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41)
2023(18415)
2022(16075)
2021(15146)
2020(12820)
2019(29485)
2018(29542)
2017(55698)
2016(31236)
2015(35635)
2014(35823)
2013(34842)
2012(32248)
2011(29250)
2010(29654)
2009(27301)
2008(27040)
2007(24434)
2006(21320)
2005(19021)
作者
(90584)
(75463)
(75342)
(71700)
(47881)
(36385)
(34267)
(29530)
(28598)
(27033)
(25726)
(25431)
(24007)
(23882)
(23514)
(23449)
(23182)
(22472)
(21716)
(21659)
(18875)
(18856)
(18228)
(17159)
(17157)
(16952)
(16809)
(16737)
(15314)
(15076)
学科
(116239)
经济(116090)
管理(91809)
(86231)
(72883)
企业(72883)
方法(54806)
数学(47249)
数学方法(46684)
中国(35075)
(32912)
(31892)
(28257)
业经(26602)
(26575)
教育(24705)
技术(23537)
理论(23135)
地方(23007)
(21075)
贸易(21063)
农业(20876)
(20433)
(20408)
财务(20348)
财务管理(20300)
(19471)
银行(19395)
企业财务(19187)
(18646)
机构
大学(447077)
学院(441040)
管理(168644)
(168393)
经济(164278)
研究(149588)
理学(145587)
理学院(143834)
管理学(141186)
管理学院(140350)
中国(107456)
(96931)
科学(94167)
(79833)
(76368)
(73988)
研究所(69522)
(67821)
中心(67756)
业大(67636)
(65011)
师范(64422)
财经(63092)
北京(61743)
农业(58131)
(57103)
(53903)
(53670)
师范大学(52292)
经济学(50249)
基金
项目(296012)
科学(232376)
研究(218563)
基金(211104)
(183990)
国家(182353)
科学基金(155411)
社会(134534)
社会科(127233)
社会科学(127198)
(118031)
基金项目(112140)
教育(105957)
自然(101078)
(100263)
自然科(98655)
自然科学(98627)
自然科学基金(96887)
编号(90730)
资助(86333)
成果(75957)
重点(67335)
(66007)
课题(64868)
(63524)
(63255)
创新(58818)
教育部(56637)
科研(56290)
大学(55815)
期刊
(185813)
经济(185813)
研究(134627)
中国(95380)
教育(73291)
学报(72562)
(66278)
科学(64764)
(62601)
管理(61525)
大学(55014)
学学(50503)
农业(45272)
技术(42092)
(36137)
金融(36137)
财经(30807)
业经(30018)
经济研究(28734)
(26296)
(24203)
问题(23817)
图书(23318)
科技(21965)
技术经济(21534)
(21273)
理论(20640)
(18865)
论坛(18865)
实践(18828)
共检索到656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勇  谭洪波  刘竹  
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一直是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但应该明确的是,机制的研究与系统理论是密不可分的。在分析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系统基础上,结合系统维度视角,对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的内涵、分类及特点做出合理界定,对运行机理及功能进行定向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依托组织领导机制,包括观念机制、教学机制、校园文化机制和实习实训机制的运行模式,并通过反馈分析机制构建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模型,在模型基础上初步提出深化构建机制的思路,以期为进一步探索构建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长效机制合理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满洪  邬罗萍  
在引入经济学中的几个概念后,分析了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正式宏观制度障碍和非正式宏观制度障碍,提出了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法律制度、评估制度、招生就业制度和竞争制度等方面的正式宏观制度创新思路和相应的非正式宏观制度创新的思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满洪  邬罗萍  
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的教育。笔者针对这一核心素质,引入经济学中的几个概念,分析了正式微观体制障碍和非正式微观体制障碍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正式微观体制创新和非正式微观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智心  
[目的/意义]针对高校图书馆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师资不足的现状,探索如何利用同伴教育模式开展图书馆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方法/过程]以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探讨同伴教育队伍的构建机制,探索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和效果。[结果/结论]研究生以同伴身份,通过"微课堂"同伴培训、"专题课堂"同伴助教、"微课程"同伴创作等方式来协助图书馆开展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减轻图书馆因师资不足带来的教学压力,为同类图书馆扩大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规模、提高教育的个性化和专业化提供新思路。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勇  代兴梅  许晓辉  
依据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所应遵循的主体性、实践性、整体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组织领导机制、运行机制和分析反馈机制三方面,提出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机制的具体实施办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子辰  
作者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出发,在总结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三位一体的研究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以及具体的教育实践途径,以期对当前高校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创新和提高有所裨益。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秀英  杨炳钧  刘邦凡  
研究生素质教育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与其它素质教育既有联系也有明显区别;它更注重受教育者(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超越素质的培养。因此,不论是把它当作教育思想还是看作教育类别,在其教育内容、原则、方法等诸方面都有独具的特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刁承湘  张春  周志俊  
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学界讨论的热点。作者对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与本质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基本框架 ;对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提出了建议 ;并提出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谨防步入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佶  马海群   周建波  
从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探讨了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已有条件及现实目标,说明了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案,并提出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机制的构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林兴  林腾虹  
[目的/意义]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背景下,从社会需求视角调查分析国内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创新型人才需求,旨在推动我国图情档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进程,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图情档创新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方法/过程]采用线上调研、内容分析法,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分析总结图情档专业研究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特点及其创新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图情档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的不足进行阐述。[结果/结论]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创新素质教育已有初步探索,但存在图情档专业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创新素质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不协调窘境。从理念先行、主体构建、资源赋能3个方面,对创新型社会下该专业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平发  滕玉芹  
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建立促进了学校科学环境的改善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为进  彭列平  汪益民  
分析并概括了研究生素质教育的特点,认为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和身心素质教育,指出了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途径为:内因与外因相结合、专业与非专业途径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洪永新  
目前,系统科学正日益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哲学诸领域,使各学科的研究面貌为之一新,具有新的动力和活力。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同样应该接受系统科学的指导。本文试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素质教育,以便更正确理解并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其健康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维昌  朱冰  
针对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不同素质需求,指出我国高等院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时应不同层次区别对待。提出本科生应重点学会学习、硕士生应重点学会研究、博士生应重点学会创新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同时就如何实现相应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提出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东华  吴俊  
中国素质教育发展历经近三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发展困境,既有主观方面的,又有客观方面的。面对困难,只有对素质教育有清醒的基本认识,才能真正通过模式的创新开拓新局面。江西中医药大学开办双惟实践班,通过培养学生四项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对高校素质教育模式创新进行了有益尝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