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14)
- 2023(19410)
- 2022(16824)
- 2021(15918)
- 2020(13597)
- 2019(31382)
- 2018(31321)
- 2017(59077)
- 2016(32783)
- 2015(37145)
- 2014(37252)
- 2013(36318)
- 2012(33300)
- 2011(29821)
- 2010(30065)
- 2009(27789)
- 2008(27376)
- 2007(24692)
- 2006(21201)
- 2005(18484)
- 学科
- 济(121080)
- 经济(120947)
- 管理(101554)
- 业(93892)
- 企(80492)
- 企业(80492)
- 方法(59260)
- 数学(50880)
- 数学方法(50183)
- 财(34777)
- 农(33525)
- 中国(33061)
- 业经(28096)
- 学(26735)
- 制(24462)
- 地方(24213)
- 理论(23851)
- 技术(23319)
- 务(23024)
- 财务(22928)
- 财务管理(22874)
- 贸(22219)
- 贸易(22207)
- 农业(22125)
- 企业财务(21620)
- 易(21538)
- 和(20301)
- 银(19642)
- 银行(19578)
- 划(18626)
- 机构
- 大学(453508)
- 学院(452657)
- 管理(179883)
- 济(171761)
- 经济(167545)
- 理学(154439)
- 理学院(152727)
- 管理学(149796)
- 管理学院(148956)
- 研究(144007)
- 中国(109200)
- 京(96261)
- 科学(91785)
- 财(81138)
- 农(74220)
- 所(72484)
- 江(69169)
- 业大(68861)
- 中心(68116)
- 研究所(65802)
- 财经(64056)
- 范(61218)
- 师范(60628)
- 北京(60559)
- 农业(58117)
- 经(58061)
- 州(55944)
- 院(52471)
- 技术(51130)
- 经济学(50460)
- 基金
- 项目(306536)
- 科学(239284)
- 研究(224494)
- 基金(218478)
- 家(189828)
- 国家(188186)
- 科学基金(161674)
- 社会(137554)
- 社会科(130094)
- 社会科学(130057)
- 省(122910)
- 基金项目(116223)
- 教育(106699)
- 自然(106699)
- 自然科(104216)
- 自然科学(104187)
- 划(102504)
- 自然科学基金(102288)
- 编号(93701)
- 资助(90309)
- 成果(76422)
- 重点(68633)
- 部(66948)
- 创(65631)
- 课题(65121)
- 发(64370)
- 创新(60776)
- 科研(58955)
- 大学(58019)
- 项目编号(57701)
- 期刊
- 济(188568)
- 经济(188568)
- 研究(128600)
- 中国(95075)
- 学报(72552)
- 管理(67426)
- 农(66126)
- 财(65611)
- 科学(65147)
- 教育(61623)
- 大学(55058)
- 学学(50886)
- 农业(45376)
- 技术(42999)
- 融(37624)
- 金融(37624)
- 业经(32220)
- 财经(30725)
- 经济研究(29004)
- 图书(26844)
- 经(26289)
- 业(26035)
- 问题(23586)
- 技术经济(22433)
- 科技(22288)
- 版(21920)
- 理论(20891)
- 商业(20494)
- 统计(20265)
- 财会(19795)
共检索到667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耿有权 曹蕾 宛敏
运用自编问卷对全国14所重点高校研究生管理者群体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专题调研,总结分析了研究生管理者群体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认识和倾向性意见,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华永 陈芷 王宗元
文章分析了高职教学管理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制定人才选拔制度和方法、量身定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教学管理视角下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并指出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发现和挖掘具有拔尖创新潜质人才等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教学管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孟成民 朱蕾 朱效传
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及构建创新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阐述了质量链与质量链管理的内涵,提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链管理理论架构,并对研究生教育质量链管理中的"质量流"和"信息流"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对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起到借鉴与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文杰 朱文豪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实施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从"素质模型"的视角出发,概括了拔尖性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阐述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与逻辑架构,分析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影响因素,并重点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机制、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略。
关键词:
素质模型 高校 创新 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祖超 杨淞月
从招生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及人才培养的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对美、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特点、共性与差异,从中得出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的启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国芳 彭术连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拔尖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双重转型、制度短缺、队伍建设乏力等挑战,要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坚持学生为本、契合专业、贴近社会、迅捷有效,充满“生情”地服务研究生的发展需要,完善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抓好“一个中心、六个结合”,优化顶层设计,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激励。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国芳 彭术连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拔尖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双重转型、制度短缺、队伍建设乏力等挑战,要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坚持学生为本、契合专业、贴近社会、迅捷有效,充满"生情"地服务研究生的发展需要,完善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抓好"一个中心、六个结合",优化顶层设计,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激励。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武晓峰 林成涛 王悫
认为研究生阶段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最后时期,这个时期的体育教育对培养和确立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至关重要,对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介绍了近年来清华大学探索建立的基于研究生特点的体育工作体系,以及研究生体育工作的育人特色及初步成效。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体育工作 全面发展 终身习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文钦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教育系统的重要功能,也是我国的一个重大教育政策目标。高等教育系统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系统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方面坚持独立培养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采取鼓励留学的政策,从而在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形成了本土与留学的二元路径。但是,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以及我国自主培养能力的增强,留学培养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疫情后我国顶尖高校出国读研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时一些无法去美国留学读研的学生转而到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留学。在此背景下,我国应一方面抓住优秀生源供给增加的历史机遇,持续提高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坚持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留学目的国的多元化,以降低留学趋势变化带来的风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林海
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时代进程中,"拔尖计划"本科生的学习质量,特别是深度学习状况备受关注。通过对全国12所"拔尖计划"高校的1 610名"拔尖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拔尖生"的深度学习表现优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生群体,但却弱于美国一流大学本科生群体,特别是在体现综合、创新等特质的深度学习的高阶性维度上落后明显;在影响机制上,"优质的讲授"对于"深度学习"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基础性维度有更大的影响,而"互动教学"对于"深度学习"中"知识的综合和创新"这一高阶性维度的影响更大;在调节效应上,指向"求知和掌握知识"为目标的"学习取向"具有对"深度学习"更加显著的促发机制。在此基础上,我国高教界可以从明晰深度学习的质量标尺、优化深度学习的环境构建、激活深度学习的动力要素三个方面展开后续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祖超 别雪君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特别强调,高等学校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要成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国高校要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努力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其模式,以便少走弯路,快见成效。本文仅就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简要评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李红梅
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英国研究型大学秉持学术自由的坚定信念,以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导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借鉴英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我国高校应该树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理念、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英国研究型大学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颖 尹志国
从探讨知识产权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方面入手,分析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产权教育缺失的归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层级渗透和多维融合的思路设计,并从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师资力量和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实施举措。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知识产权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立芬
为探讨大学与中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国内优质大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高中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第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在文化源远流长的正定古城、在古色古香的正定中学开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共同使命。《中国髙等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海琴 李晨 石海梅
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试验田"。调查研究发现:(1)实验班的院校间差异突出,办学成效显著不同;(2)学习环境主要影响大学生的表层学习方式,对深层学习方式的作用有限,而且对普通班的影响更大,对实验班影响较小;(3)师生关系影响深层学习方式,同学关系影响表层学习方式;(4)两种课内外学习环境都只作用于表层学习方式,实验班学生需要更高挑战性、更切合其需求的科研与课程。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优化实验班教育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