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8)
- 2023(15691)
- 2022(13045)
- 2021(11719)
- 2020(10015)
- 2019(22364)
- 2018(22140)
- 2017(42738)
- 2016(22747)
- 2015(25429)
- 2014(25431)
- 2013(25165)
- 2012(23368)
- 2011(21238)
- 2010(21668)
- 2009(20793)
- 2008(20472)
- 2007(18906)
- 2006(16915)
- 2005(15604)
- 学科
- 济(119916)
- 经济(119754)
- 业(93490)
- 管理(87215)
- 企(84079)
- 企业(84079)
- 方法(46451)
- 数学(37316)
- 数学方法(37087)
- 财(34230)
- 业经(32984)
- 农(31209)
- 中国(27440)
- 制(25294)
- 地方(24285)
- 务(23314)
- 财务(23279)
- 财务管理(23241)
- 农业(22146)
- 企业财务(22112)
- 技术(21609)
- 体(20049)
- 理论(18566)
- 学(18185)
- 策(17878)
- 划(17718)
- 和(17707)
- 融(17317)
- 金融(17310)
- 银(17078)
- 机构
- 学院(338581)
- 大学(334841)
- 济(155294)
- 经济(152527)
- 管理(135322)
- 理学(115637)
- 理学院(114553)
- 管理学(113187)
- 管理学院(112539)
- 研究(110465)
- 中国(88543)
- 财(75287)
- 京(69001)
- 科学(60467)
- 财经(58492)
- 所(54300)
- 江(53305)
- 经(52918)
- 农(52111)
- 中心(50481)
- 经济学(48606)
- 研究所(48006)
- 业大(44514)
- 经济学院(43538)
- 北京(43347)
- 财经大学(42892)
- 州(41166)
- 农业(40380)
- 院(39661)
- 范(38849)
- 基金
- 项目(213255)
- 科学(171236)
- 研究(160827)
- 基金(157488)
- 家(134424)
- 国家(133227)
- 科学基金(116965)
- 社会(107493)
- 社会科(102042)
- 社会科学(102021)
- 省(83643)
- 基金项目(82737)
- 教育(73137)
- 自然(72010)
- 自然科(70394)
- 自然科学(70377)
- 自然科学基金(69247)
- 划(68167)
- 资助(63724)
- 编号(62871)
- 成果(51541)
- 创(49375)
- 部(48595)
- 重点(47281)
- 发(46416)
- 制(45366)
- 创新(45316)
- 国家社会(45121)
- 课题(44168)
- 业(43024)
- 期刊
- 济(184430)
- 经济(184430)
- 研究(106987)
- 中国(70444)
- 财(62935)
- 管理(58346)
- 农(49013)
- 科学(43998)
- 学报(43940)
- 融(36054)
- 金融(36054)
- 大学(35656)
- 学学(33991)
- 农业(32760)
- 技术(31885)
- 财经(31710)
- 教育(31327)
- 经济研究(29730)
- 业经(29511)
- 经(27446)
- 问题(23446)
- 技术经济(20697)
- 业(19419)
- 贸(18046)
- 世界(17948)
- 商业(16773)
- 现代(16545)
- 统计(16204)
- 策(15844)
- 经济管理(15758)
共检索到528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玲 徐晶 斯晓夫
破产制度友好程度影响创业失败后的再创业行为。文章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的“办理破产”指标,运用2009~2016年84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分析破产制度影响失败再创业意愿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破产制度实施中的成本、时间、结果和重整对创业者失败后再创业意愿均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办理破产的成本越高、时间越长,失败再创业意愿越高;破产结果为持续经营、破产重整程序指数越高时,再创业意愿越低。文章进一步检验了不同经济体的创业社会规范差异所起的调节作用,发现在认可度高和媒体正面宣传度高的经济体中,破产重整程序指数对失败再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被减弱。文章对于国家破产制度设计、有效激活高质量连续创业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破产制度 办理破产 失败再创业 社会规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潇 张璟 刘晓辉
本文根据三种不同标准,对资本流动进行了细分,并以全球162个经济体(1974-2010年)为样本,考察了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组合投资资本、短期资本和权益资本流动程度越高的经济体越倾向于选择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而其余四类资本流动——FDI资本流动、其他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和债务资本流动则对汇率制度选择没有显著影响。采用Reihart & Rogoff(2004)、Levy-Yeyati & Strurzenegger(2005)、Shambaugh(2004)等不同的汇率制度
关键词:
汇率制度选择 分类资本流动 三元悖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潇 张璟 刘晓辉
本文根据三种不同标准,对资本流动进行了细分,并以全球162个经济体(1974-2010年)为样本,考察了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组合投资资本、短期资本和权益资本流动程度越高的经济体越倾向于选择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而其余四类资本流动——FDI资本流动、其他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和债务资本流动则对汇率制度选择没有显著影响。采用Reihart & Rogoff(2004)、Levy-Yeyati & Strurzenegger(2005)、Shambaugh(2004)等不同的汇率制度分类方法或者采用不同计量模型并不改变本文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汇率制度选择 分类资本流动 三元悖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揭鸿篇 刘晓辉
巴拉萨-萨缪尔森理论是实际汇率决定的经典理论。该理论及其大部分拓展研究都建立在市场完全竞争的假定条件下。然而这一假定与现实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1996—2019年102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经济自由对实际汇率升值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经济自由程度的增加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经济自由程度的提高可以通过可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渠道推动实际汇率升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将稳步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构建,要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和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研究为宏观经济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理解制度因素(自由经济制度)与实际汇率变动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馨 周先波 陈宏辉 杨甜
本文基于制度理论,探讨怎样的国家制度设计能够帮助失败的创业者重新开始创业,从而提高国家创业质量。我们采用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World Bank Doing Business Report)和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Global Competitive Report)三大国际数据库中2007~2013年、56个国家的宏观和微观混合数据,运用分层随机效应模型回归方法进行检验。理论推演和实证结果发现:(1)特定的国家制度对连续创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国家层面破产法的友好程度、社会规范的支持程度、风险投资可得性得到改善和提高时,失败的创业者进行连续创业的概率会显著提高。(2)友好的破产法对失败再创业的激活效应最强,超过社会规范和风险投资对失败再创业的影响。(3)微观个体差异上,塑造支持性的社会规范对女性(相比男性)失败再创业具有更强的激活作用;提高破产法的友好程度、增强风险投资可得性对高风险承担的个体失败再创业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显著拓展了制度理论和创业失败的研究发现,对完善国家制度设计、激活高质量连续创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国家制度 创业失败 连续创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武 贾捷
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顺武 贾捷
