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0)
- 2023(16701)
- 2022(14501)
- 2021(13430)
- 2020(11403)
- 2019(26294)
- 2018(25913)
- 2017(50944)
- 2016(27278)
- 2015(30465)
- 2014(30126)
- 2013(29602)
- 2012(26979)
- 2011(24161)
- 2010(23888)
- 2009(21951)
- 2008(21429)
- 2007(18576)
- 2006(16141)
- 2005(14144)
- 学科
- 济(110171)
- 经济(110020)
- 管理(83565)
- 业(78673)
- 企(66772)
- 企业(66772)
- 方法(54423)
- 数学(48065)
- 数学方法(47453)
- 财(32222)
- 农(28640)
- 中国(27520)
- 业经(24321)
- 制(24206)
- 学(22455)
- 务(20754)
- 财务(20676)
- 财务管理(20631)
- 地方(20322)
- 企业财务(19666)
- 贸(18828)
- 贸易(18821)
- 农业(18807)
- 易(18267)
- 理论(17616)
- 融(17353)
- 金融(17349)
- 银(17218)
- 银行(17173)
- 体(17091)
- 机构
- 大学(386897)
- 学院(383377)
- 济(156391)
- 管理(154940)
- 经济(153217)
- 理学(135486)
- 理学院(134045)
- 管理学(131639)
- 管理学院(130940)
- 研究(123142)
- 中国(91738)
- 京(80493)
- 科学(74749)
- 财(74533)
- 财经(60177)
- 所(59700)
- 农(58399)
- 业大(56744)
- 中心(56218)
- 经(54882)
- 研究所(54384)
- 江(54228)
- 北京(50245)
- 范(48611)
- 经济学(48593)
- 师范(48102)
- 农业(45689)
- 院(45442)
- 财经大学(45206)
- 经济学院(44028)
- 基金
- 项目(269080)
- 科学(213354)
- 基金(198451)
- 研究(195578)
- 家(172297)
- 国家(170889)
- 科学基金(148571)
- 社会(125514)
- 社会科(119151)
- 社会科学(119121)
- 基金项目(105077)
- 省(103626)
- 自然(96996)
- 自然科(94741)
- 自然科学(94719)
- 自然科学基金(93038)
- 教育(90474)
- 划(87295)
- 资助(82381)
- 编号(78318)
- 成果(62777)
- 部(60174)
- 重点(59938)
- 创(55926)
- 发(55861)
- 课题(53412)
- 教育部(52325)
- 国家社会(52315)
- 创新(52273)
- 科研(51759)
- 期刊
- 济(162714)
- 经济(162714)
- 研究(110949)
- 中国(67367)
- 学报(59848)
- 财(57826)
- 管理(56230)
- 科学(55027)
- 农(51736)
- 大学(46643)
- 学学(44164)
- 教育(38515)
- 农业(35330)
- 技术(33155)
- 融(33154)
- 金融(33154)
- 财经(29830)
- 经济研究(26415)
- 业经(26111)
- 经(25396)
- 问题(21386)
- 理论(18370)
- 技术经济(18200)
- 版(17764)
- 科技(17760)
- 统计(17653)
- 业(17476)
- 图书(17155)
- 实践(16631)
- 践(16631)
共检索到544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溪 饶品贵
为了有效控制和降低企业的杠杆率,我国政府不断推进法治化、完善市场化机制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设立专门的破产法庭。本文利用我国各地区设立破产法庭的准自然实验,研究设立破产法庭是否会促使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进而达到去杠杆目标。本文发现,破产法庭设立后企业会加快调整尤其是向下调整资本结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上述结果主要出现在政府干预得以有效约束、破产管理人制度较为完善、破产司法效率较高的地区,以及破产风险较高和预算硬约束的企业。
关键词:
破产法庭 去杠杆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甄玉晗
司法专业化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2019年开始我国各地设立破产法庭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司法专业化改革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研究发现,破产法庭设立显著降低企业的短贷长投程度。具体来看,破产法庭设立通过降低企业的债务偿还风险,使企业更容易获得长期借款,从而降低短贷长投。同时,该改革还通过提高企业面临的控制权转移风险,以及缓解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减少了企业的过度投资,最终降低短贷长投。异质性分析发现,破产法庭设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负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地区法治环境好、行业竞争不激烈、企业破产风险大、非国有企业的样本。经济后果表明,破产法庭设立通过降低企业短贷长投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创新,尤其是提升了创新质量而非创新数量。本文为司法专业化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实证证据,也为理解和减少企业短贷长投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甄玉晗
司法专业化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2019年开始我国各地设立破产法庭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司法专业化改革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研究发现,破产法庭设立显著降低企业的短贷长投程度。具体来看,破产法庭设立通过降低企业的债务偿还风险,使企业更容易获得长期借款,从而降低短贷长投。同时,该改革还通过提高企业面临的控制权转移风险,以及缓解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减少了企业的过度投资,最终降低短贷长投。异质性分析发现,破产法庭设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负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地区法治环境好、行业竞争不激烈、企业破产风险大、非国有企业的样本。经济后果表明,破产法庭设立通过降低企业短贷长投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创新,尤其是提升了创新质量而非创新数量。本文为司法专业化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实证证据,也为理解和减少企业短贷长投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甄玉晗
