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7)
2023(8403)
2022(6826)
2021(6375)
2020(5475)
2019(12514)
2018(12468)
2017(24058)
2016(12660)
2015(14252)
2014(13839)
2013(13575)
2012(12401)
2011(11200)
2010(11539)
2009(10967)
2008(10969)
2007(9846)
2006(8883)
2005(8336)
作者
(35445)
(29631)
(29434)
(28134)
(19070)
(14137)
(13219)
(11296)
(11257)
(10782)
(10301)
(10008)
(9849)
(9577)
(9555)
(9114)
(8844)
(8756)
(8614)
(8513)
(7652)
(7215)
(7131)
(6794)
(6631)
(6610)
(6608)
(6592)
(6010)
(5745)
学科
(44070)
经济(43980)
管理(43652)
(38134)
(34131)
企业(34131)
(17300)
方法(15914)
(15804)
数学(13046)
数学方法(12812)
中国(12525)
(11918)
(11368)
业经(11338)
财务(11329)
财务管理(11300)
(11101)
企业财务(10814)
(9983)
体制(9446)
(8975)
银行(8957)
理论(8601)
(8480)
(8450)
金融(8446)
(8389)
贸易(8383)
(8177)
机构
大学(177301)
学院(176422)
(69872)
经济(68266)
管理(65566)
研究(59828)
理学(55220)
理学院(54587)
管理学(53654)
管理学院(53305)
中国(47557)
(38814)
(37781)
科学(34534)
(30285)
财经(29092)
(28335)
中心(27117)
(26794)
研究所(26735)
(26280)
北京(24234)
业大(24193)
(22423)
(22086)
(21836)
经济学(21634)
师范(21598)
财经大学(21512)
农业(20538)
基金
项目(113392)
科学(88608)
研究(84476)
基金(81782)
(71378)
国家(70814)
科学基金(60387)
社会(53695)
社会科(50847)
社会科学(50832)
(43952)
基金项目(42458)
教育(39313)
自然(38055)
自然科(37090)
自然科学(37075)
(36897)
自然科学基金(36431)
编号(34192)
资助(33525)
成果(29583)
(26948)
重点(25800)
(25274)
课题(24559)
(23783)
(23314)
(22534)
国家社会(22402)
创新(22350)
期刊
(82195)
经济(82195)
研究(55477)
中国(42230)
(33690)
学报(27796)
管理(27336)
科学(25453)
(25372)
教育(22270)
大学(22123)
学学(20666)
(19813)
金融(19813)
农业(16270)
财经(15344)
技术(15267)
业经(13197)
(13150)
经济研究(12953)
问题(10348)
(9028)
(9023)
财会(8837)
(8809)
会计(8514)
科技(8057)
现代(7763)
国际(7745)
理论(7726)
共检索到280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申  
当公司经营困难处于持续状态时,将面临着重组与破产两个难题。作者在分析债务重组、和解整顿、破产的优点与缺点之后,以经济发展和债权人保护为目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破产式重组。因为其包含着破产与重组两方面的特点,因此破产式重组的实施,不但能够很好地解决破产公司中的债权人保护问题,而且能够给公司提供强有力的再生能力,并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丽琼  
文章采用动态的观点,通过对一个陷入困境的企业各时点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分析,用数学模型说明债权人应该采取的积极策略。公司的生存能力与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相关,在公司不能按时偿付债务违约之后,债权人不应急于作出破产清算的决定,最好的策略应该是延长债务期限,以便于了解公司更多的信息,等待时机做出最佳选择。文章也为很多公司在债务重组后业绩仍然较差或者债务较多提供了解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波  宋胜洲  
企业融资和治理理论认为,债权人对于股东和职工来说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具体体现在相机治理机制与破产程序和制度方面。但在我国的现实中,债权人却完全处于被动无权的地位。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正是导致破产逃债现象十分严重的根本原因。因而,我国破产制度完善的关键在于发挥债权人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像商业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专业债权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日贵  
鉴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破产重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凸显,结合我国在此方面的现实状态,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西方国家在此方面的立法和其他方面的做法,分析了公司破产制度和重整程序中的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世君  
破产重整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拯救企业,减少因破产清算对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因此,重整程序开始后担保债权将遭受重大限制而无法正常行使,以此来维护企业的财产作为其复兴的物质基础。对此,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立法都对担保债权人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护,力图在保障重整制度发挥预期作用与保护担保债权人的利益之间进行平衡。我国破产法也明确规定重整期间,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的担保权暂停行使,但却未能提供完善的法律保护措施,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纯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确立了企业破产重整制度,既为债权人实现债权提供了新的途径,又为债权人维护债权带来了重大影响。加强对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的研究,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及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对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破产重整法律制度,对我国企业破产重整制度在债权人权益维护方面具有的制度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及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对完善我国企业破产重整中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志波  