基于询价制改革的背景,从制度变革对承销商与询价对象行为影响的角度,以创业板新股为实证样本,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定价问题。结果表明:随着询价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IPO定价有了显著的下降。在制度层面,赋予承销商配售权与引入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均有利于降低IPO定价,但是取消网下申购股票锁定期却提高了IPO定价。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欧湛颖 汪弘
政府政策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业活动。本文从三个角度对政府的制度安排方式加以区分,分析三种不同的政府支持的制度安排结构如何对高科技创业产生影响。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地方政府对高科技创业的制度激励越大,政府对环境营造力度越大,政府对竞争导向的制度安排力度越大,对高科技创业的促进作用会相对更明显。
关键词:
政府支持 制度结构 高科技创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雷宝 汪亿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创富主体的理性企业并不天然地具有强烈的生态环保意愿,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本文通过我国东、中、西部120个城市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税费负担和政府规制水平对企业生态环保意愿的实际影响及其程度大小。研究发现:企业的税费负担越轻,其生态环保意愿会更强(如税费负担每下降1%,企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将上升约3%);而政府的规制水平对企业生态环保意愿的实际影响虽符合理论假设但结论并不稳健。结合国情,最后提出改进企业生态环保意愿并提高生态文明度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费负担 政府规制 生态环保意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廷宇 张玲瑜
目前,全球政治经济关系趋于紧张,致使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达到历史峰值,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愈发重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抑制企业的投资,尤其在重大政治经济金融冲击发生后,退出市场的企业有显著增加,这都意味着就业岗位供给的减少。文章以21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家就业率的影响,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就业率有显著的负效应,且表现出国家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法治环境越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家就业率的抑制效应越小。当面临重大宏观经济冲击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就业率的负面影响更显著。为了提高就业率,国家应该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提高投资者信心,促进投资和生产,从而增加就业岗位。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就业率 宏观经济冲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岩 吴芳
IPO定价问题长期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在注册制落地之际,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科创板引入跟投制度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科创板IPO公司的数据检验跟投制度对IPO定价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边界。研究发现,承销商跟投比例越高,IPO发行价越低,表明跟投制度可以抑制承销商抬高发行价的机会主义行为。上述抑制作用在治理水平较高的发行公司中相对较弱。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公司股价增长潜力较大时,跟投制度对发行价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此外,跟投制度能抑制超募资金规模,但为了补偿跟投带来的风险,发行公司倾向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承销费率。最后,跟投制度有助于提升IPO后的市场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跟投制度 注册制 科创板 首次公开发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思因 朱锦鸿 杜海东
基于成败归因与经验学习理论,构建失败学习调节下失败归因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模型。通过珠三角区域155份有创业失败经历创业者的一手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创业失败的内部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对再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稳定性归因对再创业意愿无显著影响。失败学习作为调节变量,加强了稳定性归因对再创业意愿的影响,但削弱了可控性归因与内部性归因对再创业意愿的正向促进。相应的管理启示对创业者的进一步创业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成败归因 失败学习 再创业意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岑聪
本文阐释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选取2006—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上述结论在分区域分析与创新主体异质性分析中依然成立,但影响效果具有异质性特征。中国区际经济制度发育情况的异质性与创新效率增长空间溢出的局部性是造成区域创新效率差距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为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缩小区际创新效率差距、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创新效率 区域差异 空间溢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岑聪
本文阐释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选取2006—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上述结论在分区域分析与创新主体异质性分析中依然成立,但影响效果具有异质性特征。中国区际经济制度发育情况的异质性与创新效率增长空间溢出的局部性是造成区域创新效率差距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为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缩小区际创新效率差距、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创新效率 区域差异 空间溢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华 刘慧
本文在测度35个经济体1997~2011年制造业上游度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制造业在国际分散化生产工序中位置变迁的机制。研究发现:首先,上游度大小并不代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高低;其次,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复杂度提升对一国制造业国际分散化生产工序上游度的作用力呈现倒U型,契约型贸易地理优势和沿海优势会推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上游度攀升,"资源诅咒"现象显著存在于国际分散化生产模式中;最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不仅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过程中也缺乏强有力的"话语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破产法律制度改革对企业避税的影响——来自《企业破产法》实施的经验证据
贸易保护诱发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了吗?:来自84个细分行业的经验证据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理论与经验证据
制度环境、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来自创业板的经验证据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来自67个经济体的经验证据
制度环境、产权性质与企业家创新精神——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低碳经济与制度环境实证研究——来自我国高能耗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来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验证据
影响农民加入合作社的决策的因素:一个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及其来自海南的经验证据
高质量发展下如何推进汇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来自134个经济体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