣汰机制,促使在市场中积重难返的企业依法退市;充分发挥破产保护机制,对濒临破产而又有挽救希望的企业予以重整,使其获得更生的机会。
[期刊] 改革  [作者] 詹小洪  
不治反乱的匈牙利破产法约翰P.博宁,马克E.谢弗东欧所有的转型经济国家一般都经历过两次真正的休克:一次是由转轨引致的经济衰退,另一次是经互会的瓦解、而匈牙利还多经历了一次,其政府于1992年初颁布的破产法再次致经济于休克地步。一、匈牙利破产法框架匈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洪春  
在1986年8月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上对《破产法》审议时,由于存有各种不同意见而暂不作决定。但是,它也给了我们一个预示,实行企业破产法是不可回避的选择,问题只是恰当的时机。1979年开始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工作,经济理论界就有人提出在我国建立企业破产制度,此后,法律工作者开始了企业破产法的起草工作,并在沈阳、武汉、重庆等地进行小范围的试点,现在看来,实行企业破产法确是一种增强企业活力的一个有效措施。沈阳市一九八五年八月三日向防爆器械厂,五金铸造厂和第三农机厂发出《破产警戒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