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94)
2023(15172)
2022(13000)
2021(12568)
2020(10313)
2019(23961)
2018(24053)
2017(45299)
2016(25083)
2015(28664)
2014(28551)
2013(27439)
2012(24868)
2011(22282)
2010(22732)
2009(20416)
2008(19871)
2007(17645)
2006(15210)
2005(13319)
作者
(69436)
(57225)
(56968)
(54304)
(36587)
(27683)
(25957)
(22509)
(21847)
(20703)
(19672)
(19167)
(18337)
(18060)
(17621)
(17304)
(17292)
(17042)
(16449)
(16428)
(14221)
(14145)
(13758)
(13193)
(13053)
(12815)
(12758)
(12733)
(11582)
(11390)
学科
(90505)
经济(90400)
管理(73847)
(68850)
(59504)
企业(59504)
方法(43245)
数学(37021)
数学方法(36293)
中国(25950)
(24394)
(22565)
业经(21661)
技术(20619)
理论(20318)
(20047)
地方(18584)
(17869)
教育(16981)
农业(16268)
(15576)
(15217)
贸易(15201)
(14729)
(14644)
财务(14561)
财务管理(14525)
(14227)
银行(14182)
环境(13734)
机构
大学(340937)
学院(339355)
管理(135291)
(124593)
经济(121328)
理学(116900)
理学院(115584)
管理学(113121)
管理学院(112503)
研究(106966)
中国(79323)
(73130)
科学(67900)
(57595)
(52656)
(51490)
(49597)
业大(49517)
中心(49499)
(48086)
研究所(47697)
师范(47677)
北京(46649)
财经(45772)
(42509)
(41438)
技术(39571)
(39524)
农业(38300)
师范大学(38038)
基金
项目(230335)
科学(180516)
研究(173042)
基金(162607)
(140039)
国家(138771)
科学基金(120185)
社会(105195)
社会科(99443)
社会科学(99415)
(92965)
基金项目(85919)
教育(82669)
自然(78045)
(77429)
自然科(76248)
自然科学(76231)
自然科学基金(74829)
编号(73222)
资助(67337)
成果(60290)
课题(51664)
重点(51379)
(51025)
(49601)
(48285)
创新(46826)
项目编号(45325)
大学(44827)
科研(43480)
期刊
(139086)
经济(139086)
研究(100974)
中国(73908)
教育(56164)
学报(51374)
管理(51337)
科学(47320)
(45179)
(44523)
大学(40302)
学学(36305)
技术(34210)
农业(31682)
(26535)
金融(26535)
业经(23922)
图书(22420)
经济研究(21191)
财经(21129)
科技(18477)
(17983)
技术经济(17032)
问题(16886)
(16850)
理论(16333)
(15770)
书馆(15286)
图书馆(15286)
实践(15200)
共检索到502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祯云  赵郁松  
重庆大学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从本校实际出发,建立了“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实施“研究生自主管理”、“开放性的创新实验室”、“渐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层次的“研究生创新教育基金”等多项带有创造性的探索,构成了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的“重庆大学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方桢云  龚桢梽  冯斌  
作为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全国首批试点的项目,重庆大学通过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模式、整合资源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在全国较早建立起集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创新项目研发、学术论坛、访学交流及创新实践为一体的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一、"以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是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立足之本 强调"以生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静  郑小林  冯斌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作为国家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本着“以生为本,发展个性”、“优化创新环境,跨学科培养人才”、“产学研结合,发挥研究生教育的服务功能”等教育创新新理念,争取一切资源优化研究生教育环境,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和重庆直辖市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谷诗卉  杨新涯  许天才  
[目的 /意义]通过对当前各类网络化读书会发展现状、读者需求的研究,提出网络化是读书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探讨图书馆读书会网络化建设的新思路。[方法 /过程]利用文献调研法对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民间等举办的读书会发展现状及热点进行分析,并对读者需求进行问卷调研,以重庆大学图书馆"悦读会"系统建设为例,探讨读书会网络化发展的必要性。[结果 /结论]读书会网络化建设促进了读书会的快速发展,既适应了互联网+图书馆的新发展,又满足了读者需求,是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袓梅  张冬敏  
描述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现状。提出研究生教育在集中管理模式向二级管理模式转化期间采取过渡管理模式的新思路以及实施过渡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分析了实施过渡管理模式的价值与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邢以群  姚静  
介绍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部分研究生进行团队学习的经验,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研究生的团队学习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团队学习的内容、形式、实践效果,并对这一学习模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叶中  夏义堃  宋朝阳  
以武汉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实践为基础,通过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特区建设,大胆探索并客观分析跨学科导师团队合作指导方式改革、跨学科招生方式改革、跨学科培养方法改革、跨学科课程共享平台建设以及跨学科奖助体系、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和学位授予等改革的具体路径与实施效果,进而形成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干勤  柏伟  
介绍了重庆科技学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紧贴国家能源战略、石油与天然气以及安全行业发展的特殊需求,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实践能力和教学质量为主线,以综合改革为契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2461"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并结合"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一些困惑进行了思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飞   刘心报   吴红斌   解光军   王磊   季斌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办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对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具有重大意义。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合肥工业大学以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探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两融合、三并用、六协同”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言荪  王令莓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新路,我校从91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了少数学生,试行一种"预分配——联合培养"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即所谓的"3.5+0.5"制.其具体做法是:把本科学生在校的4年学习期与毕业后到企业的1年见习期加以统筹安排.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半,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主要专业课的学习之后,预分配到专业对口的工矿企业,进行为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海洋   郑艳菊   王谦  
研究生党建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对加强和规范研究生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地方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变革工作思维,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拓展党建工作载体,实现党建由单一转向融合、由综合向精准的转化,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涵,提升研究生党建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燕  杨新涯  陈文  
[目的 /意义]面对高校学部制的改革,研究与探索重庆大学图书馆在学部制下的学科服务新模式,以便能更好地为本校学部用户的科研和学习提供更专业的学科信息与知识服务。[方法 /过程]重庆大学图书馆构建学部制下的学科服务创新模式,以服务学部用户为导向,创建学部制下的学科服务机制,搭建学部制下的学科服务交互平台,并依托该平台重点深化拓展学科服务的五大范畴:信息素质教育、资源建设、科研支撑、学术评价、学者库建设。[结果 /结论]重庆大学图书馆学部制下学科服务创新模式的实践显示,该模式能够大范围覆盖学部用户,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并提供多层次的创新服务,更好地支撑学部用户科研和教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悦  冯秀娟  马齐爽  
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中的做法,通过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建设了创新培育平台和创新研究平台,结合多项专项基金建立了研究生创新的激励保障机制。同时说明了研究生创新基地的建设模式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现存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裴旭  张少华  张淑林  陈伟  
认为"校所结合"联合培养研究生是赋予洪堡教育理念时代内涵的需要,是适应教育与科技发展趋势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成功发展模式的需要,是促进优质教育和科研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的需要。结合中国科技大学"校所结合"的典型案例,对大学与科研机构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顾洁  邵蓉  张永泽  杨涓  
实践基地的建设,关系着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实践基地进行规划并探讨科学的运行机制,将促进新形势下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基于中国药科大学六年多来对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基地建设规划和运行机制:即通过"一条主线、二个场所、三方责任、四级培育"的"四维"定位,规划立体式实践基地群;通过"标准化遴选、多样化建立、全程化联动、科学化保障"的"四化"模式,保证实践基地运行机制的科学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