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8)
- 2023(16288)
- 2022(14283)
- 2021(13629)
- 2020(11476)
- 2019(26931)
- 2018(27148)
- 2017(51202)
- 2016(28942)
- 2015(33357)
- 2014(34206)
- 2013(33086)
- 2012(30661)
- 2011(27790)
- 2010(28196)
- 2009(25687)
- 2008(25523)
- 2007(22920)
- 2006(19884)
- 2005(17822)
- 学科
- 济(107155)
- 经济(107012)
- 管理(81361)
- 业(75454)
- 企(63047)
- 企业(63047)
- 方法(51996)
- 数学(45422)
- 数学方法(44820)
- 中国(31758)
- 财(30414)
- 农(29367)
- 学(26061)
- 教育(24664)
- 制(24366)
- 业经(23324)
- 理论(22475)
- 地方(20962)
- 贸(19630)
- 贸易(19624)
- 农业(19044)
- 易(19035)
- 务(18942)
- 财务(18859)
- 财务管理(18814)
- 企业财务(17787)
- 和(17501)
- 技术(17453)
- 银(16695)
- 环境(16644)
- 机构
- 大学(416031)
- 学院(410914)
- 管理(155501)
- 济(154513)
- 经济(150660)
- 研究(137806)
- 理学(134509)
- 理学院(132879)
- 管理学(130357)
- 管理学院(129586)
- 中国(97314)
- 京(89691)
- 科学(87033)
- 财(73503)
- 所(70573)
- 农(67216)
- 研究所(64271)
- 江(62612)
- 范(62539)
- 中心(62223)
- 师范(61971)
- 业大(61959)
- 财经(58320)
- 北京(57419)
- 农业(52791)
- 经(52736)
- 师范大学(50272)
- 州(50095)
- 院(49409)
- 技术(47435)
- 基金
- 项目(274379)
- 科学(214078)
- 研究(204721)
- 基金(193953)
- 家(168184)
- 国家(166689)
- 科学基金(141607)
- 社会(123872)
- 社会科(117008)
- 社会科学(116976)
- 省(109512)
- 基金项目(103353)
- 教育(100914)
- 划(92970)
- 自然(92002)
- 自然科(89748)
- 自然科学(89722)
- 自然科学基金(88106)
- 编号(86613)
- 资助(80018)
- 成果(73066)
- 重点(62538)
- 课题(62071)
- 部(61643)
- 发(58273)
- 创(56590)
- 教育部(53022)
- 项目编号(52856)
- 创新(52634)
- 大学(52554)
- 期刊
- 济(169840)
- 经济(169840)
- 研究(126588)
- 中国(88095)
- 教育(75460)
- 学报(65868)
- 农(60114)
- 科学(58961)
- 财(57678)
- 管理(55202)
- 大学(50168)
- 学学(45774)
- 农业(41153)
- 技术(40094)
- 融(31788)
- 金融(31788)
- 财经(28533)
- 业经(27325)
- 经济研究(25800)
- 经(24267)
- 问题(22177)
- 业(21423)
- 图书(21284)
- 职业(19535)
- 理论(19376)
- 版(19325)
- 技术经济(19187)
- 科技(18867)
- 实践(17769)
- 践(17769)
共检索到606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军 李军
认为维持和巩固研究生教育教学与科研的统一,首先必须为微观组织的增加和扩散提供制度支持,这不仅需要进行制度的再建构,避免制度设计的偏差、制度执行的弱化和制度监督的不力,更要从实践社会学的角度加强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发挥非正式制度的积极作用,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教学 科研 制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仲学
浅谈工科研究生教育及学位制度之发展●李仲学我国自1978年和1981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及学位制度至1994年底,已授予工学硕士学位127945人,工学博士学位7072人。这些工学学位获得者,不仅充实了我国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人员队伍,而且为我国科学技术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秀芹 左佩莹
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的基点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政策的观念框架规定了政策的目的与范畴,而政策的实践模式受制于实施过程的复杂性、环境制约性、政策限度、不同教育制度相互干扰等从而影响政策效用的发挥。通过政策有效性的分析,了解政策偏差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过程,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修正消极影响,促进政策不断优化,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樊琳 张卫刚
本文就建立研究生教育收费机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研究生收费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如何合理实施研究生收费教育制度,特别是在收费原则和收费标准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研究生收费教育制度将有助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落实好相关的配套政策不仅有助于收费机制的建立,而且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利华 陈敏
