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4)
- 2023(9438)
- 2022(8649)
- 2021(8270)
- 2020(6990)
- 2019(16397)
- 2018(16295)
- 2017(31632)
- 2016(17326)
- 2015(19538)
- 2014(19635)
- 2013(19458)
- 2012(17614)
- 2011(15793)
- 2010(15627)
- 2009(14061)
- 2008(13480)
- 2007(11523)
- 2006(9917)
- 2005(8416)
- 学科
- 济(66334)
- 经济(66261)
- 管理(50395)
- 业(46837)
- 企(40089)
- 企业(40089)
- 方法(34126)
- 数学(29603)
- 数学方法(29233)
- 农(17105)
- 财(16096)
- 中国(15645)
- 学(15385)
- 业经(14686)
- 地方(13605)
- 理论(12036)
- 制(11620)
- 和(11600)
- 农业(11456)
- 环境(10978)
- 技术(10924)
- 务(10798)
- 贸(10758)
- 贸易(10752)
- 财务(10738)
- 财务管理(10717)
- 易(10410)
- 企业财务(10164)
- 教育(9887)
- 划(9727)
- 机构
- 大学(244357)
- 学院(241476)
- 管理(102253)
- 济(90189)
- 理学(89723)
- 理学院(88761)
- 经济(87951)
- 管理学(87203)
- 管理学院(86793)
- 研究(77553)
- 中国(54950)
- 京(52345)
- 科学(50616)
- 财(39354)
- 所(38556)
- 业大(38345)
- 农(38334)
- 研究所(35573)
- 中心(34987)
- 江(33604)
- 北京(32941)
- 范(32515)
- 财经(32507)
- 师范(32238)
- 农业(29957)
- 经(29567)
- 院(28656)
- 州(27765)
- 师范大学(26246)
- 经济管理(25720)
- 基金
- 项目(174147)
- 科学(136585)
- 研究(126607)
- 基金(125528)
- 家(109202)
- 国家(108275)
- 科学基金(93421)
- 社会(77570)
- 社会科(73367)
- 社会科学(73346)
- 省(68675)
- 基金项目(67996)
- 自然(62682)
- 自然科(61203)
- 自然科学(61187)
- 自然科学基金(60057)
- 教育(58451)
- 划(57915)
- 编号(52452)
- 资助(51911)
- 成果(41630)
- 重点(38470)
- 部(38140)
- 发(36061)
- 创(35987)
- 课题(35695)
- 科研(33520)
- 创新(33410)
- 教育部(32474)
- 项目编号(32381)
共检索到334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立荣 杨英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指导行为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指导行为具有学业支持和心理支持功能,其评价指标分为客观绩效指标与主观绩效指标,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存在工具型、情感型、理性型和教练型四种不同的指导关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魏兆锋
作为导师,钱穆指出,研究生不仅应当在"求学"与"做人"上"齐头并进",更要能将两者"融通合一";应当先求为"通人",再求为"专家";应当以"救火"般迫切的心情去读书;应当结合自己的研究问题灵活寻求相应的研究方法;应当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与志趣选定论文题目;写作时应当字斟句酌、态度庄重。钱穆对于研究生的指导实际上秉承自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即视做人为人生第一要务,尊重自己的才性之所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钱穆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成功,不仅证明了他对研究生的谆谆教导至今仍然值得研究生们虚心聆听,同时也证明了他对
关键词:
钱穆 研究生 指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春梅
指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生导师指导的有效性。认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意味着把研究生带到知识前沿、形成研究问题、指导方法和规范、引导批判和创新;研究生导师指导的有效性反映在指导的适时、适度和适当等三个方面。提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应注意提高导师素质,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 有效指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凌云志
厘清了青年导师指导评价权并分析了青年导师指导评价权受限制的主要原因,认为应该从进一步培养青年导师的权利意识、提高青年导师的指导评价能力、理顺校内各项管理体制、建立和谐的现代师生关系、加大对青年导师的人文关怀和畅通青年导师申诉渠道等几个方面保障青年导师的指导评价权,以更好地促进青年导师健康成长。
关键词:
青年导师 指导评价权 救济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苏荟 白玲 张继伟
以社会交换理论与个体情景交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利用调研数据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导师家长式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导师–研究生交换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及个人主动性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导师仁慈型和德行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而威权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导师–研究生交换关系在导师家长式指导风格与研究生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个人主动性能够调节导师威权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直接效应及导师–研究生交换关系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平青 季小童 崔遵康 魏一鸣
