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3)
- 2023(15363)
- 2022(13389)
- 2021(12741)
- 2020(10757)
- 2019(24932)
- 2018(24804)
- 2017(46540)
- 2016(25709)
- 2015(28784)
- 2014(28940)
- 2013(27661)
- 2012(25380)
- 2011(22326)
- 2010(22339)
- 2009(19896)
- 2008(19237)
- 2007(16629)
- 2006(14377)
- 2005(12309)
- 学科
- 济(93818)
- 经济(93711)
- 管理(71445)
- 业(66597)
- 企(56109)
- 企业(56109)
- 方法(47085)
- 数学(41411)
- 数学方法(40814)
- 中国(27877)
- 财(26235)
- 农(24268)
- 教育(23432)
- 学(22343)
- 业经(20257)
- 理论(19367)
- 务(17873)
- 财务(17799)
- 财务管理(17762)
- 地方(17033)
- 企业财务(16941)
- 制(16397)
- 农业(16354)
- 技术(16110)
- 贸(15477)
- 贸易(15472)
- 易(15022)
- 和(14297)
- 环境(14003)
- 银(13022)
- 机构
- 大学(352606)
- 学院(346272)
- 管理(136758)
- 济(130068)
- 经济(126938)
- 理学(119356)
- 理学院(118033)
- 管理学(115629)
- 管理学院(114985)
- 研究(113217)
- 中国(78840)
- 京(75216)
- 科学(69969)
- 财(60398)
- 所(55231)
- 范(53146)
- 师范(52627)
- 中心(51965)
- 农(51226)
- 业大(51070)
- 研究所(50453)
- 江(50280)
- 财经(49046)
- 北京(47767)
- 经(44784)
- 师范大学(43059)
- 院(41785)
- 教育(40707)
- 州(40495)
- 农业(39769)
- 基金
- 项目(243368)
- 科学(192642)
- 研究(182023)
- 基金(175136)
- 家(151698)
- 国家(150348)
- 科学基金(129944)
- 社会(112021)
- 社会科(105972)
- 社会科学(105941)
- 省(95376)
- 基金项目(93109)
- 教育(90541)
- 自然(85187)
- 自然科(83250)
- 自然科学(83225)
- 划(81878)
- 自然科学基金(81681)
- 编号(76096)
- 资助(72100)
- 成果(62430)
- 重点(55128)
- 部(55092)
- 课题(53798)
- 发(51174)
- 创(50572)
- 教育部(48132)
- 项目编号(47344)
- 大学(47327)
- 创新(46910)
- 期刊
- 济(135217)
- 经济(135217)
- 研究(106113)
- 中国(69334)
- 教育(64724)
- 学报(53354)
- 管理(49501)
- 科学(48301)
- 财(47070)
- 农(44475)
- 大学(42037)
- 学学(38203)
- 技术(35965)
- 农业(31311)
- 融(25181)
- 金融(25181)
- 财经(23439)
- 业经(21577)
- 经济研究(21140)
- 经(19917)
- 图书(19069)
- 问题(17218)
- 理论(16235)
- 技术经济(16116)
- 职业(16019)
- 科技(15915)
- 业(15873)
- 版(15609)
- 实践(14989)
- 践(14989)
共检索到499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方超 叶林祥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以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城乡劳动力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生教育收益率的测量发现:研究生教育与更高的工资水平直接相关,与大学教育相比,接受研究生教育能将全体、男性、女性、农业户籍和非农户籍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提高36.4%、39.3%、32.1%、17.3%以及41.9%;是否接受研究生教育在性别与户籍间存在较大差异,与男性、农业户籍以及非独生子女家庭相比,女性、非农户籍以及独生子女家庭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概率值要高出1、2.2以及2.9个百分点;在纠正了接受研究生教育决策中的自选择问题后,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测得研究生教育收益率约为34.8%~40%。在此基础上,从研究生教育机会供给、教育财政补偿、人才培养动态调整三个维度,提出了进一步释放研究生教育社会经济价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邸玉娜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探讨了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及其作用机制。当前中国代际收入弹性在各年龄阶段人群中呈现U型曲线特点,90年代出生的居民面临的代际收入弹性较高,即代际流动性较低。运用阶层线性模型分析了代际间的交互作用机制:父代的收入水平和工作性质会通过影响子代个体特征变量的边际系数对子女的收入产生间接影响。教育是打破阶层固化的重要途径,但实证分析表明,父代的职业对子女的教育收益率存在显著影响,机会的不平等阻碍了代际流动。因此,政策改革应当保障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的平等,从而推动社会代际收入流动,促进收入分配结构合理化。
关键词:
代际收入流动 教育收益 机会平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琚四化 刘春玲 鲁明辉 徐琴 范佳露 任倩 张杰
运用实验研究法,测量了39名盲生对由凸线、凸面、热成型和质地四种方法制作的几何图形的正确识别率和识别反应时。研究结果表明:(1)制图方法对盲生触摸识别几何图形有影响,盲生对质地图的正确识别率高于凸线图和凸面图;(2)触摸图形使用频率对盲生触摸识别几何图形有影响,与低使用频率盲生相比,高使用频率盲生的正确识别率更高、反应时更短。
关键词:
盲生 几何图形 触摸识别 制图方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志昂