本文从公平的角度对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收费制度虽然维护了教育市场公平,但也损害了教育社会公平。要做到两者的统一,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以及健全的资助制度,尤其是贷学金制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国兴
日本博士研究生科研资助制度经过近30年的建设,现在已经形成了具有多样化资助类型、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合理选拔机制,大而有别的较强资助力度与由专门机构管理运营的比较完善的科研资助体系。日本的经验值得我国今后完善相关制度时参考。
关键词:
日本 博士研究生 科研资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郝英奇 李欣祺 巫翠芳
认为现行的研究生奖学金制度缺乏正确的导向机制和科学的激励机制,诱发了机会主义、急功近利和不当竞争行为,未能取得应有的激励效果。经过对现存制度的动力机制分析,提出了一种"奖金池"制度——将现有的奖学金分割为"资助性奖学金"、"鼓励性奖学金"和"激励性奖学金",各自独立承载不同的功能。在评奖方式上,用排除性的"减法"替代了评比性的"加法";在评奖依据上,用客观性的绝对指标取代了排序性的相对指标,以克服现存制度的各种弊端,更好地发挥导向与激励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院
梳理了"研究生院"与"研究生院制度"的内涵,并从理论上理清了二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研究生院制度确立以及发展的历程,并对我国现行"研究生院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从组织结构的视角来完善研究生院制度,进而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我们的主要努力方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晓峰
作者介绍了日本实行“研究生院重点化”的背景,并以东京工业大学和名古屋大学为例说明研究生院重点化的实施情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晓东
中美研究生院评估制度的分析和比较朱晓东研究生教育是世界各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而,研究生院质量和管理水平的调查和评估在各国也显得尤为重要。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由于美国经济困难、高校经费紧张、学费大幅度上涨,立法机构、校董会、...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韩芳明 孙傅 董渊
结合国内外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功能、现状及问题,介绍了清华大学的助教管理制度建设和研究生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开展情况。针对目前助教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助教理念、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等层面对助教制度进行反思,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希冀通过科学、健康、高效的助教管理制度建设,更好地贯彻落实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政策方案,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
关键词:
助教 教学能力 研究生培养 清华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振玉
面向新世纪,日本将研究生教育作为第三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其改革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解决研究生教育的"入口"和"出口"这两个基本问题上。从国内形势看,为了缓解大学生存危机和满足国民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对高层次教育的广泛需求,就必须实行研究生教育制度"弹性化"和"多样化"改革;从国际形势看,日本要摆脱经济长期低迷的局面而实现产业振兴和为国际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就必须创新研究生教育的组织机制,实行研究生院"重点化"改革,以追求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实现高等教育"高度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关辉
认为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旨在通过跨学科培养创新人才,但教育过程中的"碎片化"问题阻碍了其目标的实现。有针对性地进行"碎片"整合,是真正实现跨学科教育目标,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跨学科 研究生教育 “碎片化” 整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冉 母小勇
厦门大学与哈佛大学的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步骤或环节设置基本一致,但具体到各个环节,两所学校各有侧重和特色。虽然基于国情、体制等原因,我们不能全盘套用美国教育博士培养的模式,但其广泛的招生范围、灵活的培养目标、跨学科辅修计划等经验对我们具有启发意义。同时美国教育博士培养中与教育学博士的趋同以及教育博士低俗化的诟病也是我国在具体的教育博士培养中需要警惕和避免的。
关键词:
厦门大学 哈佛大学 教育博士 培养制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振利
美国研究生助教制度经历了开创、扩张和超越三个阶段。助教既是助理教师,又是教学学徒和信使,自20世纪90年代始,教学学徒的角色更为凸显。助教制度有助于研究生完成学业和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师资压力,有助于研究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和促进研究生社会化,尤其有助于促进大学教师职前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研究生 助教 大学教师 教学发展 美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