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8)
- 2023(10421)
- 2022(9436)
- 2021(9031)
- 2020(7608)
- 2019(17830)
- 2018(17999)
- 2017(34929)
- 2016(19454)
- 2015(22207)
- 2014(22479)
- 2013(22268)
- 2012(20498)
- 2011(18601)
- 2010(18839)
- 2009(17050)
- 2008(16663)
- 2007(14522)
- 2006(12931)
- 2005(11309)
- 学科
- 济(72479)
- 经济(72392)
- 管理(53403)
- 业(50399)
- 企(41014)
- 企业(41014)
- 方法(35186)
- 数学(30711)
- 数学方法(30349)
- 中国(22023)
- 农(20378)
- 财(18128)
- 学(16219)
- 制(15579)
- 业经(15568)
- 理论(14375)
- 地方(13933)
- 贸(13877)
- 贸易(13868)
- 易(13506)
- 农业(13031)
- 教育(12651)
- 和(12299)
- 银(12146)
- 银行(12102)
- 技术(11905)
- 环境(11568)
- 行(11531)
- 务(11037)
- 财务(10976)
- 机构
- 大学(279598)
- 学院(277386)
- 管理(109545)
- 济(105468)
- 经济(102797)
- 理学(94798)
- 理学院(93742)
- 管理学(92139)
- 管理学院(91650)
- 研究(91286)
- 中国(66207)
- 京(60575)
- 科学(57040)
- 财(49811)
- 所(46210)
- 农(43170)
- 研究所(42010)
- 业大(41462)
- 中心(40325)
- 财经(40134)
- 江(40017)
- 北京(38905)
- 范(38162)
- 师范(37827)
- 经(36312)
- 农业(33913)
- 院(33061)
- 州(32903)
- 经济学(30619)
- 技术(30615)
- 基金
- 项目(186126)
- 科学(144371)
- 研究(139054)
- 基金(131776)
- 家(114047)
- 国家(113065)
- 科学基金(95964)
- 社会(83477)
- 社会科(78833)
- 社会科学(78810)
- 省(73581)
- 基金项目(70620)
- 教育(65572)
- 自然(62665)
- 划(62181)
- 自然科(61094)
- 自然科学(61077)
- 自然科学基金(59943)
- 编号(59231)
- 资助(54789)
- 成果(48977)
- 重点(41523)
- 部(41312)
- 课题(41156)
- 发(39336)
- 创(38522)
- 项目编号(36327)
- 创新(35765)
- 科研(35349)
- 教育部(35267)
- 期刊
- 济(117216)
- 经济(117216)
- 研究(84397)
- 中国(53535)
- 学报(43489)
- 管理(39940)
- 科学(39529)
- 教育(39267)
- 农(38742)
- 财(34942)
- 大学(32745)
- 学学(30402)
- 农业(27492)
- 技术(25169)
- 融(22518)
- 金融(22518)
- 业经(19384)
- 财经(18926)
- 经济研究(18062)
- 图书(15978)
- 经(15947)
- 问题(15657)
- 理论(15113)
- 实践(14029)
- 践(14029)
- 业(13418)
- 科技(13353)
- 技术经济(13093)
- 现代(12678)
- 商业(12300)
共检索到403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继蓉 李素琴
通过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研究阐明研究生培养目标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到现代、由单一到双元、再由双元到多元的不断分化、逐渐丰富的动态发展过程。并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发展变化及当前目标与社会需要脱节的现状提出明确的目标定位,即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努力形成多样化培养模式,保证目标多样化的实现,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关键词:
培养目标 单一 双元 多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英惠
基于教育硕士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承担教育硕士生培养任务的师范院校所具有的有利因素,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塑造名师。目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存在诸问题,不利于名师的培养。为此,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的时间环节。
关键词:
教育硕士 培养目标 定位 课程设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卫嵘 陈平水
自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以来,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通过对不同的培养目标的反思、评析,依据培养目标定位的客观依据——社会和个人的需求,笔者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的教育者,它具有中介性、反思性、合作性、渗透性四个特征。
关键词:
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弘弘 谭中平
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既不同于法律硕士(非法学)研究生,也不同于法学硕士研究生,但究竟如何定位,无论是在决策层还是在实务中都比较模糊。基于当前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脱节、法学教育过度扩张等现状,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根据我们调研问卷的结果,将法律硕士(法学)人才定位为高层次、精英化、专业化、实务型法律职业人才是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法学教育的内在特点的。增加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这一类别有利于提升我国硕士法学教育,培养法律职业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熊玲 李忠 赵伟
工程研究生教育的大工程观,是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思想道德与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分析了大工程观的产生背景和内涵,指出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未来适合中国工业实际的工程师",并从学位制度、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国际化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工程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工程研究生教育 大工程观 培养目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吕文彦 王玺 于翠梅
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与培养条件相适应的合理培养目标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关键。在分析目前教学研究型农科大学培养条件、生源基础、学生就业前景的基础上,提出农科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目标应建立以课题为依托、以研究生综合发展为核心、以应用型为主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提高导师综合培养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文伟
通过对我国硕士生原有培养目标的分析,认为其在时代发展中已然陈旧,不能适应国家、社会与学习者个人三方面的要求。认同多种类型并举,提出应用型、复合型应为大多数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定位,认为培养部分教学科研专门人才与大量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应为新时期我国硕士生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硕士生 培养目标 定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付雅慧
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合格甚至优秀研究生的重要前提。通过考察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培养目标,总结出目标内容的雷同化、学术学位"非学术化"和专业学位"本科化"等问题。建议实行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设计策略,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为主导的多元化培养目标。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培养目标 问题与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怡萍
本文通过大量调查和深入研究,分析了目前中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现状,指出了中高职培养目标高度重叠、缺乏层次等问题,提出了目标定位必须把握就业领域、目标岗位、职业能力3个要素,并通过就业领域、目标岗位、发展速度、职业能力、职业层级及资格,去区分中职与高职的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的有机衔接。中高职衔接专业培养目标由总体培养目标、中职学段培养目标和高职学段培养目标三部分组成,采取"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方式,能够清晰、具体、全面地表述培养目标。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培养目标 职业岗位 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厚望 龚添妙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是高职院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规定着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要达到的标准,也是进行教育评价、评估的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了"技术型""实用型""应用型""高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的发展,随着"工匠精神"正式的提出与获得高度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又在酝酿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新探索并对其解构与重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 工匠型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晓元
依据对建筑行业和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分析,从教育分类、培养方式和人才需求三个方面分析,土建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定位于施工现场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等可作为土建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根据知识和能力形成的一般规律,可将人才培养划分为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和专项基本技能训练、顶岗实习三个阶段。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炜 郑晓齐 林莉萍
以某研究型大学在校研究生为对象进行了研究生入学动机的问卷调查,对9个入学动机进行分类数据分析、聚类分析,并在研究生科研动机与毕业预期之间做了列联表分析,在此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从个体、价值选择以及文化三个层面对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目标取向应有的状态进行了审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仲学 王黎 张云仙
作者概述了研究生教育在以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发展中的先导地位 ,探讨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动态性 ,分析研究生培养与学位授予质量的差异及质量标准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适应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一太
本文分析了进入21世纪前十年国内外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出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要国际化的观点。分析了促进我国研究生培养总体水平提高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措施。从几个重要方面提出面向21世纪研究生教育和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图。了解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