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6)
2023(12659)
2022(11101)
2021(10586)
2020(8755)
2019(20412)
2018(20696)
2017(38631)
2016(21571)
2015(24707)
2014(25386)
2013(24633)
2012(22519)
2011(20198)
2010(20245)
2009(18190)
2008(17745)
2007(15986)
2006(13906)
2005(11866)
作者
(62810)
(51568)
(51414)
(48930)
(32753)
(24816)
(23503)
(20527)
(19795)
(18801)
(17852)
(17288)
(16605)
(16299)
(15847)
(15830)
(15748)
(15299)
(14803)
(14725)
(12969)
(12840)
(12469)
(11836)
(11834)
(11588)
(11526)
(11314)
(10460)
(10382)
学科
(76336)
经济(76237)
管理(61147)
(53681)
(45191)
企业(45191)
方法(33543)
数学(28000)
数学方法(27628)
中国(22564)
(22428)
(20479)
(19346)
业经(18263)
地方(17872)
(17044)
理论(16881)
农业(14579)
教育(14541)
(14315)
(12887)
(12839)
贸易(12830)
财务(12801)
财务管理(12765)
技术(12663)
(12565)
环境(12526)
银行(12518)
(12404)
机构
学院(295972)
大学(295375)
管理(114536)
(104721)
经济(101709)
理学(97794)
研究(97432)
理学院(96644)
管理学(94796)
管理学院(94264)
中国(72082)
(64814)
科学(63305)
(50416)
(49597)
(48951)
(46298)
业大(45416)
研究所(44852)
中心(44808)
(41950)
师范(41500)
北京(41195)
财经(39325)
农业(38133)
(37798)
技术(36558)
(36132)
(35510)
师范大学(32944)
基金
项目(200036)
科学(154271)
研究(150383)
基金(139075)
(120741)
国家(119640)
科学基金(101573)
社会(88476)
社会科(83317)
社会科学(83295)
(81057)
基金项目(74253)
教育(70701)
(67590)
自然(66490)
编号(65043)
自然科(64824)
自然科学(64807)
自然科学基金(63586)
资助(57241)
成果(54226)
课题(45990)
重点(44667)
(42715)
(42348)
(41365)
项目编号(39808)
创新(38385)
科研(38164)
大学(37759)
期刊
(123097)
经济(123097)
研究(87676)
中国(65993)
学报(49073)
教育(46652)
(44696)
科学(42974)
管理(41821)
(39153)
大学(36567)
学学(33419)
农业(30983)
技术(28627)
(23415)
金融(23415)
图书(22089)
业经(21417)
财经(17953)
经济研究(17735)
问题(15296)
(15292)
书馆(15215)
图书馆(15215)
(15198)
理论(15163)
科技(14877)
(14455)
实践(14272)
(14272)
共检索到445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永斌  严继昌  
研究生的德育途径是落实研究生德育内容、实现研究生德育目标的渠道 ,它要遵循研究生德育原则 ,并受校内外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条件制约。教育实践证明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不断拓宽德育工作的途径 ,摒弃那些与青年学生特点不适应、与时代发展不一致的做法 ,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推动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深化。本着这样的思想 ,本文提出符合研究生特点的德育途径———科研集体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迅  马亮  
论述了研究生和谐班集体创建的意义,分析了研究生和谐班集体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通过架构和完善"建立合作机制、强化危机管理、构建交流平台、打造特色文化和促进社区融合"的"5C"体系,有效实现研究生和谐班集体创建的思考和探索,并提出班级工作手册是"5C"创建体系的制度保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栋  姜禾娇  李京社  宁晓钧  王黎  
结合工科研究生教育特点,探索了新形势下建立工科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以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教育成材率,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床木  吴伟  王恩涛  陈黎明  
科研院所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力量,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为例,总结了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探索与初步成效,分析了招生规模较小、培养模式单一、招生类别复杂、安全问题时发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扩大招生规模、优化培养目标、提升培养质量及完善管理措施等对策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魏名山  
在工科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开展了以课题研究式教学为主的改革探索。该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调动了研究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占华  朱艳  姚霞  侯喜林  徐翔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不适应社会需求、受传统培养模式制约和机制体制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深入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典型交叉学科"农业信息学"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该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表明,适应需求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根本,适切的培养模式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健全的机制体制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坚强有力的导师团队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海燕  
研究生作为高校科研工作的生力军,采取与本科生同样的管理模式既不利于教育引导也难以达到推进学生科研水平提高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从科研视域出发,分析研究生自然群体组成现状,探索以科研团队为基本单位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分析利弊并提出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蔡小春  刘英翠  顾希垚  熊振华  倪霓  
在分析了课程思政育人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建设是加强课程思政教学育人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深入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培育和建设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方面,通过设立研究生课程思政试点项目从而探索出了三种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包括嵌入式、支撑式和补充式,说明了三种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的教学设计与实现,阐述了研究生课程思政试点项目的课程思政育人特点和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肇宏  刁晓平  胡国柳  张银东  
以海南大学工商管理类研究生为例,以前沿性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模式、丰富的项目研究、社会化实践参与和国际化合作互动为主线,对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阐述了五维创新机制模型的实践和成效,以期对研究生科研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华维  
我校大气科学学科群依托局校共建平台,充分整合校内和气象行业资源,构建了包括气象预报实践中心、大气探测技术实践中心、气象信息化实践中心、气象图形处理实践中心和大气污染防控实践中心在内的,环节完备、功能齐全的大气科学类研究生校内实践基地,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业务熟练、具有良好创新精神和科技研发能力、能够适应大气科学未来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基础。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程蕾  王平  宋宪亮  
研究生班级是规模化条件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通过分析目前已有的研究生班级建设模式的特点,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实际,根据专业特点、延期毕业生情况,提出班级建设的新模式。这种新型班级建设模式对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研究生管理水平,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丽红  
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分析了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诸如课程体系结构同一化、固定化,课程结构失衡及课程评价理念和优化方法落后等问题。以吉林省5所高校为例,介绍了吉林省高校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武晓峰  于涵  王磊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清华大学逐渐形成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党员、积极分子、群众三类目标群体协同培养,制度建设、党组织建设、骨干队伍建设和党建研究有力支撑的多层次、立体化、基于研究生特点的党建工作体系,推动了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静  张骏  
借助教育部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契机,西北工业大学立项启动了“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项目,有效地建设人力资源孵化器,积极鼓励研究生从事“自选项目、自主设计、自己动手、自由探索”原则下的独立创新活动,深入地探索全面免费开放的实验室建设模式,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