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76)
2023(16808)
2022(14575)
2021(13847)
2020(11800)
2019(27396)
2018(27468)
2017(51519)
2016(29451)
2015(33609)
2014(34400)
2013(33560)
2012(31410)
2011(28332)
2010(28936)
2009(26466)
2008(26366)
2007(23707)
2006(20805)
2005(18753)
作者
(86459)
(71722)
(71490)
(68552)
(45842)
(34487)
(32734)
(28185)
(27438)
(25968)
(24595)
(24285)
(22895)
(22835)
(22489)
(22359)
(22210)
(21284)
(20832)
(20705)
(18204)
(18078)
(17442)
(16501)
(16286)
(16203)
(16157)
(16053)
(14581)
(14453)
学科
(111544)
经济(111412)
管理(80029)
(74879)
(61555)
企业(61555)
方法(53100)
数学(46035)
数学方法(45453)
中国(33468)
(31267)
(29609)
(29137)
教育(24830)
业经(23743)
地方(23169)
(22329)
理论(22009)
农业(20595)
(20336)
贸易(20319)
(19677)
(18408)
财务(18329)
财务管理(18284)
(17888)
(17869)
银行(17819)
企业财务(17301)
技术(17103)
机构
大学(423154)
学院(416224)
管理(157168)
(155923)
经济(151950)
研究(143420)
理学(135298)
理学院(133643)
管理学(131030)
管理学院(130254)
中国(103468)
(92505)
科学(91709)
(74181)
(73584)
(71951)
研究所(67763)
中心(65786)
(65166)
业大(64353)
(63841)
师范(63271)
北京(59169)
财经(58337)
农业(56501)
(52740)
(52052)
(51423)
师范大学(51385)
技术(47540)
基金
项目(278023)
科学(216788)
研究(204834)
基金(197204)
(172228)
国家(170692)
科学基金(144144)
社会(124061)
社会科(117103)
社会科学(117069)
(110149)
基金项目(104589)
教育(99748)
(94533)
自然(94468)
自然科(92177)
自然科学(92142)
自然科学基金(90465)
编号(86176)
资助(81933)
成果(73134)
重点(63635)
(62122)
课题(61721)
(59607)
(56740)
科研(53368)
教育部(52877)
创新(52802)
项目编号(52591)
期刊
(173463)
经济(173463)
研究(128438)
中国(87877)
教育(72062)
学报(70572)
(64633)
科学(62566)
(56708)
管理(54790)
大学(53032)
学学(48377)
农业(44167)
技术(38525)
(35177)
金融(35177)
财经(28079)
业经(27805)
经济研究(26431)
图书(24772)
(23841)
(22956)
问题(22854)
(20818)
理论(20090)
技术经济(19746)
科技(18997)
实践(18515)
(18515)
(17850)
共检索到623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亚杰  王沛民  
要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深入的理论构建,建立单元质量、体系质量以及作为历史演变形态存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三个层次的分析模型。在微观层面上,可以从内容与形式、方向与程度等多个维度分析研究生教育的单元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亚杰  王沛民  
从宏观层面看,研究生教育的体系质量实际上就是要回答它的适切性问题。对研究生教育体系质量,应从类型维度、层次维度和整体维度上进行分析。研究生教育质量是面向未来的,应确立发展性的质量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建国  孙佳敏  长青  张璐  
组织合法性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一直是学界研究热点。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依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8-2017年已有文献,绘制组织合法性引文聚类图、关键词演化趋势图及最近180天高频关键词分布图,对微观层面组织合法性引文关系、热点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在微观层面组织合法性研究中,以企业方面的研究最为突出;②在组织合法性研究中,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市场划分理论等是最新凸显的研究视角;③组织合法性战略及组织合法性获取仍是该研究阶段热点,其中组织合法性双刃性研究是最新凸显的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柳  
本文从价值链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品牌驱动商品价值链的观点。同时,建立自主品牌驱动的"技术——文化"二维框架,认为产业特征的差异使自主品牌的驱动因素不同。资本品行业的品牌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因素,消费品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品牌驱动力主要来源于文化因素。现阶段培育我国自主品牌的关键是根据产业特征制定相应的差异化产业政策。相对来说,文化驱动型自主品牌的形成更需要时间的积累,应当抓住当前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时机实施文化品牌战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俊  谭洪波  孙新章  
厘清环境规制影响就业的内在机理,对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和保就业两大政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上市工业企业为研究样本,系统检验环境规制在微观层面上对就业的影响及主要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就业效应的影响为正;环境规制主要通过影响企业市场份额以及生产成本等途径对就业岗位数量产生影响。基于此,应推进环境规制与就业政策深度融合,完善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环境规制、就业稳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梅建明  邵鹏程  
文章依据财政部PPP项目库信息整理得到253个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对PPP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PPP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缓解地方政府短期财政压力和促进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是PPP模式发挥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政府干预较多会抑制PPP模式经济增长质量效应,而提高财政透明度则有利于发挥该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市政工程以及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领域PPP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更强,并且当某地PPP模式以中短期合作或以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为主时,其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白远  