建立和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以下简称为"债委会")制度,是中国银保监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金融风险、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制度创新。实践证明,债委会制度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集体协商、集体决策、一致行动的工作平台,有助于重塑银、政、企互信合作机制,为统筹解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丁俊玮  
公司资本制度是中国现行公司法中基础性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公司法》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自从2014年正式颁布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后,我国全面放宽了市场准入的规定,使公司成立成本大幅降低,大量资本开始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问题,公司资本认缴制度通过多年的实施,债权人保护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优化调整势在必行。鉴于此,本研究主要结合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实际,阐述公司资本认缴制度对债权人保护制度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加强债权人保护的措施与建议,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姝玲  
最低资本制度产生的动因在于平衡股东与债权人利益。最低资本额的取消有利投资兴业,但也伴生债权人保护要求的增强。我国《公司法》在取消最低资本额之后,鼓励投资目的已初见成效,目前应当扩大债权人对于公司资产变动信息知情的范围,并通过要求提供担保或者提前清偿债务等措施维护权益;应明确董事在特定情形下对公司债权人直接承担责任;应强制从事特定行业的公司投保责任保险以保障债权人权益。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富  田珺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2013年《公司法》的修改对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对于法律变动具有显著的敏感性,而民营企业的敏感性更高,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动机更强烈;曾经涉及过债务类诉讼的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对债权人保护的动机持续时间涵盖法律修改年份和实施年份,且随着法律修改的具体实施,债权人利益受到保护的增长效应更为显著。本文基于我国民营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中央国有企业等上市公司的数据,识别出法律影响公司融资的因果关系,并阐释了资本制度改革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及作用机理,为法律作用于经济提供了新证据。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林威宇  
2013年我国开始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尽管认缴制的施行进一步提高了市场活力,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发展,但是该制度在保障公司债权人债权的实现上尚有不周之处,仍存在现实之困境。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股东认缴的出资与公司实际拥有的资产不一致,使得公司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没有保障。其根源主要是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与股东与债权人信息的不对称。而信息披露制度缺乏制度供给、催缴制度缺位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缺陷则是公司债权人无法得到完满保护的具体困境。在《公司法》即将修订之际,应当以此为契机,从修法角度探讨制度完善之可行性,并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规制视角对信息披露、催缴制度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并予以解决,以期更好地保护债权人之权益,完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锋  梁红漫  
2007年6月1日施行的《企业破产法》引入了破产重整制度,但其制度的实施环境和具体设计均存在缺陷,使银行债权面临风险。要使银行债权得到法律保护,必须完善相关司法制度,维护破产重整程序的公平与公正,并借鉴国际经验,完善重整准入资格审查程序。同时,银行也应该加强内部管理,主动应对制度的变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丹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填补了我国“市场退出法”的空白。该项法律通过强化破产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责任,规范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诚信勤勉义务,增进企业信用,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共荣  吕扬明  
本文从资本制模式出发,在进行债权人的行为分析基础上,运用制度变迁过程的阶段周期理论,分析我国资本制模式变迁如何对债权人利益产生影响,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债权人如何发挥创新集团的作用实现自身合法利益的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