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2)
2023(9572)
2022(8587)
2021(8084)
2020(6828)
2019(15765)
2018(15678)
2017(30306)
2016(16566)
2015(18751)
2014(18851)
2013(18800)
2012(17087)
2011(15041)
2010(14849)
2009(13418)
2008(12880)
2007(10943)
2006(9369)
2005(8005)
作者
(47439)
(39056)
(38698)
(36871)
(24882)
(18794)
(17624)
(15564)
(14873)
(13820)
(13527)
(13046)
(12252)
(12198)
(11932)
(11834)
(11733)
(11686)
(11042)
(10959)
(9762)
(9428)
(9342)
(8867)
(8737)
(8713)
(8671)
(8503)
(7809)
(7790)
学科
(61968)
经济(61897)
管理(46866)
(44257)
(38547)
企业(38547)
方法(31292)
数学(26088)
数学方法(25785)
中国(16057)
(16030)
(15020)
业经(14902)
(14542)
地方(12936)
理论(12537)
(11647)
(11334)
教育(11179)
(10747)
贸易(10743)
农业(10647)
(10406)
技术(10344)
(9910)
财务(9852)
财务管理(9836)
环境(9832)
企业财务(9326)
(9133)
机构
大学(231842)
学院(228949)
管理(95236)
(84855)
理学(83228)
经济(82673)
理学院(82290)
管理学(80903)
管理学院(80479)
研究(73537)
中国(52186)
(49768)
科学(47153)
(37694)
(36252)
业大(34847)
(34456)
中心(33239)
研究所(33226)
(32402)
(31845)
师范(31589)
北京(31480)
财经(30971)
(28214)
(27055)
农业(26912)
(26772)
师范大学(25651)
技术(24321)
基金
项目(163449)
科学(128193)
研究(121008)
基金(117713)
(101905)
国家(101002)
科学基金(87112)
社会(74331)
社会科(70285)
社会科学(70267)
(64156)
基金项目(63431)
自然(57492)
自然科(56120)
自然科学(56107)
教育(55598)
自然科学基金(55083)
(54015)
编号(50348)
资助(48068)
成果(40857)
重点(35999)
(35620)
课题(34250)
(34139)
(34063)
创新(31511)
项目编号(31397)
科研(31141)
大学(30774)
期刊
(91434)
经济(91434)
研究(66135)
中国(42999)
学报(36824)
管理(34107)
科学(33876)
(30784)
教育(29853)
大学(27896)
(27013)
学学(25955)
农业(22099)
技术(19577)
(15673)
金融(15673)
图书(14973)
业经(14884)
财经(14294)
经济研究(13291)
(12018)
理论(12006)
科技(11989)
问题(11505)
(11412)
实践(11324)
(11324)
技术经济(10569)
情报(10560)
(10548)
共检索到323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忠梅  
以文化人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基因密码,为研究生导师落实立德树人职责提供了厚重而深远的文化力量。研究生导师作为育人主体的“前结构”地位、研究生导师担负的高深学问转化为智慧的职责以及教育对象的时代特征决定了研究生导师必须担负以文化人的文化使命。研究生导师应站在时代前沿重建“人”的尺度、首先努力成为“有文化的人”、文以载道、以文服人;应坚持化人以文,因人因时因事因势而化,全身心全过程全方位以文育人;应坚持文以化人、上行下效,师生共同努力成为文化传承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晓喆  
认为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要聚焦于导师,但不能将问题的解决仅看成是有关导师的一个"命题作文",也不能看成是有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篇"作业",而必须依循办学规律和教育规律,从分析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全部因素出发来"破题",这些因素关键在于研究生、导师、学科学位点、体制机制四个方面。提出要培育激发导师的主体意识与个体自觉,必须处理好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教育的关系,使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回归育人之本,使导师的教育实践回归"教学即德性生活"的初心;还要坚持学科建设工作中教学科研两手抓,学位点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建立健全重心向下、学术为重的校内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体现人才培养地位和德育教化价值的考评机制,以及以立德树人为精神统领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酣  
通过对当前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矛盾的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并提倡建立新型的研究生导师关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志  
当前,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难题亟待破解。为此,首先需要深入分析其面临的内在矛盾冲突,具体包括主体人性需求与职业身份约束的矛盾冲突、尊严体验需求与情感支持乏力的矛盾冲突以及规范要求提升与评价激励不足的矛盾冲突。同时,需要准确把握导师师德的本质内涵和外延范畴。在此基础上,破解导师师德建设难题需要把握三个关键发力点,即设定主体践行的规范遵循、明晰组织培育的目标指引、确立评价监督的指标依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静  罗敏  胡月  
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得到肯定,但缺乏机理分析和定量刻画。从非正式组织视域出发,利用66个师门656份全日制研究生数据来检验导师资本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师门组织特征、关系氛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研究生自评的培养质量中等,与社会期望有较大差距;(2)社会服务型、学术声望型导师资本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人格魅力型资本影响不显著;(3)积极型师门组织、包容性师门氛围正向调节导师资本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且包容性师门氛围调节效用略高。建议导师学术资本与市场资本形成良性互动,并重点建设师德师风,提升导师资本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指导效率;建立容错机制,营造包容性师门氛围,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庆忠  
