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6)
2023(12426)
2022(10836)
2021(10419)
2020(8764)
2019(20882)
2018(21263)
2017(40372)
2016(22248)
2015(25047)
2014(25377)
2013(24598)
2012(22035)
2011(19956)
2010(20259)
2009(18176)
2008(17745)
2007(15082)
2006(13279)
2005(11752)
作者
(62431)
(51534)
(51416)
(49059)
(32961)
(24744)
(23437)
(20410)
(19853)
(18495)
(17856)
(17401)
(16449)
(16424)
(15899)
(15812)
(15467)
(15384)
(14764)
(14679)
(12963)
(12872)
(12512)
(11817)
(11655)
(11513)
(11507)
(11360)
(10460)
(10062)
学科
(83783)
经济(83682)
管理(59575)
(55349)
(47497)
企业(47497)
方法(41092)
数学(35925)
数学方法(35194)
中国(22474)
(21852)
(19830)
业经(18908)
(18735)
(18066)
理论(17916)
地方(16045)
教育(14176)
农业(14136)
(13753)
(13364)
贸易(13357)
技术(13020)
(12948)
(12633)
银行(12589)
(12208)
金融(12206)
(12200)
教学(11982)
机构
大学(304502)
学院(302364)
管理(120542)
(113936)
经济(111109)
理学(104663)
理学院(103499)
管理学(101281)
研究(101031)
管理学院(100740)
中国(73254)
(65892)
科学(63829)
(52528)
(50962)
(47340)
研究所(46487)
业大(45469)
中心(44921)
(44245)
(42585)
北京(42327)
师范(42207)
财经(41539)
(37754)
(36831)
农业(36704)
(35991)
技术(34727)
师范大学(34111)
基金
项目(207803)
科学(162215)
研究(153628)
基金(147685)
(128337)
国家(127234)
科学基金(109188)
社会(92598)
社会科(87583)
社会科学(87556)
(82578)
基金项目(78092)
教育(73619)
自然(72266)
自然科(70587)
自然科学(70571)
(69710)
自然科学基金(69241)
编号(64616)
资助(62300)
成果(52940)
重点(46728)
(45496)
课题(45491)
(43401)
(43274)
创新(40170)
项目编号(39694)
科研(39511)
大学(39424)
期刊
(125876)
经济(125876)
研究(91183)
中国(63330)
学报(47609)
教育(47205)
管理(44946)
科学(43626)
(42411)
(38586)
大学(36435)
学学(33575)
技术(29915)
农业(29705)
(23473)
金融(23473)
业经(20355)
经济研究(19674)
财经(19355)
图书(17787)
(16416)
(15423)
问题(15313)
理论(14975)
科技(14827)
技术经济(14397)
实践(13755)
(13755)
统计(13649)
(13637)
共检索到444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斯辉  王传毅  
探讨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梳理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对为什么要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加以说明,同时综述了五个方面的观点,对如何进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加以阐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玉华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初显端倪,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愈加备受重视,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愈加依赖于研究生教育。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与其他专业相比虽然有许多共性,但也有鲜明的个性。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甄良  康君  英爽  
针对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紧密结合研究生培养目标及类型、培养过程及方式、质量评价及保障等方面,尝试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以形成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各类人才的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颖伟  鹿雪文  
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内容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变化,有利于研究生掌握学科前沿动态。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教育之后的高一级教育,处于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当前,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己任的研究生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梅  韩骅  
泰国研究生教育在入学方式、培养模式和研究生教育的支持体系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其重视国际合作办学及学术交流、重视英语和计算机学习、重视科学研究和与社会合作、"短、平、快"办学等策略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宝存  张金明  
知识生产模式和以高深知识生产与应用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着密切联系。以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为分析视角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与变革,由此发现知识生产模式1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研究者为核心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以制度化学科为中心,培养主体仅限于大学内部,学术共同体决定培养质量标准。知识生产模式由模式1向模式2的转变引发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研究生培养目标强调应用属性,培养过程中跨学科特点突出,多部门协同培养研究生,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定培养质量标准。知识生产模式3的出现再次引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研究生培养目标走向多元化;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渗透超学科教育理念;不同培养主体间注重合作与交流;公民社会参与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肖国芳  吴松  彭术连  
近年来,上海市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努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改革,上海交大与宝钢在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也做了些有益的探索。笔者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与机制,得出了几点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章晓莉  郁诗铭  
指出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课程教学体系不合理、"双导师制"没有充分发挥实际效用、评价模式学术化、内外沟通互动机制不畅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健全落实"双导师制",创新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利民  
作者在对以往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根据 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要求,重点介绍了在“课程与教学论”硕士专业开展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的改革实验,阐述了在研究生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改革实验工作,及其阶段 性,效果和体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来斌  鲍志东  张士诚  朱筱敏  王英国  
面向国家艰苦行业需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实践了校企合作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石油石化企业组建了22个研究生工作站。这种校企合作开放培养模式提高了研究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增强了企业科研队伍实力,促进了学校办学理念的更新,拓宽了办学空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崇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招生数量和在校生规模连年递增,培养质量也有所提高,但研究生教育机制和培养模式却存在诸多弊端,如办学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均落后于时代潮流,与社会的联系处在比较被动的局面,国际化程度也较低。为此,当前迫切需要推进体制创新,加快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以此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围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关话题展开,希望能引发您更多的思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鸿  文辅相  张应强  
本研究以全日制研究生(其中包括博士生)教育质量为切入点,基于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调查,探究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理论,建构研究生培养的理想模式,探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对策。全文分为四个部分。我国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玲琳  谢安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祁晓庆  
近10年来对于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上,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与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体现出注重概念分析,总结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类型,借鉴国外研究成果,重视层次类型分析的特点。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总的研究趋势也是与国际上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相一致的,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程斯辉  詹健  
“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怎样培养研究生”是研究生培养模式蕴含的根本规定性。根据参与研究生培养主体在研究生培养过程诸环节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可以将研究生培养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模式、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主导型模式、学科专业单位主导型模式、导师主导型模式、研究生主导型模式和社会(用人单位)主导型模式等六种类型。这六种模式各有利弊,但都具有可供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选择的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