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5)
- 2023(13933)
- 2022(12327)
- 2021(11817)
- 2020(9954)
- 2019(23345)
- 2018(23175)
- 2017(44241)
- 2016(24077)
- 2015(27231)
- 2014(26922)
- 2013(26838)
- 2012(24874)
- 2011(22396)
- 2010(22386)
- 2009(20422)
- 2008(19716)
- 2007(16995)
- 2006(14945)
- 2005(13491)
- 学科
- 济(96043)
- 经济(95933)
- 管理(65200)
- 业(59522)
- 企(48718)
- 企业(48718)
- 方法(42214)
- 数学(36804)
- 数学方法(36376)
- 中国(28442)
- 农(25760)
- 财(24066)
- 地方(21577)
- 学(20373)
- 业经(20080)
- 贸(18755)
- 贸易(18740)
- 易(18208)
- 制(18207)
- 农业(16982)
- 理论(15332)
- 和(15103)
- 银(15053)
- 银行(15017)
- 环境(14616)
- 融(14383)
- 金融(14379)
- 行(14330)
- 务(13938)
- 财务(13861)
- 机构
- 大学(332921)
- 学院(327330)
- 济(134288)
- 经济(131459)
- 管理(129173)
- 研究(115118)
- 理学(111192)
- 理学院(109905)
- 管理学(108106)
- 管理学院(107492)
- 中国(88553)
- 京(72547)
- 科学(69379)
- 财(62222)
- 所(57171)
- 中心(52438)
- 研究所(51953)
- 农(50031)
- 财经(49238)
- 江(47525)
- 北京(46790)
- 业大(46348)
- 范(45343)
- 师范(45001)
- 经(44908)
- 院(41921)
- 经济学(40629)
- 农业(38909)
- 州(38890)
- 师范大学(36772)
- 基金
- 项目(223258)
- 科学(175416)
- 研究(166371)
- 基金(162648)
- 家(141111)
- 国家(139939)
- 科学基金(119846)
- 社会(104645)
- 社会科(99077)
- 社会科学(99053)
- 基金项目(86269)
- 省(84156)
- 自然(76864)
- 教育(76034)
- 自然科(75069)
- 自然科学(75052)
- 自然科学基金(73683)
- 划(71781)
- 编号(67781)
- 资助(67365)
- 成果(56613)
- 部(50254)
- 重点(49725)
- 发(47421)
- 课题(46758)
- 创(45701)
- 教育部(43452)
- 国家社会(43128)
- 创新(42683)
- 大学(42495)
- 期刊
- 济(147424)
- 经济(147424)
- 研究(103474)
- 中国(66742)
- 学报(50340)
- 管理(47402)
- 科学(47371)
- 财(46619)
- 农(45508)
- 教育(40401)
- 大学(38325)
- 学学(35150)
- 农业(31563)
- 融(30724)
- 金融(30724)
- 技术(27980)
- 经济研究(23864)
- 财经(23811)
- 图书(21984)
- 业经(21851)
- 经(20368)
- 问题(19511)
- 业(17215)
- 贸(16486)
- 理论(16285)
- 书馆(15513)
- 图书馆(15513)
- 技术经济(15410)
- 资源(15074)
- 科技(15007)
共检索到495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申学锋
《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研究——以皖川闽粤为中心的考察》(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版),是潘国旗教授研究近代地方公债的第二部专著。该书继承和发扬了作者研究近代中国公债史的一贯特色,即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等经济史研究所需的诸多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皖、川、闽、粤四省地方公债发行的规模、依存度、章程、还债机制,对其社会影响及地方公债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柳文
《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研究——以江浙沪为例》是潘国旗教授研究近代国内公债的第三部学术专著。在本书的研究中,作者选择了近代中国各省市的地方财政史和地方公债作为研究对象,是迄今国内同类题材研究中第一部系统的学术专著。我认为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向读者推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申学锋
公债是产生于古代、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财政范畴,是政府以信用形式向投资者取得收入而形成的一种债务,它反映着以国家为主体的一种分配关系。公债与一国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运用得当,公债可以平衡财政收支、有效动员和重新配置社会资源、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增长。但如果运用不当,公债也可能对国家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志英
同近代中国绝大多数中央及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相比,上海的地方公债无论从债券用途、发行方式,还是上市交易等诸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更符合近代公债的规范运作,体现了严格意义上的近代公债性质。同时,它也为当今地方公债的发行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
近代 上海地方公债 特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峰
近代国内公债的增信方法,主要靠建立偿债基金,确定还款来源。偿债基金又称担保基金,其形式多样,具有多种特征。偿债基金提高了公德绩信,在公债发行中居于核心地位,而政府债信又主要取决于担保基金是否确实。建立偿债基金这种增信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重新确立后,可以尝试建立全国性的地方政府债券担保基金,当地方政府债券出现违约时,予以适当救助。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公债增信 偿债基金 借鉴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恂诚
近代中国政府公债的发行开辟了政府动员国民储蓄的新时代,也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事实上,公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了当时的金融市场,成为银行券的发行准备、储蓄存款的保证、银行放款的抵押品、金融业的投资筹码以及维护经济稳定的筹码;公债的交易也推动了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然而,文章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利率对公债价格没有解释力。这说明政府公债还没有完全与金融市场融为一体,公债价格应该还受到很多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或制约。1921年和1932年的公债整理对债信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公债收益率的下降则是理性的回归。而法币改革则使政府摆脱了公债的财政制约。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政府公债 利率 金融市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书生
