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93)
2023(16871)
2022(14634)
2021(13863)
2020(11428)
2019(26603)
2018(26472)
2017(50733)
2016(27500)
2015(30764)
2014(30599)
2013(29807)
2012(26987)
2011(24468)
2010(24209)
2009(21966)
2008(21673)
2007(18702)
2006(16233)
2005(14172)
作者
(78242)
(65281)
(64747)
(61773)
(41596)
(31558)
(29530)
(25530)
(24883)
(23284)
(22326)
(22003)
(20781)
(20597)
(20234)
(20102)
(19509)
(19446)
(18675)
(18671)
(16061)
(15964)
(15753)
(14891)
(14643)
(14558)
(14512)
(14264)
(13272)
(12787)
学科
(107971)
经济(107844)
管理(81541)
(76424)
(65371)
企业(65371)
方法(51231)
数学(44423)
数学方法(43816)
(28274)
(28271)
中国(27847)
业经(24739)
(23546)
(22496)
地方(20636)
理论(18967)
(18786)
贸易(18774)
农业(18568)
(18215)
(17883)
(17829)
财务(17753)
财务管理(17717)
技术(17187)
(17158)
银行(17109)
企业财务(16844)
(16773)
机构
大学(387192)
学院(384759)
管理(154635)
(152809)
经济(149532)
理学(134399)
理学院(132919)
管理学(130511)
管理学院(129769)
研究(128323)
中国(95022)
(81493)
科学(79897)
(71268)
(63843)
(62335)
研究所(58382)
中心(57888)
业大(57710)
财经(57506)
(55463)
(52487)
北京(51057)
(50859)
师范(50340)
农业(48759)
(47002)
经济学(45949)
(44892)
财经大学(43263)
基金
项目(268301)
科学(211593)
基金(196058)
研究(193878)
(171444)
国家(170072)
科学基金(146800)
社会(122061)
社会科(115719)
社会科学(115687)
(104032)
基金项目(103918)
自然(97323)
自然科(95041)
自然科学(95015)
自然科学基金(93287)
教育(90124)
(87987)
资助(80806)
编号(78373)
成果(62743)
重点(59962)
(59476)
(56304)
(55727)
课题(53694)
创新(51984)
科研(51475)
教育部(51190)
国家社会(50335)
期刊
(163384)
经济(163384)
研究(111992)
中国(72287)
学报(62820)
管理(57732)
科学(57597)
(55328)
(54328)
大学(47375)
学学(44402)
教育(43550)
农业(37812)
技术(33486)
(33313)
金融(33313)
财经(28334)
业经(27210)
经济研究(25840)
(24276)
问题(21201)
图书(20381)
(19876)
理论(18618)
科技(18333)
技术经济(18100)
(17706)
资源(17423)
商业(17009)
实践(16919)
共检索到556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连燕玲  刘俊良  陈琼  
本文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和前景理论,结合"威胁—刚性"假说的观点,分析了企业面临破产威胁的程度与战略变革实施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组织内部资源(冗余资源和政治资本)和外部市场机会(市场丰腴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2003—2014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随着破产威胁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进行战略变革的程度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形关系;(2)企业拥有的冗余资源越多,说明企业现有的进行战略变革的内部基础条件越丰富,增强了企业在面临破产威胁时进行战略变革的能力;(3)政治资本作为企业能够获得未来潜在资源的依靠,为企业战略变革提供了更多资源基础,进一步强化了破产困境下企业实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唐朝永  刘瑛  牛冲槐  
以往研究主要从组织成长视角探讨组织创新路径,鲜有文献研究组织衰落对组织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前景理论、行为理论和公开市场理论等,探讨组织衰落驱动组织创新的机理,并从企业内部因素(集权结构、冗余资源)和外部条件(环境丰腴性)两方面探析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关系的调节机制。实证结果显示: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内部因素(集权结构和冗余资源)对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企业外部条件(环境丰腴性)正向调节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组织创新路径理论,并对企业如何挖掘组织衰落的价值以促进创新实践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作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雪峰  
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3—2013年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相关模型,采用分阶段回归、单差分和双差分方法,实证检验新破产法实施对商业信用发挥破产威胁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新破产法实施之前,商业信用难以发挥破产威胁效应,而新破产法实施以后,商业信用能够发挥破产威胁效应,即新破产法实施能够改善商业信用难以发挥破产威胁效应的局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赖院根  汪雪锋  朱东华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在世界范围内的加强,专利威胁成为组织外部威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对专利威胁展开了理论分析,包括其生成机理、特征、类型和表现形式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专利威胁类型的专利战略选择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俊国  郁培丽  孙广生  
首先,基于技术S曲线理论,根据在位企业与颠覆性技术创新企业的技术差距、技术增长速度、技术拐点以及物理上限,提出了技术竞赛、转向新技术、转向新的应用领域与缩小利基市场4种战略响应;然后,对4种战略响应的时机选择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手机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颠覆性技术威胁和在位企业战略响应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指出:新旧技术差距、技术增长速度以及技术水平的物理极限是在位企业识别和应对颠覆性技术威胁的重要战略管理工具;当在位企业的维持性创新技术处于技术增长阶段时,在位企业的战略响应是技术竞赛;当在位企业的维持性创新技术很快到达技术拐点并达到技术上限时,在位企业的战略响应取决于颠覆性技术的增长趋势。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崔宏静  徐尉  赵太阳  王天新  