职业生涯迷茫感是研究生群体的常见心理困境,导师指导在帮助研究生应对职业生涯迷茫感方面有望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内在激励理论和特质激活理论,以国内80余所高校的744名研究生为样本开展问卷调研和实证研究,构建了一个多重中介模型,利用层次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究导师精神性指导行为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迷茫感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导师精神性指导行为能显著降低研究生职业生涯迷茫感,导师精神性指导行为正向影响研究生的职业召唤和正念觉知,职业召唤、正念觉知负向影响研究生职业生涯迷茫感,职业召唤、正念觉知均在导师精神性指导行为与研究生职业生涯迷茫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保 黄丹
基于组织特征和个体特征视角,结合认知—情感系统理论,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构建了创新情景下导师指导效能整合模型,考察了导师指导对硕士生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导师指导显著正向影响硕士生创新行为;创新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感在导师指导与硕士生创新行为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从组织特征出发,硕士生所感知的组织创新氛围对导师指导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强化作用;从个体特征出发,硕士生的反馈寻求导向对导师指导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强化作用。为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应强化对导师指导行为的监督,重视组织创新氛围的提升;注重导师指导质量的提升,重视导师指导功能多样性的发挥;注重不同类型硕士生的内在培养需求,激发其创新潜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贤栋
陈寅恪指导研究生进行学术阅读和论文写作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授课向学生展示自身经验,一种是个别指导。他指导学术阅读重在培养研究生学会从原典中获取知识、发现问题;指导论文写作分两个阶段,先是通过指导研究生写小论文培养他们掌握学术史及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然后再通过指导他们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其选题与逻辑能力。由于指导科学有序,他指导的毕业论文日后很多都成了学术名著,这种成功经验值得研究生导师学习借鉴。
关键词:
陈寅恪 研究生 阅读 写作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有富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了程千帆先生在思想和学习方面关心研究生的事例,同时介绍了程先生在治学方法方面对学生的教诲,以及他以教学为重,致力于培养人才的做法。
关键词:
程千帆 研究生 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立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永江
导师经常通过交谈与研究生进行沟通,进而实施教育。在导师与研究生的谈话中,除了常见的"指导型谈话"外,还应构建一种"非指导型谈话",以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非指导型谈话"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做法,但需要避免一些误区,以满足研究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导师 谈话法 非指导 和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锋华 陈俊源 张斌
杨叔子在培养研究生方面成绩斐然,这主要源于他对人才成长规律的体悟以及对我国传统教育精粹的弘扬。杨叔子强调,培养研究生,一要打下宽广的知识基础,不仅包括一般文化基础与专业文化基础,还包括科学文化基础与人文文化基础;二要树立学科交叉意识,养成跨学科问题求解能力;三要"做学合一",既"在做中学",也"在学中做",以学习、思考与实践的融合来寻求创新;四要以德立身,将爱国情怀与学术道德作为自我发展的重要向导;此外,导师应怀仁爱之心,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关键词:
杨叔子 研究生指导 学科交叉 立德树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处辉
以自己从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之初当研究生到当下作为博士生导师的亲身经历和事例出发,谈了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30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发生的一些内在变化,提出了我国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如何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教育的五项建议,即坚持研究生教育的精英人才培养理念,研究生教育要鼓励学科交叉、拓宽学科基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关心当前研究生导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严格进行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管理,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制度变迁 教育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海生
基于导师对指导行为性质及程度的评价结果,运用因子分析归纳出导师指导研究生过程中存在的忽视研究生课程教学、不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不遵守研究生教学规范、招生指导过程中歧视学生、学术规范教导失责、师生关系异常、科研训练与管理失当、不尊重研究生学术劳动成果等八种代表性不当行为。从导师个体和组织特征等维度分析了导师对上述不当行为评价的主要差异,并从制度建设视角提出了防范不当行为的五项对策。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不当行为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导师论导——研究生导师论研究生指导》一书自2008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研究生导师的欢迎,为广大导师更有效地指导研究生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培训新导师提供了便利。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本书所收录的一些文章内容已不适宜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情况。为补充新内容,及时反映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方面的心得和举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对四年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