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80)
- 2023(18270)
- 2022(15567)
- 2021(14714)
- 2020(12330)
- 2019(28146)
- 2018(28042)
- 2017(53095)
- 2016(29694)
- 2015(33031)
- 2014(33208)
- 2013(32644)
- 2012(30413)
- 2011(27842)
- 2010(28161)
- 2009(26004)
- 2008(25423)
- 2007(22848)
- 2006(20613)
- 2005(18563)
- 学科
- 济(125861)
- 经济(125733)
- 管理(81006)
- 业(75820)
- 企(61140)
- 企业(61140)
- 方法(51857)
- 数学(44870)
- 数学方法(44415)
- 中国(37262)
- 农(31339)
- 学(30346)
- 财(29718)
- 地方(25985)
- 业经(25721)
- 教育(24142)
- 制(24028)
- 理论(21927)
- 农业(21238)
- 贸(21205)
- 贸易(21191)
- 易(20525)
- 银(19294)
- 银行(19218)
- 融(18622)
- 金融(18619)
- 行(18370)
- 和(18209)
- 技术(18109)
- 务(17978)
- 机构
- 大学(437981)
- 学院(430621)
- 济(172746)
- 经济(168885)
- 管理(158335)
- 研究(153479)
- 理学(136393)
- 理学院(134685)
- 管理学(132253)
- 管理学院(131450)
- 中国(108316)
- 科学(95649)
- 京(94649)
- 财(80678)
- 所(79367)
- 农(73364)
- 研究所(72384)
- 中心(66216)
- 业大(65329)
- 财经(64674)
- 江(64440)
- 范(64222)
- 师范(63602)
- 北京(60552)
- 经(58665)
- 农业(57790)
- 院(54636)
- 经济学(53346)
- 师范大学(51934)
- 州(51649)
- 基金
- 项目(284162)
- 科学(222435)
- 研究(206173)
- 基金(204112)
- 家(180209)
- 国家(178648)
- 科学基金(150383)
- 社会(129645)
- 社会科(122651)
- 社会科学(122619)
- 省(110776)
- 基金项目(107968)
- 教育(99285)
- 自然(97700)
- 划(95650)
- 自然科(95332)
- 自然科学(95301)
- 自然科学基金(93611)
- 资助(83808)
- 编号(83693)
- 成果(70478)
- 重点(65087)
- 部(63750)
- 发(61553)
- 课题(60398)
- 创(58366)
- 教育部(54517)
- 创新(54329)
- 科研(54227)
- 大学(52876)
- 期刊
- 济(195459)
- 经济(195459)
- 研究(139230)
- 中国(86665)
- 学报(75348)
- 教育(66946)
- 科学(65815)
- 农(65715)
- 财(60278)
- 管理(57852)
- 大学(56366)
- 学学(52366)
- 农业(44732)
- 技术(37238)
- 融(36645)
- 金融(36645)
- 财经(33653)
- 经济研究(32052)
- 业经(29468)
- 经(28910)
- 问题(25799)
- 业(22364)
- 技术经济(21083)
- 图书(20500)
- 版(20483)
- 科技(19974)
- 贸(19770)
- 理论(19689)
- 商业(18561)
- 现代(18547)
共检索到644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方超 罗英姿
基于我国1996-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鉴并改进含人力资本的卢卡斯模型,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探讨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研究生教育能够正向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增长效应在0.8%-1.9%之间;省域研究生教育在地理空间上存在较强聚集态势,但局域分布差异较大;研究生人力资本空间溢出后,对相邻省域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弹性产出分别为1%-1.4%与1.6%。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慈生 李兴国
文章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论述了区域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意义,构建了区域人力资本的流动、选择机制与经济增长效应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同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或制度环境对人力资本的流动影响巨大,一个区域要实现集约性经济增长,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政策,进行人性化的人力资本流动制度设计,以提高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
关键词:
人力资本流动 动力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魏萍 黄容霞
基于2003—201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分析研究生人力资本时空分布特征,识别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对经济增长的本地直接效应、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研究生人力资本全局空间相关性先降后升,局部空间相关性主要呈正相关,表现为高高和低低集聚模式。硕士研究生人力资本通过要素积累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本地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博士研究生人力资本通过技术模仿机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时间滞后效应;分地区看,东中部博士研究生人力资本的技术创新效应显著,西部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建议优化创新型博士研究生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规模、结构和质量,着力提升研究生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因地制宜调整研究生空间布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昌先宇
在当今学术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已是共识,但对于人力资本如何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文章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的空间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推导,尤其是将人力资本的模仿创新效应推广至多边模仿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昌先宇
在当今学术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已是共识,但对于人力资本如何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文章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的空间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推导,尤其是将人力资本的模仿创新效应推广至多边模仿机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锋亮 袁本涛
鉴于目前少有关于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利用我国2003-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宏观明瑟收入模型(Macro-Mincer wage equation)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整体上,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此外,本研究还对东中西三个地区的研究生教育对于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实证结果发现东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对于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研究生教育对于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这表明中部地区的研究生教育和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够匹配,有必要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经济增长 匹配 区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泽炯 马艳平
