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6)
- 2023(14536)
- 2022(12725)
- 2021(11940)
- 2020(10073)
- 2019(22844)
- 2018(22944)
- 2017(42824)
- 2016(23526)
- 2015(26255)
- 2014(25721)
- 2013(25076)
- 2012(22919)
- 2011(20607)
- 2010(20617)
- 2009(18577)
- 2008(18181)
- 2007(15718)
- 2006(13503)
- 2005(11719)
- 学科
- 济(85546)
- 经济(85456)
- 管理(71029)
- 业(66983)
- 企(57557)
- 企业(57557)
- 方法(39548)
- 数学(33534)
- 数学方法(33104)
- 中国(23728)
- 农(22306)
- 财(22129)
- 学(20397)
- 技术(20393)
- 业经(20082)
- 地方(18413)
- 理论(17806)
- 环境(16889)
- 制(16774)
- 贸(14888)
- 贸易(14879)
- 农业(14848)
- 和(14713)
- 划(14700)
- 务(14563)
- 财务(14496)
- 财务管理(14474)
- 易(14442)
- 教育(13997)
- 企业财务(13813)
- 机构
- 大学(321904)
- 学院(320858)
- 管理(128120)
- 济(122048)
- 经济(119146)
- 理学(111553)
- 理学院(110300)
- 管理学(108364)
- 管理学院(107779)
- 研究(106431)
- 中国(76416)
- 京(68453)
- 科学(67648)
- 财(55313)
- 所(52997)
- 农(50914)
- 业大(48685)
- 研究所(48643)
- 中心(47823)
- 江(47044)
- 财经(44733)
- 范(43623)
- 师范(43191)
- 北京(43041)
- 经(40800)
- 农业(39814)
- 院(39291)
- 州(38351)
- 技术(36281)
- 经济学(35941)
- 基金
- 项目(226564)
- 科学(178262)
- 研究(166454)
- 基金(162664)
- 家(142047)
- 国家(140823)
- 科学基金(121273)
- 社会(103381)
- 社会科(97850)
- 社会科学(97825)
- 省(90647)
- 基金项目(86837)
- 自然(79437)
- 教育(77750)
- 自然科(77608)
- 自然科学(77587)
- 自然科学基金(76189)
- 划(75907)
- 编号(67823)
- 资助(65998)
- 成果(54917)
- 重点(50845)
- 创(50821)
- 部(49251)
- 发(48120)
- 课题(47693)
- 创新(46707)
- 科研(43043)
- 大学(42384)
- 教育部(42243)
- 期刊
- 济(130623)
- 经济(130623)
- 研究(92109)
- 中国(67508)
- 学报(52458)
- 科学(47830)
- 管理(47605)
- 教育(45322)
- 农(45220)
- 财(41362)
- 大学(39526)
- 学学(36939)
- 农业(31871)
- 技术(29418)
- 融(24858)
- 金融(24858)
- 业经(21420)
- 财经(21163)
- 经济研究(20668)
- 图书(18174)
- 经(18038)
- 科技(17923)
- 业(17241)
- 问题(16332)
- 技术经济(15411)
- 理论(15095)
- 版(14887)
- 实践(13960)
- 践(13960)
- 现代(13866)
共检索到463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银国 朱方彬 李方伟 吴渝
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教育和协同创新等热点问题,以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为例,分析了以开放协同为特征的研究生科技创新环境营造的基本思路和实施途径,提出了导师团队协作、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互动、国际科技合作等递进式、开放性研究环境的构建模式,介绍了研究生互助互学、学科间兼收并蓄、全社会资源共享和竞争共赢等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参考范例。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协同创新 能力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殷翔文
在“到2010年江苏教育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个大目标下,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教育在总体上将凸 显由“大”向“强”转变的特点。而处于龙头地位的研究 生教育则应主要彰显“精”的品质:打造教育精品,培养 人才精英。人才精英区别于其他类型人才的核心特征 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教育精品区别于其他类型教 育的主要标志是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生态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金龙 张淑林 裴旭 陈伟
系统分析了协同创新战略与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的共同使命与共同诉求,梳理了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从招生指标配置机制、资源共享机制、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交流协调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设想。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研究生教育 联合培养机制 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亚清 王文利 王怡然
协同学是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H·哈肯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后期创建的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理论。它以突变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采用了统计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汲取耗散结构理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是通过怎样的合作才在宏观尺度上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的。协同学揭示了各种系统和现象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试运用协同学中开放与非平衡态、竞争与协同、序参量与伺服等观点,就如何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玉德 罗志文 许龙
地方高校是协同创新活动的主体之一,研究生的培养关乎于协同创新发展的顺利进行,文章针对协同创新视域下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从培养机制、导师管理、跨学科平台共建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地方高校 研究生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健
阐述了协同创新思想的来源,分析了协同创新视角下研究生培养中的制约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探讨了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路径,认为可以从跨学科协同创新、跨组织协同创新与跨国界协同创新入手,最终实现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研究生培养过程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霄梅 魏锋
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教学和科研并重,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举,重点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等特点,优化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结合政府、生产企业、科研机构、技术成果应用单位和用人单位等经济主体,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上,全面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以政策为引导,产业应用和企业为导向,学校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海波 董维春
讨论了学术氛围的内涵与功能;指出营造学术氛围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了已成功开展的营造学术氛围、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基础之上,提出了进一步营造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学术氛围 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正夫 易连云
认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建设创新国家战略的时代诉求下自我封闭的局限日益明显,学科壁垒成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障碍。对研究生开放思维、创造人格、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我国高校与科研院所必须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打破学科壁垒,突破机制限制,释放创新要素活力,实现培养模式的转换。指出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培养过程,搭建培养平台,探索培养机制,强化质量保障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转换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 研究生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展涛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水平大学参与科技创新的宝贵资源。尽管我们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作了许多努力,但不可否认,研究生教育仍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体系中相对薄弱的部分,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种种局限与问题,在研究生教育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作为一名研究型大学的校长,要深刻认识到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紧迫形势,从创新研究生培养理念、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着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努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拔尖创新性人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素峰 刘炜 耿亚飞 王生力 杨武岐
分析了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协同创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模式创新、开放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和效果检验模式创新4个方面构建了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协同运行机制。4种创新模式相互协同、相互作用,成为开放性实验室培养"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的关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得忠 胡荣
分析了环境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指出了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几个环境问题,认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必须营造良好的学科环境、人文环境和制度环境。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 研究生 创新环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瑞林 王建中
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了创新型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关键心理品质,结合研究生学习的特点探讨了研究性教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作用,最后讨论了研究性教学活动的具体设计和实施办法。研究认为,以具体研究问题为中心、营造开放的课堂研讨氛围、结合个人努力和团队协作、采取开放式作业考核、给予学生积极反馈的研究性教学,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创新 研究生 研究性教学 心理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合群 张筠
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借助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这个平台,在协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基于协同理论,本文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由课题引导、导师指导和学生研究三个子系统共同构成,通过真情实景的研究训练,三者协同作用才能达到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振洪
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者论述了研究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教育,探讨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