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2)
- 2023(15512)
- 2022(13386)
- 2021(12656)
- 2020(10490)
- 2019(23967)
- 2018(24079)
- 2017(44570)
- 2016(24762)
- 2015(28078)
- 2014(27897)
- 2013(27001)
- 2012(24658)
- 2011(22120)
- 2010(22492)
- 2009(20051)
- 2008(19671)
- 2007(17581)
- 2006(15413)
- 2005(13209)
- 学科
- 济(86106)
- 经济(86009)
- 管理(76125)
- 业(67914)
- 企(58572)
- 企业(58572)
- 方法(37029)
- 数学(30322)
- 数学方法(29894)
- 中国(25788)
- 农(25583)
- 财(22946)
- 业经(22216)
- 学(21278)
- 技术(20853)
- 地方(20291)
- 理论(20043)
- 环境(20034)
- 制(17638)
- 农业(16931)
- 和(16800)
- 教育(16343)
- 划(15947)
- 务(14792)
- 财务(14711)
- 财务管理(14678)
- 贸(14439)
- 贸易(14424)
- 银(14027)
- 银行(13975)
- 机构
- 学院(334610)
- 大学(332207)
- 管理(131331)
- 济(120934)
- 经济(117589)
- 理学(112416)
- 理学院(111125)
- 管理学(109115)
- 管理学院(108513)
- 研究(108055)
- 中国(80374)
- 京(72207)
- 科学(69041)
- 财(56923)
- 所(53724)
- 江(52571)
- 农(51104)
- 中心(50221)
- 业大(49145)
- 研究所(48606)
- 范(47959)
- 师范(47521)
- 北京(46023)
- 财经(44595)
- 州(43173)
- 技术(40771)
- 经(40306)
- 院(40261)
- 农业(39265)
- 师范大学(37739)
- 基金
- 项目(227290)
- 科学(177251)
- 研究(172619)
- 基金(158734)
- 家(137136)
- 国家(135841)
- 科学基金(116823)
- 社会(104131)
- 社会科(98242)
- 社会科学(98216)
- 省(92848)
- 基金项目(84826)
- 教育(81498)
- 划(76781)
- 自然(75090)
- 编号(73543)
- 自然科(73195)
- 自然科学(73178)
- 自然科学基金(71830)
- 资助(63802)
- 成果(60271)
- 课题(52138)
- 重点(51125)
- 创(50524)
- 发(48768)
- 部(48574)
- 创新(46339)
- 项目编号(44963)
- 大学(42936)
- 年(42656)
- 期刊
- 济(140299)
- 经济(140299)
- 研究(97663)
- 中国(76956)
- 教育(55485)
- 学报(51865)
- 管理(49411)
- 科学(46956)
- 农(46432)
- 财(44274)
- 大学(39339)
- 学学(35861)
- 技术(33794)
- 农业(32473)
- 融(26436)
- 金融(26436)
- 业经(24396)
- 图书(23978)
- 财经(20485)
- 经济研究(20174)
- 科技(18389)
- 经(17428)
- 业(17347)
- 问题(17096)
- 书馆(16707)
- 图书馆(16707)
- 职业(16642)
- 理论(16220)
- 坛(16026)
- 论坛(16026)
共检索到503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俭川
基于系统工程思想,探讨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结合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指出大学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支持,构建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推进学科内部环境建设,从而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德忠 方祯云 张素荷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时代赋予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使命,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研究生教育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必须树立质量意识,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以重庆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为例,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能力 措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宇 赵贞 陈刚 裴健 孙净雪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国家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以高等物理化学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为例,以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导向,以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和创新培养机制,构建了集散式教学、三段式指导、分类式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以探索一条符合研究生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和选拔的新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殷翔文
在“到2010年江苏教育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个大目标下,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教育在总体上将凸 显由“大”向“强”转变的特点。而处于龙头地位的研究 生教育则应主要彰显“精”的品质:打造教育精品,培养 人才精英。人才精英区别于其他类型人才的核心特征 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教育精品区别于其他类型教 育的主要标志是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生态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飞 刘心报 吴红斌 解光军 王磊 季斌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办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合肥工业大学以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探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两融合、三并用、六协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日安 戴吾蛟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以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为基础,聚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阐述了研究生教育场域中资本属性、主体互动、惯习培养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系。以中南大学“五场协同”创新实践为例,从课程场域、项目场域、平台场域、竞赛场域、交叉创新场域出发,提出了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路径,介绍了取得的实践成效,试图为研究生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个分析和诠释的新视角,并为新时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带来启示。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党秀丽 刘畅 邹洪涛 范庆锋 赵野 李炳学 张玉龙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未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国际科研项目合作的不断增加,研究国际化视野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以当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的内涵及现状为基础,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师生国际交流平台四个方面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办学进行分析,提出该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切实可行的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萍萍 沈晨 施卫东
分析了工学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研究生工程实践复合载体的理念并进行了实践,即一方面构建由基础平台、学科专业平台和产学研联合基地相互交融所构成的工程实践"硬载体";另一方面完善制度,创新机制,通过导师、研究生和培养环境的协同创新,构建有利于研究生参与工程实践的"软载体"。介绍了采用这种方式培养工学研究生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工学研究生 工程实践 创新能力 复合载体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新跃 张海清 屠乃美 刘红梅
为了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针对研究生情报分析的误区,提出并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情报分析方法——学术特征比较法。在“作物学科研究生综合技能实验课”课程教学中开展学术特征比较的情报分析训练,大幅度提高了研究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独立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目的。为高校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情报分析 研究生 实训 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建林
对创新能力的内涵加以阐释,并在剖析创新能力的维度和要素的基础之上对创新能力进行了类型划分,提出了创新能力的结构体系和创新能力的基本层次;剖析了创新能力为什么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的类型和原因对基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三种典型的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即纵向一体化———深化原始创新能力;横向一体化———加强集成创新能力;纵横联体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研究生 培养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叶中 夏义堃 宋朝阳
以武汉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实践为基础,通过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特区建设,大胆探索并客观分析跨学科导师团队合作指导方式改革、跨学科招生方式改革、跨学科培养方法改革、跨学科课程共享平台建设以及跨学科奖助体系、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和学位授予等改革的具体路径与实施效果,进而形成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薛静 李玉龙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培养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祖超 张丽
通过建立科研实践影响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模型,研究发现,参与科研实践是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着力点;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实践参与的广度、深度、动机能直接正向影响其创新能力;导师科研指导、科研团队氛围会间接正向影响其创新能力。要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增强其科研实践参与的多样性、系统性和内生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洪峰
高校承载着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提高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别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实践作为社会培养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把握好社会实践的关键环节,是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创新能力 研究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明全 田懿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 能力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