对研究生教育的经济收益与非经济收益进行科学的测算与评价 ,是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从辨析研究生教育收益的概念出发 ,在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和对研究生教育收益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评估研究生教育的个人经济收益与非经济收益、社会经济收益与非经济收益的理论上的宏观指标 ,旨在为探索研究生教育收益等问题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经济收益 非经济收益 评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官胜
在加快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本文通过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数据库,在微观层面上研究企业高管教育程度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高管教育程度提升能加快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这种促进效应在高管结构上主要来自董事长(含副职)教育程度的提升,在教育层次上主要来自博士教育。进一步地,分样本回归表明,相对于发达国家东道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受高管教育程度的正向影响更大;国有企业高管教育提升产生的对外直接投资速度促进效应大于非国有企业。本文的研究意味着高管个人特征也是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与行为的重要因素,这为从人力资本方面制定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提供了依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亚杰 王沛民
要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必须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深入的理论构建,建立单元质量、体系质量以及作为历史演变形态存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三个层次的分析模型。在微观层面上,可以从内容与形式、方向与程度等多个维度分析研究生教育的单元质量。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教育质量 分析模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满洪 邬罗萍
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的教育。笔者针对这一核心素质,引入经济学中的几个概念,分析了正式微观体制障碍和非正式微观体制障碍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正式微观体制创新和非正式微观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素质教育 体制创新 微观体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倪鹏途 陆铭
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子样本以及CFPS2010数据研究了城市层面市场结构对创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国企占比高对创业活动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这一负面影响在服务业(特别是消费性服务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不同受教育水平的人群中,国有控股企业占比对受教育水平高的群体创业影响更大,但并没有发现在国企占比高的行业中,雇员工资水平和创业之间存在替代作用。同时,我们构建了20世纪90年代国企"抓大放小"政策之后的"新国企比重"指标,结果表明"新国企比重"高的城市,国企占比高对于创业的抑制作用更强。最后,我们还发现地区市场潜力的优势并没有缓解国企占比对于创业的抑制作用。因此,放宽市场准入,...
关键词:
市场开放 大众创业 服务业 教育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穆达
明确数据财产权益分配规则是现阶段建立数据确权制度中的关键一环,其难点在于平衡数据生产方、收集方和使用方等主体的利益诉求,在促进数据共享的同时保障数据投资。文章构建了一个博弈模型,在微观机制上讨论了不同的数据财产权益分配方式对整体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从社会总福利角度来看,不同类型的数据适用于不同的数据财产权益分配方式,因此要做到“因数确权”。此外,“因数确权”模式的有效落地与推广需要以自下而上的政策试点与市场实践为前提。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因数确权 博弈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献义 邢艳秋 尤号田 邢涛 舒苏
【目的】在地面激光雷达点云分类任务中多存在特征维度较高的问题,然而当点云数量较多,分类任务中构造较高维度的特征往往需要较多的计算成本和运行内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用近邻点构造5个几何特征训练成熟分类器,以期在将林分点云分为地面、树干与枝叶3个类别的同时达到降低特征维度的目的。【方法】在构造特征的过程中采用近邻值为140的快速KDtree搜索近邻点,获得近邻点后利用其计算协方差矩阵特征值、法向量、曲率、方差和最大高程差构造5个几何特征训练分类器。为了检验本研究构造的特征在林分点云分类中的稳定性,分类器分别采用随机森林和xgboost做比较研究。本研究的实验数据均来自地面激光雷达扫描获得的单站蒙古栎人工林点云数据。【结果】使用随机森林和xgboost分类器训练的模型在测试集中正确估计样本数量和样本总量的比值分别为0.932 1和0.936 3。这两个分类器在地面、树干和枝叶这3个类别中的查准率达到0.97、0.93、和0.91以上,且在这3个类别中的分类结果中xgboost较随机森林均有千分级的优势。【结论】结果表明本研究构造的特征能够完成林分点云分类任务,在保证点云分类准确率的基础上,既减少了特征维度,又有助于提高特征计算效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本研究的分类结果可为林分参数反演和生物量估计等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地面激光雷达 点云分类 几何特征 分类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静静 唐丽玉 姚林强 陈崇成
