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43)
2023(20432)
2022(17627)
2021(16670)
2020(14078)
2019(32651)
2018(32100)
2017(59557)
2016(33352)
2015(38221)
2014(38468)
2013(37153)
2012(34439)
2011(31049)
2010(31356)
2009(28645)
2008(28350)
2007(25212)
2006(21781)
2005(19310)
作者
(94896)
(79159)
(78460)
(75266)
(50313)
(38135)
(35947)
(31000)
(30058)
(28438)
(26968)
(26537)
(25107)
(25090)
(24618)
(24362)
(24223)
(23412)
(22851)
(22762)
(19776)
(19662)
(19278)
(18130)
(17864)
(17752)
(17607)
(17601)
(16057)
(15807)
学科
(124964)
经济(124757)
管理(95178)
(90561)
(75766)
企业(75766)
方法(60082)
数学(52284)
数学方法(51545)
中国(38445)
(34892)
(34434)
(29482)
业经(27785)
教育(25733)
(25266)
理论(25076)
地方(25022)
技术(24332)
(23315)
贸易(23300)
农业(22837)
(22588)
(21606)
财务(21503)
财务管理(21451)
企业财务(20340)
(19600)
(19546)
银行(19532)
机构
大学(468570)
学院(463922)
管理(178780)
(178215)
经济(174001)
研究(155945)
理学(154739)
理学院(152926)
管理学(149965)
管理学院(149101)
中国(113102)
(100644)
科学(97235)
(83336)
(78506)
(75969)
中心(72045)
研究所(71549)
(70363)
业大(69590)
(68578)
师范(67957)
财经(66229)
北京(64074)
(60192)
农业(59389)
(56544)
(56471)
师范大学(55105)
经济学(53455)
基金
项目(315031)
科学(247568)
研究(232565)
基金(225017)
(195979)
国家(194232)
科学基金(166354)
社会(143700)
社会科(135822)
社会科学(135788)
(125238)
基金项目(118736)
教育(113235)
自然(108352)
(106418)
自然科(105831)
自然科学(105801)
自然科学基金(103908)
编号(96570)
资助(93007)
成果(80125)
重点(71656)
(70287)
课题(68955)
(66968)
(66951)
创新(62074)
教育部(60512)
科研(60197)
大学(59537)
期刊
(192096)
经济(192096)
研究(139954)
中国(101547)
教育(78920)
学报(74737)
(67636)
科学(67094)
(64987)
管理(64316)
大学(57144)
学学(52381)
农业(46502)
技术(45195)
(38345)
金融(38345)
财经(32041)
业经(31467)
经济研究(30339)
(27391)
(25302)
图书(24886)
问题(24343)
技术经济(22269)
科技(22210)
(21866)
统计(21683)
理论(21316)
职业(20887)
(20195)
共检索到691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荣利颖  邓峰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使用2017年全国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数据,使用包含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导师指导、管理服务指标的研究生满意度评价体系,利用多层线性模型从个体层面、院系层面和学校层面综合考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个一级指标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显著作用,科学研究和导师指导的影响作用更大。交互作用的结果表明,科学研究和导师指导指标中真正有显著作用的都是质量指标,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数量以及导师指导频率的净效应都为负。由此可见,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都要以质量为生命线,切实建立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营造鼓励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亮  郭丛斌  
通过对某综合性高校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读体验的实证调查,呈现了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的现状。结果表明,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满意度相对较高,其中师资队伍满意度最高,专业发展满意度较低,组织互动满意度最低,管理制度、课程教学和条件保障三个维度的满意度处于居中水平。具体而言,教育博士研究生对导师的学术水平、能够获得的学术指导、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前沿性、专业图书资料和教学设施等硬件资源非常满意,而对课程种类丰富性、实践领域教师/导师比例、实践研修基地建设、学院组织的生生交流活动、学校毕业论文要求、职务和职称晋升等方面不甚满意。因此,本研究建议: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进多渠道课程资源整合;适当提高实践领域教师比例,加强实践研修基地建设;建立交流沟通机制,加强对教育博士研究生的组织管理;丰富毕业考核形式,促进教育博士研究生职业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文辉  黄欢  付鸿飞  刘俊起  
为持续追踪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情况,对全国109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57067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研究生群体对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呈现均衡化趋势;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率连续四年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科研训练、管理与服务的部分方面满意度较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阐释,并针对调查数据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满意度的对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段宇锋  王超亚  
本次调查以2015届MLIS毕业生为对象,采用纸制问卷和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共回收有效样本174个。本次调查为持续性调查,针对MLIS毕业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满意度调查,并结合之前的调查,反映图书情报专业的培养质量,发现突出及潜在问题。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培养单位课程体系优化成效显著、教学效果明显改善;MLIS毕业生的培养质量有实质性提高;加强和深化专业教育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突出专业学位的特点仍然需要深入探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万红  
根据本校获得8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实际,结合本校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的实践,提出:把好入学质量关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高水平学科平台是基础,高水平的科研是支撑;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完善的制度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文辉   黄欢   刘俊起   赵金敏  
为持续追踪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情况,对全国103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00214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率为74.2%;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率为78.7%;对科研训练的满意率为82.0%;对指导教师的满意率为86.4%;对培养单位的研究生院(处、部)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70.9%,对所在院系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74.5%。分析发现: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呈上升趋势;不同研究生群体对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呈现均衡化趋势;研究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持续领先;专业型研究生在多个维度上的满意度高于学术型研究生;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科研训练、管理与服务的部分方面满意度较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文辉   黄欢   刘俊起   曹丽萍  