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公共教育与健康人力资本的内生增长模型,对该模型的分析可知,公共教育、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然后,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对我国公共教育与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及四大地区公共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促进作用较高,西部地区较低。全国和西部地区公共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东北地区公共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泽炯 马艳平
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包含公共教育与健康人力资本的内生增长模型,对该模型的分析可知,公共教育、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然后,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对我国公共教育与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及四大地区公共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促进作用较高,西部地区较低。全国和西部地区公共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负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东北地区公共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最后,对我国公共教育与健康人力资本投资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晓清 杨洋
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流动规律。基于2004—2019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分析发现:我国研究生人力资本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非均衡特征,且形成了“京津”、“江浙沪”两个核心聚集区;各省份之间研究生集聚现象明显,已经形成稳定的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其中位于低–低集聚区的省份占比超70%;各省份研究生集聚指数的差异随时间而缩减,但我国区域研究生集聚的时空演进并不活跃,仅有不足17%的省份存在时空跃迁。基于此,应推动各省份落实“育人”与“留人”两手抓,并通过培育研究生引力增长极,以点带面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布局,以推进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均衡化分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高远东 陈迅
目前国内关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大多忽视了由于空间依赖性引起的第三方国家或地区产生的作用。本文在Benhabib and Spiegel(1994)提出的模型基础上,假设区域技术水平总量的变化存在空间依赖性,建立了扩展的空间Benhabib-Spiegel模型,并运用77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空间依赖性的存在,证实了基于人力资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都显著地推动经济的增长,填补了该研究方向国内研究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空间依赖性 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晓烨 迟巍 黎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通过影响技术创新和传播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本文利用省际数据,引入空间回归方法,包括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首先估计了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再进一步引入二阶段回归模型,加入空间依赖性,来估计人力资本通过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本文的主要实证发现包括,从业人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与省域技术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不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圣元 陈万明 周蔓
本文用受教育水平的差异来表示异质性人力资本,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固定资产存量,得到2004~2013年中国省级区域的相关数据。分析不同区域异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对不同省级区域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说明物质资本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同区域的异质性人力资本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同。促进低水平人力资本向高水平人力资本转变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异质性 经济增长 物质资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素英 赵曙明 王雅洁
在把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河北省1978~2006年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河北省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使用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中各变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高层次人才、一般人才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影响性;一般人才比高层次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具有相互促进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瑞雄 唐靖廷
在对该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课题组借鉴最新研究成果,对人力资本水平的含义进行了清晰地界定,并对东莞人力资本水平的替代变量民办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关系进行了解析。根据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原理,合理地选取表示东莞市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水平的方法与样本数据,采用全要素经济增长模型,对东莞市的经济总量与生产投入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莞市的人力资本水平与区域经济总量具有高度正相关性;根据模型中变量的经济含义,提出了广东省东莞市两级政府加大对民办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玉枚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拥有世界1/5的人口,但是资源的稀缺约束着我国的发展。不过,我国所具备的充裕人力劳动资源是不可忽视的优势,若能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必定会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式,剖析了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阐明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就如何加强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