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1)
- 2023(15709)
- 2022(13864)
- 2021(13026)
- 2020(11163)
- 2019(26309)
- 2018(26479)
- 2017(50884)
- 2016(28384)
- 2015(32530)
- 2014(33304)
- 2013(32772)
- 2012(30119)
- 2011(27250)
- 2010(27646)
- 2009(25112)
- 2008(24921)
- 2007(22464)
- 2006(19175)
- 2005(16915)
- 学科
- 济(111822)
- 经济(111704)
- 管理(78766)
- 业(75091)
- 企(62110)
- 企业(62110)
- 方法(56822)
- 数学(49896)
- 数学方法(49080)
- 农(30637)
- 中国(27927)
- 财(27479)
- 学(25751)
- 业经(23775)
- 地方(22216)
- 理论(21608)
- 农业(20207)
- 贸(20171)
- 贸易(20162)
- 制(20108)
- 易(19519)
- 和(17935)
- 务(17836)
- 财务(17747)
- 财务管理(17696)
- 技术(16833)
- 企业财务(16647)
- 环境(16491)
- 教育(16043)
- 银(15841)
- 机构
- 学院(407812)
- 大学(407185)
- 管理(158140)
- 济(153332)
- 经济(149523)
- 理学(137121)
- 理学院(135533)
- 管理学(132658)
- 管理学院(131942)
- 研究(131685)
- 中国(96416)
- 京(87207)
- 科学(86692)
- 农(71622)
- 财(69334)
- 所(68477)
- 业大(65465)
- 研究所(62534)
- 江(61593)
- 中心(60599)
- 农业(56501)
- 财经(55938)
- 范(55061)
- 北京(55017)
- 师范(54490)
- 经(50511)
- 州(50101)
- 院(47341)
- 技术(47285)
- 经济学(45159)
- 基金
- 项目(275453)
- 科学(213157)
- 研究(198810)
- 基金(195003)
- 家(170405)
- 国家(168969)
- 科学基金(143676)
- 社会(119504)
- 社会科(113009)
- 社会科学(112973)
- 省(110905)
- 基金项目(103733)
- 自然(96049)
- 教育(94460)
- 自然科(93754)
- 自然科学(93727)
- 划(92827)
- 自然科学基金(91999)
- 编号(83834)
- 资助(82624)
- 成果(68237)
- 重点(61956)
- 部(59752)
- 课题(58604)
- 发(57954)
- 创(56573)
- 科研(53146)
- 创新(52704)
- 大学(51571)
- 计划(50880)
- 期刊
- 济(167234)
- 经济(167234)
- 研究(114162)
- 中国(79446)
- 学报(69044)
- 农(64057)
- 科学(60910)
- 管理(55087)
- 财(53707)
- 教育(52929)
- 大学(51113)
- 学学(47810)
- 农业(44174)
- 技术(38833)
- 融(30062)
- 金融(30062)
- 业经(28559)
- 财经(26239)
- 经济研究(26042)
- 业(23311)
- 图书(23108)
- 经(22286)
- 问题(21712)
- 技术经济(20588)
- 版(20329)
- 统计(19630)
- 科技(19537)
- 理论(19217)
- 商业(18637)
- 资源(17807)
共检索到586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新忠 董泽芳
总结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存在着注重因素列举、忽视立论依据,注重因素分析、忽视逻辑关系,注重共性因素、忽视个性特色,注重显性因素、忽视完整统一等问题。根据培养过程及其结构,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应包括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组织、培养制度、导师队伍、平台建设、方案实施、培养评价等要素。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模式 构成要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丰国 王淑云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的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凸显滞后,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141"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基于个体需求导向、分类别教育的实践教学方式设置、课程设置等问题,以期对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141”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教学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包艳华 刘雅雯
德国自2005年开始酝酿并实施的"精英计划"持续获得关注。本研究以发展在该计划之下的精英集群项目-Asia and Europe in a Global Context:The Dynamics of Transculturality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法以小见大,从招生招聘、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方面探析德国跨文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剖析出该项目具有团队成员国籍背景多元,科研群组成员专业知识多样,课程种类丰富、设置灵活,教学形式丰富,充分利用校友会资源帮助毕业生就业等特点,为我国加速"双一流"建设贡献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于福莹 肖宏 王加春 漆汉宏
简要介绍国内外工程硕士教育现状及CDIO工程教育模式,解析CDIO理念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设想。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CDIO 研究生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包艳华 刘雅雯
德国自2005年开始酝酿并实施的"精英计划"持续获得关注。本研究以发展在该计划之下的精英集群项目-Asia and Europe in a Global Context:The Dynamics of Transculturality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法以小见大,从招生招聘、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方面探析德国跨文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剖析出该项目具有团队成员国籍背景多元,科研群组成员专业知识多样,课程种类丰富、设置灵活,教学形式丰富,充分利用校友会资源帮助毕业生就业等特点,为我国加速"双一流"建设贡献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素文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沿线国家及区域国家内交流不断扩大,虽然日语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和专业规模也逐步发展,但是培养研究生质量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深度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日本新潟大学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分析,归纳日语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和特点,借鉴日本高校培养经验,为我国提高日语硕士研究生教育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照。
关键词:
日语专业 研究生教育 课程设置 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纬明 卢发周
借鉴和运用合作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河海大学的自身实践,探索创新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坚持"重理论、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水利及相关行业组织,大力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通过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基地联系、完善"奖助贷"体系等必要措施,确保培养工作顺利进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静
高校中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诸多方面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数据分析等,对财经类院校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创新研究生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知识的多样化和思维的开放性,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期望能够对财经类院校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和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桂香 衣淑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为了与人才需求相适应,逐渐形成了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初步形成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成果进行研究,将会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桂香 衣淑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为了与人才需求相适应,逐渐形成了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初步形成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成果进行研究,将会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雷永林 王维平 朱一凡 李群
指出了当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微观层面缺乏针对性的培养模式。结合系统工程专业的实际,提出了以小导师为核心的契约式制度化培养模式,讨论了该模式的课题组架构和学术科研会议制度内涵,对于影响该模式至为关键的会议内容、会议过程以及制度的可持续性三大方面问题进行了设计,同时以该模式的实践结果说明了其有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建军
社会发展、经济发展、高校多样性和层次性、研究生个体差异性等决定了研究生培养主体要重视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构建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主体可以构建跨学科培养模式、导师组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等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多样化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新路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晓璇 林成华
跨学科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研究生跨学科的培养,既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知识生产的内在规律。跨学科的本质特征是交叉整合。基于生态系统的理论视角,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可视为一个由多要素组成并相互联系的复杂结构系统。以6个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学位项目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识别了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关键维度和基本要素,包括批判性思维意识、跨学科团队授课、教师的专聘与兼聘等。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根据模式建构的一般经验,尝试构建了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概念模型,为探讨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跨学科培养 内容分析 要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晓虹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高校教育技术素养对高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笔者从基本内涵角度分析教育技术素养的构成,并结合我国高校教育技术素养的现状,分析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高校 教育技术素养 教师学习评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翠玉
介绍了山东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的措施,即积极推进以"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施,通过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构筑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开放式研究生培养体系,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