为持续追踪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情况,对全国112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10504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率为75.7%;对课程教学的满意率为74.9%;对科研训练的满意率为78.3%;对指导教师的满意率为88.9%;对培养单位的研究生院(处、部)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72.2%,对所在院系管理与服务的满意率为75.8%。分析发现: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呈上升趋势;研究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较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满意度高于学术学位研究生;交叉学科研究生满意度偏低;研究生对课程教学、科研训练、管理与服务的部分方面满意度较低。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振洪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者论述了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教育,探讨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袁本涛  延建林  
自2006年9月以来,受国务院学位办和清华大学的委托,我们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教育质量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创新能力尤其是原创能力较差。其表现为:创新意识差、参与创新研究机会少、有影响的创新成果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首先是体制和机制的原因,既有政府宏观管理的错位问题,也有学校内部的培养制度原因;其次,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支撑环境较差,博士生导师队伍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我们的政府投入还很不到位,经费支出结构也很不合理;再者,研究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可忽略。文章最后针对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差及其原因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晓漫  王宗萍  
研究生培养条件是研究生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九省市高校的169组数据,实证分析了研究生培养条件各类指标对研究生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术环境、科研条件、教学条件和制度条件的好坏与研究生质量高低显著正相关,而师生比例、物质资源等条件对研究生质量没有明显影响。研究结论对如何提高我国研究生质量以及研究生学位点的设立和建设也许有所帮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文辉  王战军  刘俊起  李明磊  吴晓兵  周玉清  赵清华  
对全国35所不同层次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了大范围的问卷调查,从在读研究生的视角来审视研究生教育。通过分析收回的7293份有效问卷可知,研究生总体上对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导师指导、管理与服务等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满意度较高,具体来看,男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女生,科研院所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总体满意度最高,医学研究生的总体满意度最高,博士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度高于硕士生,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度略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年级研究生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满意度差别不明显。统计数据还呈现了不同研究生群体对课程教学、科研训练、指导教师及研究生教育其他方面的满意度情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文辉  李明磊  
通过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案例研究发现,生源质量保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前提,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科研质量保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核心,导师指导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的决定性因素,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关键,管理体制机制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制度保证。针对研究生培养中刚性的管理制度多而柔性的质量文化缺乏等问题,应通过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升导师队伍整体质量,实行研究生分类培养,优化研究生培养氛围,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等途径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陶学文  
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还很不完善,存在着外部保障机制不全、内部保障作用不强和内外沟通互动不够等问题。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经验是:各高校发挥核心作用,同时有效发挥学术共同体、市场和政府力量的调节作用。我国应建立以高校为本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辅之以政府和社会监控机制,同时完善相关政策,准确定位专业学位,实现学位与学历一体化,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互衔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段宇锋  尹冠钧  吴晨宸  
本次调查以2014届MLIS毕业生为对象,采用纸制问卷和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获得156个有效样本,重点就MLIS毕业生对培养过程的主要环节和有关因素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以反映培养质量并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本次调查发现:MLIS培养单位对MLIS的定位及当前社会需求有较准确的把握;应大力加强对MLIS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认知教育;应重视MLIS培养方案的修订,特别是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进一步明确和突出MLIS培养的实践特色,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和完善案例库、教材等MLIS教育基础资源,鼓励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应反思当前的招生机制,优化生源结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曌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内涵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分为外部保障体系与内部保障体系,其参与主体多元、体系结构复杂、运行机制繁多,需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设计体系运行机制并监督保证体系运行效率,需要重新布置体系管理格局并明确各级主体的责权利,需要分层次分类别制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质量标准并实时监测评估。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各主体上下配合及内外协同程度,构建以政府职能部门为主导、教育管理部门承上启下、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