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1)
2023(13945)
2022(11924)
2021(11509)
2020(9264)
2019(21454)
2018(21565)
2017(39336)
2016(22738)
2015(25605)
2014(26127)
2013(24953)
2012(22743)
2011(20495)
2010(20662)
2009(18462)
2008(17694)
2007(15691)
2006(13720)
2005(11880)
作者
(64431)
(53191)
(52910)
(50514)
(33638)
(25503)
(24082)
(21062)
(20496)
(19121)
(18241)
(17924)
(16893)
(16884)
(16447)
(16432)
(16284)
(15886)
(15198)
(15130)
(13545)
(13322)
(12852)
(12149)
(12063)
(11946)
(11910)
(11737)
(10767)
(10715)
学科
(74624)
经济(74533)
管理(58779)
(52513)
(43782)
企业(43782)
方法(33453)
数学(28569)
数学方法(28116)
中国(25966)
教育(24064)
(22235)
(21285)
(19724)
理论(17922)
业经(17688)
(16645)
地方(16193)
农业(14469)
技术(13310)
(12969)
(12472)
贸易(12465)
环境(12239)
(12088)
(12080)
财务(12015)
(11997)
财务管理(11992)
银行(11937)
机构
大学(308180)
学院(304249)
管理(114127)
研究(106589)
(105600)
经济(102601)
理学(98375)
理学院(97131)
管理学(95204)
管理学院(94629)
中国(72506)
科学(68619)
(68239)
(54446)
(51593)
研究所(49929)
(49699)
(49699)
师范(49263)
业大(47715)
中心(47015)
(46637)
北京(43970)
教育(40747)
农业(40318)
师范大学(40007)
(39468)
财经(39399)
技术(38740)
(37572)
基金
项目(210908)
科学(164373)
研究(158955)
基金(146870)
(128853)
国家(127611)
科学基金(107243)
社会(94171)
社会科(88674)
社会科学(88650)
(85092)
教育(79131)
基金项目(77568)
(73540)
自然(69862)
自然科(68131)
自然科学(68105)
编号(67886)
自然科学基金(66817)
资助(59955)
成果(58037)
课题(50173)
重点(48613)
(46525)
(45812)
(43701)
项目编号(41601)
(40757)
创新(40438)
科研(39924)
期刊
(118447)
经济(118447)
研究(95737)
中国(69813)
教育(67074)
学报(52773)
(47193)
科学(46147)
管理(40820)
大学(40038)
(37084)
学学(36262)
农业(32911)
技术(29940)
(22045)
金融(22045)
业经(19865)
财经(18074)
图书(17635)
经济研究(17492)
职业(17215)
(16610)
(15353)
科技(15265)
(15074)
问题(14706)
理论(14068)
业大(13838)
(13740)
论坛(13740)
共检索到454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立莹  刘晓君  
基于目标导向、协同育人、问责改进的思路,为研究生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三点建议:(1)分层落实立德树人目标,通过公民素质教育、学术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2)利益相关者全程协同参与,通过导师示范、课堂德育、文化引领等多元路径推进实施;(3)建立问责机制,保障育人效果,基于多维标准,建立信任激励机制,形成具有监督约束作用的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满意  唐登蕓  
推动立德树人融入教育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需要在深刻把握这一系统工作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应对来自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挑战,以及处理好方法与目标之间错位等具体问题,进而通过更新理念、加快推进教育方法创新、构建高校思政大格局等创新路径,做好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少波  
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反腐倡廉形势基础上,作出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把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反腐倡廉的重大举措。教育部把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作为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大力加强廉洁教育、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研究生廉洁教育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芳  杨群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根本任务。本文对永康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了调研,该校通过"向善"教育的行为训练使德育教育的理念落地,努力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规范律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将理想信念与正直自信植根于学生内心,形成自觉自愿行动的动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新时代,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服务于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二者要有机结合起来。因此,构建立德树人幸福教育新体系也就成了新时代的新课题。然而,如何构建?首先,要夯实根基——深挖和打牢立德树人幸福教育新体系的思想根基;其次,要五育并举——确立和强化立德树人幸福教育新体系的四梁八柱;第三,要系统优化——创新和健全立德树人幸福教育新体系的结构功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一  刘宏伟  王新影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其中贯穿了清晰的价值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价值逻辑是前提、历史逻辑是基础、理论逻辑是依据、实践逻辑是关键。从价值逻辑上看,是回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面临新命题的要求;从历史逻辑上看,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完善同步、同向、同行;从理论逻辑上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从实践逻辑上看,是打通研究生教育"最后一公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晓喆  
认为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要聚焦于导师,但不能将问题的解决仅看成是有关导师的一个"命题作文",也不能看成是有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篇"作业",而必须依循办学规律和教育规律,从分析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全部因素出发来"破题",这些因素关键在于研究生、导师、学科学位点、体制机制四个方面。提出要培育激发导师的主体意识与个体自觉,必须处理好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的关系,使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回归育人之本,使导师的教育实践回归"教学即德性生活"的初心;还要坚持学科建设工作中教学科研两手抓,学位点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建立健全重心向下、学术为重的校内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体现人才培养地位和德育教化价值的考评机制,以及以立德树人为精神统领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弘安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报告还指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秋衡  王爱萍  
中国高等教育的魂在于"立德树人"和"办好中国大学"。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中心,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更加注重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其中自然包含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如果说中国高等教育的根在于"扎根中国大地",那么中国高等教育的魂则在于"立德树人"和"办好中国大学"。在新时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金玲  
立德树人是重要的学科使命,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融入德育教育,能使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优良习惯,锻炼成为人格健全、担当使命、家国情怀的大学生,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参考深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高校体育教育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对完善体育教学、全面发展学生身心意义重大。由韩芳编著、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的《高校体育教育立德树人协同发展研究》一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广国  李旭龙  徐坤  
针对网络技术发展对大学生德育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分析体育运动的育人价值基础上,探讨如何在课程大纲完善、教学模式创新、教师素质提高等方面深化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更好地提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提供实践与理论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辅导员应当履行的神圣使命。高校辅导员只有履行立德树人使命,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从而帮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这一使命就必须投入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实践中,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改革创新"的开路者、"社会主义"的践行者。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师晓青  惠涓澈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和文化传承,也能在这一服务育人中承载起"立德树人"教育这一神圣使命。阅读推广活动是内化式"立德树人"有效载体,红色主题阅读、经典品读、深阅读省思、真人图书的榜样力量、文化空间育人等是德育的主要路径。在此过程中,应当突出德之思想、挖掘德之内涵,实现阅读推广活动的多重目标兼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辅导员应当履行的神圣使命。高校辅导员只有履行立德树人使命,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从而帮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这一使命就必须投入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实践中,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改革创新"的开路者、"社会主义"的践行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辅导员应当履行的神圣使命。高校辅导员只有履行立德树人使命,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从而帮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这一使命就必须投入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实践中,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改革创新"的开路者"、社会主义"的践行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