司法专业化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2019年开始我国各地设立破产法庭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司法专业化改革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研究发现,破产法庭设立显著降低企业的短贷长投程度。具体来看,破产法庭设立通过降低企业的债务偿还风险,使企业更容易获得长期借款,从而降低短贷长投。同时,该改革还通过提高企业面临的控制权转移风险,以及缓解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减少了企业的过度投资,最终降低短贷长投。异质性分析发现,破产法庭设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负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地区法治环境好、行业竞争不激烈、企业破产风险大、非国有企业的样本。经济后果表明,破产法庭设立通过降低企业短贷长投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创新,尤其是提升了创新质量而非创新数量。本文为司法专业化改革带来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实证证据,也为理解和减少企业短贷长投现象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甄玉晗 胡国强
健全的破产制度是营商环境法治化的重要表现。以2016—2022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破产法庭设立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破产法庭设立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审计费用。机制分析表明,破产法庭设立增加了破产案件数量,提高了媒体关注度,从而增加了审计师面临的声誉损失和诉讼风险,进而审计师会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企业破产风险高、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敏感度高和会计师事务所相对议价能力强时,破产法庭设立对审计费用的提高作用更强。为此,要持续深化破产司法制度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更多的破产法庭;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决策时,要将当地是否设立破产法庭纳入考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青原 邹秉辰 肖泽华
破产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也是企业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以《企业破产法》实施为标志的破产法律制度改革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破产法》实施后,受法律影响较大企业的避税程度显著下降,该结果在排除干扰性因素、改变变量定义、调整样本时间跨度等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动态效应分析表明,破产法律制度改革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从实施当年开始显现,并且是一个长期效应;机制检验发现,破产法律制度改革对债权人的保护有助于提高其放贷的意愿和程度,使得企业从债务融资中获取了额外的债务税盾,与避税形成的非债务税盾构成替代关系,从而相应地减少避税;进一步异质性检验发现,当企业所在地区法治环境较差、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以及自身会计信息透明度较低、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时,破产法律制度改革对避税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企业破产法》实施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破产法律制度提供了支持,同时还为探明债权人保护制度在企业避税中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小霞 谢可诗 杨福颖
失权制度作为个人破产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对自然人债务人起到监督与惩罚作用。但是,由于失权制度本身所具有的限制性,必须明确该制度的实质内容。具体而言,我国的失权制度应采用裁判失权主义为原则,实质内容为限制高消费、限制特定任职资格、失权公示制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宏芹 胡茂刚 桑志刚
从2002年6月鞍山证券被撤销开始,我国证券公司退出市场的方式多是行政性的,包括责令关闭(撤销)、托管、行政接管、停业整顿、撤销证券业务许可(吊销证券经营资格)等。2007年6月1日刚刚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简称《破产法》)对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破产作出明确规定,并授权国务院制定实施办法,表明我国在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更为开放的态度。本文比较研究美国和我国证券公司破产法律制度的特点,以借鉴美国成熟的证券公司破产法律制度。
关键词:
证券公司 证券公司退出市场 破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曼妮 黎文靖
本文采用2003—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过度负债企业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探讨其去杠杆化的内外部动力。研究发现:过度负债企业,尤其是非国企,其财务赤字越大、盈利能力越强、市值账面比越高,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快。规模较小或员工较少的过度负债国企,其财务赤字、盈利能力和市值账面比是其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内在动力。信贷配给导致过度负债国企缺乏去杠杆动力,市场竞争则推动其去杠杆。
关键词:
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过度负债企业 去杠杆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诗阳 尹亮 祝继高
破产法庭是依法稳妥审理破产案件,发挥破产审判职能,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的关键举措。破产司法审理能否有效维护债权人权益直接关系到银行等金融中介的风险,进而对金融市场稳定、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16—2021年中国地方性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设立破产法庭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破产法庭的设立通过提高司法执行的质效,显著降低了地方性商业银行风险。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破产法庭通过降低公司破产的时间成本和提高破产重整率的途径提高了债权人保护水平,降低了银行风险。另一方面,破产审判案件通过媒体产生的信号作用,影响银行的风险预期进而降低银行风险。横截面分析表明,破产法庭对贷款集中度高和非国有银行的风险抑制作用更显著。此外,破产法庭优化了银行的信贷配置,表现为提高了信用贷款比例,降低了担保贷款比例,提高了对高科技行业的贷款,减少了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同时还提高了银行的利润效率。本研究为破产司法制度改革的质效评估提供了科学严谨的实证证据,对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俊威 龚光明