在近代中国工业史、经济史的研究中,工业分类是甚为基础但学界至今尚未认真剖析的重要概念。当时,政府、业界、学界等机构或个人从各自的认知和立场出发,曾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赋予其不同的涵义,并以此作为厘定、解析当时工业经济的标尺。但是,各分类者不仅均未能建立起通用的标准,而且在使用中存在诸多含混、歧义。此后,学界似乎未对此再行梳理、辨析;于是,近代中国工业史上这一重要概念渐被淡忘,但这一概念恰是规范地深入推进近代中国工业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国各种工业分类法较为详尽的搜寻、比对,辨析各分类法的异同,探究各分类法取舍的逻辑,对其时的工业分类进行了相对详细、完整的探析,以求在此基础上,进一...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肖朗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伴随着中国教育及其学术现代化的进程而传入近代中国。19世纪后半叶,外国来华传教士通过著述和办报开始导入裴氏教育思想。20世纪初,《教育世界》发表了裴氏教育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的第一个中译本《醉人妻》,并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裴氏的生平业绩和教育思想。民国时期,出版了《林哈德和葛笃德》的第二个中译本《贤伉俪》,教育期刊和大学学界对裴氏教育思想作了进一步的传播和研究,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国教育"取法美国"的时代特色,也标志着对裴氏教育思想的介绍和导入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词:
裴斯泰洛齐 教育著作和思想 近代中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袁密密
晚清以降,女学运动的风起云涌为职场带来了清新的风。女性图书馆员(学者)开始步入大众视野,成为文化领域一支新兴的职业力量。她们是具备新知识体系和新思想的群体,具有鲜明的事业特征与时代烙印。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虽人数极少,却犹如熠熠小星,光芒璀璨。文章将试图梳理她们从业的历史背景、择业原因、事业特色及贡献等,以期在历史的缅怀中有所汲取与传承。
关键词:
近代 知识女性 图书馆 职业形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海懿
公债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民国时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使用,作为民国首都的南京在民国历史上发行了唯一一次特种建设公债。该公债是为了解决首都建设中的住宅与自来水经费问题,从准备发行,到条例拟定与配套章程的完善都能看到南京市府的努力。市府通过整理财政收入中的市产与车捐项目,为特种建设公债提供了充足的基金,但是公债的发行却没有得到民众的积极认购,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制约,中央公债的发行限制了地方公债的推销,而市府的频繁换届及公债自身问题也影响了公债的推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贾康 李炜光 刘军民
是否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发债权,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文章评估了当前中国地方政府融资的现状,并指出了地方政府融资的制度性障碍。为了完善分税制,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有必要发展地方政府公债融资。文章最后还分析了当前发展地方政府公债融资的现实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和发展地方公债融资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债 融资 财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陶德臣
近代中国外销茶流通环节既不同于历代的茶马互市制度及清前期公行买卖制,也有别于国民党的茶业统制。与内销茶相比,其更具有半殖民地性质,特点是中间环节多。外国洋行通过控制市场、茶价,垄断外销,残酷剥削、压榨茶农,而洋庄茶商、茶栈、买办、掮客、水客都受制于洋行,通过各自的活动,从中分取余沥。外销茶叶流通的环节基本为:茶农出卖毛茶给茶行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梁继红
从学术史和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事业史两个视角出发,本文考察近代在文化资源整合上的思想和历史实践。顾颉刚的《购求中国图书计划书》是近代文化资源整合的重要思想史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图书、档案、器物等文化资源整合,是近代学术研究的内在要求和学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因素。文化资源的实体聚合,馆藏目录、联合目录的编刊,档案考古材料等的公布,文化资源整合学术基础和组织合作的构建,是近代文化资源整合的重要实践。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步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志成 吴能全
企业家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为重要的主体之一,他们的行为与才能对中国经济的繁荣与增长存在意义深远的影响。但近年来中国企业家的行为配置逐渐偏离生产性活动,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逐渐减弱。本文通过大量史料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对近代中国13位企业家的行为过程进行了归纳性分析。研究得到了近代中国企业家行为过程的关键构成维度:(1)宏伟梦想是近代企业家创业和经营的重要内在动力,但需要在坚强意志力的支撑下才能展开;(2)机会警觉、创新行动是企业家的关键行动,这些行动需要通过关系利用、技术提升、经营管理、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等互动策略进一步深化,这是一个有机的复杂过程;(3)近代企业家行为和活动推动了中国现代化...
关键词:
近代企业家 行为过程 归纳性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明中叶的流民与南方山区的开发——以闽、粤、赣交界山区为考察中心
近代中国大学与电化教育学的发展——以大夏大学、金陵大学和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为考察中心
一部富有开拓创新研究的精品力作——读《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有感
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拓荒性著作——评《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留学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
近代中国留日学生对图书馆事业的影响述论——以考察20世纪初留日学生主要活动为中心
文华师生与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翻译——以《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为中心的考察
近代会计思想的西学东渐研究——以《会计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近代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历史考察
明清江南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又一力作──读《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史研究》
研究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又一力作——《2012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