以马尾松生长发育的观测数据为依据,提出基于马尾松形态结构特征的交互式几何建模方法,模拟马尾松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几何模型。试验证明:这种基于形态结构特征的几何建模技术对模拟和表现马尾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马尾松 几何建模 形态结构特征 生长规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凯悦 赵春梅 丁琨 徐盛基 李清玉 周汝良
地形地物被高度综合化,只存在超大尺度或大尺度的特征地物,可供选择GCP(地面控制点)的明显地物非常有限,这是中低分辨率遥感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面临的最大难题。本文提出了基于SRTM3数据构建与遥感图像几何特征尺度一致的地理参照,对MODIS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的方法。首先,利用90 m分辨率的SRTM3进行地形综合,生成250 m像元尺度的DEM并提取地性线,并将其与1∶25万的大型湖泊、大江大河矢量图合并;使用地形光照立体渲染模型(Hillshade)制作250 m的负立体可视化彩色地形地貌图;集成由3种地理信息要素构成的地理参照数据集。之后,分别选取250和500 m分辨率的MODIS数据,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锋亮 吴帆 肖为群
目前国内关于研究生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而比较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收益率的文献更是缺乏。本文利用一项针对北京市科技工作者的大样本调查数据,采用明瑟收入方程的OLS回归和利用倾向分数匹配(PSM)控制样本自选择对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收益率进行估算,并进行分学历和分性别的比较。实证结果显示:(1)在控制了学科和性别后,每增加一年研究生教育,能给学习者显著提高4.9%的收入。控制自选择偏差后,研究生教育整体能为个体多带来24.6%左右的收益。(2)理学和工学的研究生教育收益率都是显著为正。(3)经济学的研究生教育收益率很高,但这有可能是样本自选择偏差的结果,无论如何这表明在研究生教育层次有“逃离工科”的现象,值得高度警惕。(4)除了个别学科外,硕士的教育收益率均高于博士的教育收益率。(5)女性研究生教育收益率显著低于男性研究生教育收益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余官胜 林俐
在当前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探讨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利用温州民营企业微观层面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构建二值选择模型对此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因市场开拓与生产转移动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更为细致地,民营企业针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仅具有市场开拓动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具有市场开拓与生产转移动机;制造业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兼具市场开拓和生产转移动机,而销售服务业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仅具备市场开拓动机。此外,研究也发现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具有资源获取动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建军 黄健
本文使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WVS),从微观层面研究了中国和日本高等教育与个体幸福的关系。研究发现,中日两国的高等教育都显著增进了个体幸福,但是高等教育在中日两国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在中国,高等教育主要通过促进个人物质主义需求的满足而增进个体幸福,高等教育影响幸福的后物质主义假设在中国不成立;在日本,高等教育是通过促进个人物质主义需求和后物质主义需求的满足两大机制提升个体幸福的。这一发现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更好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居民幸福增进具有积极价值。
关键词:
幸福 高等教育 物质主义 后物质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义教工程,成效几何——基于“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一期的影响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TFP由何而定?——基于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收益预期、成本认知、风险评估与技术选择决策——基于338家农户微观数据的考察
高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微观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基于微观非实验数据的政策效应评估方法评价与比较
中国农村居民教育收益及工资收入差距的分解——基于微观计量的因果关系推断
散户、机构投资者宏微观情绪:互动关系与市场收益
人力资本三维要素与城乡减贫成效差异——基于CHNS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基于CHNS微观数据的中国农村益贫式增长研究
课外教育支出与学生的教育成果——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