本文基于我国融资融券分步扩容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融资融券制度对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效应,同时探讨了当资本结构低于或高于目标水平时,卖空机制的引入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显著加快了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其动力来源于融券机制发挥的"卖空压力"效应。在进一步区分调整方向后,发现当资本结构高于目标水平,即向下调整资本结构时,卖空压力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促进作用会更大。渠道检验发现,卖空压力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提升作用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或代理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更为显著。本文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视角考察了融资融券制度的价值效应,同时基于企业杠杆率与资本结构的密切关系,从"卖空压力"这一新的视角为解读我国金融创新改革促进微观企业去杠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淳 耿春晓 从阓匀 肖土盛
产业结构升级在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重要性日益凸显,提升司法水平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至关重要。本文在构建地区司法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借助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地区司法水平提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巡回法庭的设立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体现为巡回区内高技术复杂度产业得到了相对更快的发展。机制检验表明,巡回法庭通过提升地方司法系统审判能力以及减少地方行政对司法的干预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微观渠道检验表明,巡回法庭设立显著促进了巡回区内高技术复杂度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由此实现对产业发展的促进效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巡回法庭设立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效果在初始法制环境较差的省份更加显著,但在设立地址所在省份和巡回区内其他省份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本文结果表明地区司法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进一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巡回法庭制度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浩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战略选择。文章利用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传统杠杆指标的修正结果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结构化去杠杆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驱动企业结构化去杠杆。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非东部地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去杠杆效应更为显著。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最终实现了企业的结构化去杠杆。研究为政府合理确定杠杆率结构性优化方向和力度,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企业结构化去杠杆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启示。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去杠杆 杠杆率指标修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袁淳 王浩宇 耿春晓 梁上坤
推动分工深化对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具有深远意义,如何推动分工深化成为亟需探索的时代命题。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是分工深化在微观层面的重要体现。本文以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微观企业视角实证考察地区司法水平对分工深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巡回法庭设立后,巡回区内企业专业分工水平显著提高。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巡回法庭主要通过改善契约环境、抑制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减少行政干预实现对分工深化的推动。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企业面临的市场交易成本较高、不具备政治关联以及与巡回法庭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近时,巡回法庭对企业专业分工水平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本文结果表明,地区司法水平的提高能够推动分工深化,拓展了法制环境的微观经济后果及企业边界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本文结论对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进一步完善巡回法庭制度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地区司法水平 分工深化 巡回法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曙光
新《企业破产法》在开始起草及制定过程中,对要不要规定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破产问题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这是因为金融机构破产问题极其敏感,也因为即便要规定金融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科技、结构性去杠杆与债务市场竞争中性——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视角
我国主动负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兼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政策问题
司法改善与企业债务融资——基于巡回法庭设立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制度环境、政治关联与资本结构调整——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大型投资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法治强化能够促进污染治理吗?——来自环保法庭设立的证据
司法“去地方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的证据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基于似然比方法的法庭证据评估
管理层能力能促进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吗?——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