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7)
- 2023(14696)
- 2022(13086)
- 2021(12216)
- 2020(10549)
- 2019(24556)
- 2018(24673)
- 2017(48230)
- 2016(26507)
- 2015(30192)
- 2014(30675)
- 2013(30451)
- 2012(28205)
- 2011(25505)
- 2010(25614)
- 2009(23856)
- 2008(23726)
- 2007(21152)
- 2006(18330)
- 2005(16357)
- 学科
- 济(105927)
- 经济(105782)
- 管理(80375)
- 业(75508)
- 企(63380)
- 企业(63380)
- 方法(51675)
- 数学(45125)
- 数学方法(44658)
- 财(30747)
- 农(28662)
- 中国(26072)
- 制(24419)
- 学(23397)
- 业经(23010)
- 地方(20520)
- 务(19661)
- 财务(19582)
- 财务管理(19537)
- 贸(19325)
- 贸易(19319)
- 易(18741)
- 农业(18653)
- 企业财务(18521)
- 理论(17272)
- 和(16898)
- 银(16628)
- 环境(16567)
- 银行(16567)
- 技术(15970)
- 机构
- 大学(387072)
- 学院(383844)
- 管理(151811)
- 济(151589)
- 经济(148034)
- 理学(131445)
- 理学院(129981)
- 管理学(127782)
- 管理学院(127087)
- 研究(126211)
- 中国(93348)
- 京(82144)
- 科学(79360)
- 财(71971)
- 农(64559)
- 所(64546)
- 业大(59133)
- 研究所(58621)
- 中心(57563)
- 财经(57282)
- 江(56971)
- 北京(51927)
- 经(51796)
- 农业(50761)
- 范(49926)
- 师范(49451)
- 州(45673)
- 院(45325)
- 经济学(45277)
- 财经大学(42456)
- 基金
- 项目(259142)
- 科学(202132)
- 研究(188934)
- 基金(186866)
- 家(162216)
- 国家(160877)
- 科学基金(137346)
- 社会(117014)
- 社会科(110769)
- 社会科学(110737)
- 省(101886)
- 基金项目(100185)
- 自然(90004)
- 自然科(87795)
- 自然科学(87768)
- 教育(87093)
- 自然科学基金(86188)
- 划(85482)
- 编号(78238)
- 资助(77178)
- 成果(64128)
- 重点(57798)
- 部(57490)
- 发(54296)
- 课题(53412)
- 创(53314)
- 创新(49803)
- 科研(49792)
- 教育部(49078)
- 大学(48627)
- 期刊
- 济(166747)
- 经济(166747)
- 研究(111552)
- 中国(72940)
- 学报(62431)
- 农(58448)
- 财(56745)
- 科学(56234)
- 管理(53292)
- 大学(46726)
- 学学(43953)
- 教育(41304)
- 农业(39752)
- 技术(32745)
- 融(31952)
- 金融(31952)
- 财经(27963)
- 业经(27096)
- 经济研究(25447)
- 经(23687)
- 问题(22011)
- 业(20279)
- 图书(19541)
- 理论(19296)
- 技术经济(18845)
- 版(18582)
- 科技(18204)
- 实践(17703)
- 践(17703)
- 现代(16894)
共检索到555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左崇良
研究生教育的有序发展,有赖于清晰的法律规范和明晰的制度规定。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的法理分析可从两个层面进行:宏观层面的法律界定和微观层面的精细划分。研究生导师责权的法律界定,主要涉及导师的法定义务、权利和权义关系及国家的义务和权力。微观层面的责权划分主要涉及导师、研究生和高校等三个主体,各方的权力和责任必须相匹配。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将研究生导师责权进行理性的设置,正确地处理各主体的权力责任和权利义务关系,方能建立一种综合平衡的教育秩序,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学术人才。
关键词:
研究生 导师 责权机制 法理分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田贤鹏
阐述了研究生导师动态管理机制的实质,认为这是打破研究生导师终身制的身份窘境,形成竞争淘汰、可进可出基本格局的有效办法。针对当前我国研究导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指出建立研究生导师动态管理机制应从制度上进行变革,实现从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的实质转变;从过程上进行控制,促进资源合理流动、改变管理质量不佳的低效局面;从方式上进行转变,选择具有适度弹性的、刚性与柔性相统一的管理方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沈铨林 张大亮 刑以群
描述了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现状,对研究生选择导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导师吸引合适的研究生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希亮
军队院校导师队伍建设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从研究生导师成长进步、履职尽责和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挖掘提炼显性可测的激励指标,优化激励措施,构建操作简单、运行高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
军队院校 研究生导师 激励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胡洪彬
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有内在的学理依据,也是破解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短板的现实需求。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的科学展开,必须明确问责的主体、客体、情形和程序,以从理论层面上对"谁来问""去问谁""问什么"及"怎么问"等命题作出系统性的解答。近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践运行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协同性、常态性和规范性。当前有必要通过形成内在的多元协同机制、全程覆盖机制、规范运行机制、信息透明机制和文化引领机制,对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作出整体性的机制重构,为新时代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更加坚实的机制保障和理念支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肖灿 王传毅