一、宏观层面的分析(一)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取得经济的长期发展在新世纪拉开帷幕之际,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新要求,中国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末适时提出了"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尚颖  贾士彬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和保险业发展背景下,中国的寿险产品结构面临着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而且影响因素众多。为了更好的把握调整方向,本文试图从公司微观层面寻求影响中国寿险产品结构调整的各个因素。基于2005年~2010年6年间,37家寿险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均衡面板数据的回归方法,得出寿险产品结构与公司的规模实力、经营稳健性、盈利能力、监管、股权性质都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并且其调整趋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寿险产品结构调整会更加严峻,在遵循公司内部发展变化的基础上,还应不断适应外因的改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杰  金珉州  
对居民住房需求行为的分析,尤其对住房需求收入弹性的估计,是我们分析住房市场现状及判断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也是住房政策制定的基础前提。但目前国内相关文献有限,以微观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更少。本文以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队2007年对上海居民家庭的大样本抽样调查问卷为数据基础,运用两阶段模型来估计上海居民住房需求的收入弹性。两阶段模型,即指先通过对租买选择、住户持久收入的分析,再将由此得出的IMR比率(由住户的租买概率计算而得)引入住房需求模型,从而得出参数的估计值。我们发现,在住房市场中,对住房消费的主力人群——30-59岁的各个年龄组中,IMR均显著,说明上海居民租买选择与住房需求量是联合决策。在市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艾洪山  张亚斌  亓朋  
本文基于12180家企业面板数据估计了内资非出口企业与内资出口企业、外资出口企业、外资非出口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研究结果表明,内资非出口企业与内资出口企业、外资非出口企业、外资出口企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平均工资差距。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邻省外商直接投资对本省内资企业工资具有显著负效应;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非相邻省份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省内内资企业工资有显著正效应。同时,省内国际贸易对内资企业工资影响显著为正;由于区域间产业趋同现象的存在,相邻省份的贸易对省内内资企业的工资影响显著为负。因此,为缩小收入差距,要求我国消除区域壁垒,建立统一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娟  刘梦洁  王维薇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是学界、业界普遍关注的重点议题。文章以OFDI企业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5~2020年上市企业产品智能化数据,运用倍差法系统探究OFDI赋能“中国智造”的作用效果与影响路径。研究发现,OFDI显著提升了企业产品智能化生产倾向性和产品智能化种类,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此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民企和外企,OFDI赋能“中国智造”对国企的激励作用更为凸显;相较于新兴产业和瓶颈产业,OFDI赋能“中国智造”对成熟产业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企业年龄与产品智能化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表明OFDI赋能“中国智造”对于处于“成长”或“成熟”期的中国企业恰逢其时。影响路径的三重差分结果表明,逆梯度下OFDI赋能“中国智造”可借助创新激励效应和成本优化效应实现;顺梯度下OFDI赋能“中国智造”的创新激励效应并不显著,但成本优化效应更为凸显。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企业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及智能化转型升级路径选择具有重要启示及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建斌  刘华  
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现实挑战。本文利用CGSS2008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从微观层面分析了税负公平、收入差距与再分配的关系。研究证实,居民感知的税负公平与其再分配偏好显著相关,与那些认为税负不公平的居民相比,认为税负公平的居民具有更弱的再分配偏好,即对当前的收入分配状况更加认同;居民感知的收入差距与其再分配偏好显著相关,居民感知的收入差距越大,其再分配偏好就越强烈,这表明,"抗拒理论假说"在我国居民中得到验证。此外,边际效应估计表明,与其他相关变量相比,税负公平变量和收入差距变量对再分配偏好的边际影响较大,这表明,我国居民所感知的税负公平和收入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雨晴  施建淮  
文章将国际资本流动引入国内的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的分析框架,对国际资本流动、房地产价格与信贷投放三者间的作用路径进行了机制分析以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实证检验。宏观层面,基于TVP-VAR模型的研究发现,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之间具有自我强化周期,国际资本流动会放大和强化信贷投放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内信贷和房地产价格周期存在正反馈效应。微观层面,使用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国际资本流入会对中国上市公司信贷融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房地产价格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公司是否持有投资性房地产会显著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向公司的信贷投放之间的作用关系,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所获信贷对资本流动变化反应更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韦彩霞   刘倩  
本文从微观的企业角度,以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参与PPP项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参与PPP项目能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显示参与PPP项目能够降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减轻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验证结果既为企业参与PPP项目的积极影响提供了证据,又为如何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兴方  
近年来,提出我国消费率较低的声音不绝于耳,其依据大多来自于国际比较。但笔者认为,国际比较仅仅是一个参考因素,消费率高低的判断只能依靠我国宏、微观经济运行的状况来判定,即经济运行是通胀还是紧缩、再生产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微观主体企业的盈利及活力。至于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可以看作我国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而不是内需不足的问题。所以,要想提高我国的消费率,需从研究影响有效需求不足的因素入手,使消费率由一个低水平的均衡跃到一个高水平的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