本文以自我认同威胁为研究视角,关注权力距离信念在自我认同威胁与地位消费间的调节作用和地位需求的中介作用,先后设计三个实验对三者的关系进行检验。实验一证明,自我认同威胁能够导致包括地位产品和非地位产品的普遍性消费意愿的提高。实验二发现了在自我认同威胁情境下,高权力距离信念的消费者更加偏好高地位商品,这种情况在低权力距离信念的消费者身上不存在。实验三更换了被试群体和实验材料,再次验证了实验二的结论,同时证明自我认同威胁情境下,地位需求在高权力距离信念消费者地位产品选择中的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龙静  程德俊  王陵峰  
本文探讨了高科技企业员工在并购中的威胁感知因素对其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并结合工作挑战性和工作负担因素分析它们对创造力交互影响的作用机制。经验数据表明,当员工将并购感知为威胁时,会对创造力产生负面影响;反之,当员工将并购感知为机会时,会对创造力产生正面影响。而工作负担会调节威胁感知和自我感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与视并购为机会的员工相比,把并购视为威胁的员工如果感受到更低的工作负担,他们将体验比在高工作负担时更高的创造力。但是这种效应在员工视并购为机会时,不那么显著或不存在。同时,在威胁感知、工作挑战性和工作负担之间存在三向互动,所以上述的威胁感知和低工作负担之间的双向互动,在工作挑战性较高时会更加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宏静  王天新  
自我认同威胁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购买行为和产品选择等。自我认同威胁会导致消费者产生自我补偿型的消费选择或自我防御型的消费选择。这些不同的消费行为对应着不同的策略动机,在行为表现上,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会在消费选择上反映出规避策略和联合策略间的区别;在行为成因上,自我认同不同方面的威胁则会使消费者基于趋近动机选择问题聚焦策略,或者基于规避动机选择情感聚焦策略。文章运用象征性自我完成理论、自我肯定理论以及补偿和自我差异转移相关理论解释了自我认同威胁情境下的消费行为策略选择的形成过程,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宏静  王天新  
自我认同威胁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它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购买行为和产品选择等。自我认同威胁会导致消费者产生自我补偿型的消费选择或自我防御型的消费选择。这些不同的消费行为对应着不同的策略动机,在行为表现上,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个体会在消费选择上反映出规避策略和联合策略间的区别;在行为成因上,自我认同不同方面的威胁则会使消费者基于趋近动机选择问题聚焦策略,或者基于规避动机选择情感聚焦策略。文章运用象征性自我完成理论、自我肯定理论以及补偿和自我差异转移相关理论解释了自我认同威胁情境下的消费行为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成三  
仅仅三、四年以前,“中国威胁论”在日本曾相当盛行,“中国低价商品的大量涌入是日本通货紧缩的元凶”、“日本企业纷纷到中国投资造成日本产业的空心化”等议论颇多。但近两年来,“威胁论”明显失色,代之而起的则是“利用论”。日本著名经济评论家、前经济企划厅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施明义  周艳  
2002年2月,在纽约召开的第32届世界经济年会论坛认为日本是全球经济的最大威胁。其成因之一是日本经济结构问题与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恶性循环;二是日本持续通货紧缩的根源在于总需求低迷;三是财政赤字恶化,国际信用评级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出现日本“哭穷”以及掀起日元贬值风浪等,这是日本跨世纪战略转换过程中所采取相应战术变化的新“高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文志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以及中美在亚太主导权竞争的加剧,作为地区重要的中等强国,韩国如何在中美之间进行战略选择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韩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韩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行动为例,分析了韩国在中美之间战略选择的特点及决策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中国"的战略定义不足以全面说明韩国在中美之间的战略选择特点,韩国的战略选择具有多样性。第二,体系压力、自身的安全认知是影响韩国在中美之间战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其中,对于韩国来说,抵御来自朝鲜的安全威胁优先于防范中美博弈给韩国带来的安全风险。具体来说,如果某一议题涉及朝鲜威胁,韩国通常采取跟随美国的战略;如果不涉及朝鲜威胁,韩国则会选择迎合一方但不损害另一方的"对冲"战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蒋殿春  
“寡占反应”和“交换威胁”:威胁的可信性及原理拓展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蒋殿春一、“寡占反应”和“交换威胁”理论——经验实证结果上的一种假说70年代,尼克博克(F.T.Knickerbocker)、格雷厄姆(E.M.Graham)和弗洛尔(E.B.F...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韵江  宁鑫  暴莹  
不确定性条件下,过度自信形成的认知偏差是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非理性因素。先前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集中于过度自信引发的负面影响,对积极行为和后果关注不够。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和资源基础观,本文系统分析了CEO过度自信对战略变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CEO过度自信对战略变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表明CEO过度自信具有正面的影响效果。其次,当面对较高的企业内部经营困境(历史经营期望落差和行业期望落差)与外部环境压力(环境不确定性)时,CEO过度自信对战略变革的影响更加显著,表现出“韧性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EO过度自信对战略变革的正面作用部分是通过强化企业创业导向来实现的,表现出“创造效应”;同时,CEO过度自信对创业导向的提升作用在高环境不确定性、低行业期望落差时的更为显著。研究还发现,CEO过度自信能够通过促进战略变革,增强对环境的动态适应,进而提升企业的成长性;此外,CEO过度自信对战略变革的提升有一定的滞后性和连续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效果逐渐减弱。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CEO过度自信的潜在阳光面,为企业在充满挫折和压力情境下如何有效从内部驱动战略变革、积极应对困境并促进企业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景坤  王健  
组织惰性日益成为制约企业持续成长的重要因素,但如何克服组织惰性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对中兴通讯(ZTE)成立以来组织变革路径的纵贯考察,发现环境威胁能够克服组织的资源惰性,但同时也会强化组织的惯例惰性;创业导向对克服组织惰性具有不确定性,既可能克服组织惰性,也可能不对组织惰性产生影响,甚至还会强化组织惰性。然而,在环境威胁和创业导向共同作用下,组织惰性能得到有效克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