本研究通过对56所研究生院高校制定的导师评价制度文本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导师评价制度主要集中于导师遴选阶段,能否具有导师资格主要基于职称、学历等条件;获得导师资格后,评价主要集中于科研成果,对教学、指导工作的评价重视不够,对导师立德树人的评价缺乏可操作性的标准,落地落实不够。建议对导师遴选的评价从关注身份条件转向关注能力,同时以档案袋的方法加强对导师指导过程及成效的评价。
关键词:
导师评价 计量分析 档案袋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亚非 林启慧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全新模式,目的是通过改变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文章通过对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机制改革中的地位研究,探索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激发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机制改革 导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中华 秦惠民
针对人才市场上研究生就业难和企业用人难并存的问题,指出工程类学科研究生导师队伍偏重论文考核、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是造成此问题的重要原因,它导致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针对于此,在分析现有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局限性的基础上,基于经济学的人才流动模型和机制设计理论,以实现导师在大学和企业间循环流动为目标,提出了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循环流动型人力资本水平的建议,并设计了从顶层设计到操作性方法的政策框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阿利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导师队伍的质量和导师的指导作用直接影响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分析当前研究生导师激励机制的主要设计缺陷入手,阐述了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有效激励机制设计的原则,提出了建立研究生导师激励机制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丽君 胡何琼
认为研究生导师制度不仅只是研究生培养的一种管理制度,它也是学科规训制度下生产学术"新人"的学术制度,导师应享有高度的自主性。指出在大学自主、学术自由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学术文化这些学术制度被压抑的情况下,有必要回归到研究生导师制度的内在向度,即尊重学术工作的规律,尊重导师的自主性,尊重学术活动的自发秩序。
关键词:
研究生导师 制度 学术自主 学术文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超 付金梅
研究了导师苛责式督导对研究生人际促进行为的影响,探讨了情绪疲惫与师生上下权距在上述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中介角色及调节作用。以澳门、广东七所大学中具有对偶关系的101名导师与其指导的294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导师苛责式督导会加深研究生的情绪疲惫,进而降低研究生的人际促进行为。权距会显著调节上述影响过程,上下权距较大时,学生对导师苛责式督导的承受力更强;反之,研究生对其容忍力更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茜 古继宝 吴剑琳
采用内容分析法,以1999-2011年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发表的有关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文献为样本,在Kram导师指导职能模型的基础上,提炼总结了优博导师的指导经验和方法,建构研究生导师指导职能模型,提炼导师指导的关键要素。研究结论将为导师指导研究生提供借鉴参考,为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导师培训和导师测评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
导师指导职能模型 内容分析法 优博导师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蕙馨 易子英 赵宵丽 盖青青
以管理学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强调科研导向,以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对山东省部分高校管理学院学术型研究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研究生与导师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学科研究生与导师互动机制模型,针对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育从导师、研究生和学校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研究生与导师互动 管理学科 科研创新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跃 杨俊 王放
通过对重庆地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运行机制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出目前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约束、激励及保障等机制,以期实现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雷世富
在分析当前导师负责制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导师负责制的基本内涵和保障条件,并就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如何实施导师负责制提出了建议和构想。
关键词:
研究生 导师负责制 培养机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