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90)
2023(12397)
2022(10702)
2021(10430)
2020(8700)
2019(20667)
2018(20889)
2017(39421)
2016(22373)
2015(25573)
2014(26039)
2013(24892)
2012(22741)
2011(20530)
2010(20921)
2009(18599)
2008(17852)
2007(15511)
2006(13512)
2005(11862)
作者
(61921)
(51014)
(50798)
(48513)
(32703)
(24564)
(23170)
(20231)
(19608)
(18308)
(17647)
(16958)
(16241)
(16143)
(15900)
(15549)
(15540)
(15259)
(14598)
(14567)
(12796)
(12737)
(12311)
(11761)
(11512)
(11453)
(11353)
(11280)
(10238)
(10064)
学科
(80653)
经济(80565)
管理(56923)
(53190)
(44877)
企业(44877)
方法(41820)
数学(36456)
数学方法(35738)
中国(24894)
教育(23177)
(20187)
(19813)
理论(18959)
(18566)
业经(16969)
(15462)
贸易(15456)
地方(15264)
(15045)
(13942)
技术(13938)
(13466)
农业(13225)
(12059)
金融(12057)
教学(11988)
环境(11816)
(11397)
(11339)
机构
大学(310173)
学院(304532)
管理(118937)
(111511)
经济(108650)
理学(103817)
理学院(102604)
研究(101550)
管理学(100394)
管理学院(99835)
中国(69436)
(67743)
科学(63686)
(50811)
(49525)
(48979)
师范(48618)
研究所(46674)
中心(44946)
业大(44699)
(44552)
(44065)
北京(43667)
财经(40283)
师范大学(39803)
教育(39457)
(36982)
(36631)
技术(36301)
(36173)
基金
项目(209214)
科学(164867)
研究(157781)
基金(148222)
(128254)
国家(127096)
科学基金(108776)
社会(94843)
社会科(89639)
社会科学(89613)
(82762)
教育(79848)
基金项目(77933)
(71637)
自然(71283)
自然科(69651)
自然科学(69636)
自然科学基金(68324)
编号(67111)
资助(62757)
成果(56443)
课题(48772)
重点(47730)
(47397)
(44510)
(43381)
项目编号(41375)
教育部(41163)
创新(40116)
大学(40068)
期刊
(117843)
经济(117843)
研究(94688)
教育(64353)
中国(63450)
学报(46121)
科学(42511)
管理(42107)
(38984)
大学(35942)
(35167)
学学(32283)
技术(31211)
农业(28053)
(21446)
金融(21446)
业经(18649)
经济研究(18368)
财经(18233)
图书(17060)
职业(16204)
(15447)
(14815)
问题(14786)
科技(14394)
理论(14348)
技术经济(13967)
(13566)
论坛(13566)
统计(13519)
共检索到442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米银俊  黄慧民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常新华  Yadong Qi  张志强  王兰珍  何艺玲  赛江涛  
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不同,因此研究生教育模式也存在差异,但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却是相同的。以北京林业大学和美国南方大学及AM学院为例,从研究生制度、研究生招学位类型与培养目标、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与淘汰制等方面对中美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借鉴美国经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世界三种主要研究生教育模式之比较研究●李盛兵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席卷全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信息社会的到来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与思维观念,并带来了研究生教育的勃兴。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研究生人数在迅速增加,研究生教...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森  王振华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三部分,以此三要素来对比分析我国与美国的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总结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理出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落实培养目标,细化落实程序;改革招生入学,强化责任承担;以实践为导向,调整课程与教学;增强培养方式的灵活性,打造导师指导特色;革新培养评价,严格学位授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光玉  林功实  
通过对十年来高校在异地办研究生教育的调研,重点探讨了高校在深圳办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三种模式,并对其模式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从服务社会和保证质量两个侧面分析了不同模式的利弊。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潘云鹤  
KAQ模式与研究生教育●潘云鹤拥有一个强大的研究生教育系统,已经成为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因为,在具有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功能的高校中,研究生教育处于一个关键地位,有一种全方位的功能:它可以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可以促使科学研究的发展,可以加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国强  赵春江  崔国华  
选择中外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其研究生的教育模式(主要包括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教学组织管理等)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科研型、教学科研结合型、教学科研生产结合型、工业试验室型等四种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特色与优势,并评价分析了与上述四种培养方式相对应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组织管理方式;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宏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已是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优化其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为切入点,着重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及构成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比较。旨在建构两种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为鄂  王忠明  陈文华  
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的评价标准,分析比较现有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提出今后的发展预测与改进意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盛兵  
现代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协作式李盛兵世界历史进入二次大战后,迎来了众多领域的深刻变革。在美国受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影响,高等教育在五、六十年代出现了规模上的大激增,研究生教育发展尤其迅速,其模式也发生了变革,最先出现了与现实生活、生产密切联系的新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华杰  杨钋  
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哲学基础、所依托的学科基础及其知识特点的分析,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该采取知行结合、注重通过实践来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方式,进而论证了在知识生产模式2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该采取工作场所学习模式,实践共同体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工作场所学习的核心载体,体现了专业教育"做中学"、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的本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强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随着学费收入在高等教育经费中所占比例的逐步变化,如何合理设定学费标准,改进收费方式,既与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也成为公众关注的重大社会和经济问题。本文选取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我国的香港地区,进行了比较初浅的比较,分析了收费的概况、学费标准制定的原则和依据、现实的学费水平等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任超  黄海军  王宇  陈剑  林梦泉  
研究生教育质量指数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评价工具,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丰富和发展评价理论体系,实施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指数应坚持导向正确、简洁高效、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相对稳定的原则,选择基于横向比较的构建模式,采用"确定核心要素——设计指标体系——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确立指标权重——结果计算与检验——结果分析与应用"的基本步骤。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志宏  
本文从在职研究生本身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在职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准入门槛、控制生源、加强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监控和管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实行定期学术交流制度等方面的措施来提升在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战军  乔刚  
介绍了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活动的内涵与现实状况,认为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基本行为模式是委托模式、竞争模式和主动模式。面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实境况,指出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路径是: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完善自身内部治理机构;以深化综合改革为核心,加强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建设;以管办评分离为目标,明晰社会组织与政府、培养单位之间的关系;以依法治国为根本,加快法律法规的建设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