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期间的三位导师,用他们的言行阐释了为师之道。乌丙安先生对我的影响是"美",他的神情和妙语让我记忆犹新;黄淑娉先生带给我的是"真",她的严谨和自律令我刻骨铭心;沙莲香先生带给我的是"善",她的责任和使命让我懂得学者的社会担当。通过现身说法,呈现了导师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也在研究生教育的期待中揭示了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与使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一  刘宏伟  王新影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其中贯穿了清晰的价值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价值逻辑是前提、历史逻辑是基础、理论逻辑是依据、实践逻辑是关键。从价值逻辑上看,是回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面临新命题的要求;从历史逻辑上看,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完善同步、同向、同行;从理论逻辑上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从实践逻辑上看,是打通研究生教育"最后一公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林  王建梁  
以促进研究生导师专业化为目的,澳大利亚高校围绕研究生导师的工作实践,组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项目,并及时评估专业发展项目的形式、内容、效果。研究发现澳大利亚高校的导师专业发展项目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学校和系部相结合、岗前和岗后一体化、线上和线下相融合、需求和支持相对接。借鉴澳大利亚高校的经验,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不能止步于新晋导师培训的初级阶段,更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制度,系统、全面、持续地推动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春梅  
指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生导师指导的有效性。认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意味着把研究生带到知识前沿、形成研究问题、指导方法和规范、引导批判和创新;研究生导师指导的有效性反映在指导的适时、适度和适当等三个方面。提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应注意提高导师素质,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那良玉  
总结了自己作为导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体会:教而不倦在重情,精而不多去布法,学而不厌为练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佩云  
研究生与导师间的关系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上下从属关系、雇佣劳动关系、学业指导关系等异化现象。受新科技、新文化、新媒体的影响,研究生与导师间的传统关系受到了一定冲击。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需要对"后喻文化"背景下研究生与导师关系进行重构,以实现人格上的民主平等、科研上的合作共赢、学习上的教学相长,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良好的关系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成敏敏  
加强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增强导师对立德树人的认同感。剖析导师立德树人认同感的内涵,有重点、有规划地增强导师立德树人的认同感。研究生导师自觉地负责立德树人工作,是增强导师立德树人认同感的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说到底就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志  刘健康  许畅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是确保研究生导师育人责任与使命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破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的现实困境,关键是平衡好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效果表现潜隐迟滞性与评价要求外显即时性的矛盾冲突、评价主体情感牵涉与评价本质客观求真的矛盾冲突、立德树人效果归因边界模糊与评价绩效分割要求明晰的矛盾冲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郑忠梅  
导师是研究生的信仰之师、学问之师、品行之师。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学术逻辑意蕴在于:导师和研究生是致力于寻求真理的学术共同体、致力于恪守学术道德的道德共同体、致力于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使命的命运共同体。遵循其意蕴旨归,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学术逻辑的实现理路在于:以导师的学术忠诚唤醒研究生的学术激情、当好学术传导人;以导师的学术操守涵养研究生的学术格局、当好学术训导人;以导师的学术心态优化研究生的学术生态、当好学术引导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春梅  杨洪升  罗志文  王波  古松  
伴随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数量与日剧增,研究生这一群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而对研究生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研究生教学中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实际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多方面的帮助,因此要在研究生教学中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动性,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文章对导师在研究生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说明,并对如何发挥导师积极主动性、调动导师工作的积极性进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