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8)
- 2023(17293)
- 2022(14928)
- 2021(13839)
- 2020(11514)
- 2019(26317)
- 2018(26369)
- 2017(50143)
- 2016(27440)
- 2015(30929)
- 2014(30916)
- 2013(30647)
- 2012(28491)
- 2011(25713)
- 2010(25974)
- 2009(23799)
- 2008(23355)
- 2007(20539)
- 2006(18413)
- 2005(16706)
- 学科
- 济(108677)
- 经济(108532)
- 管理(79950)
- 业(76214)
- 企(61097)
- 企业(61097)
- 方法(41825)
- 数学(35427)
- 数学方法(34993)
- 中国(33216)
- 农(31430)
- 财(28759)
- 地方(28336)
- 业经(26276)
- 制(25125)
- 学(24085)
- 农业(21138)
- 贸(19510)
- 银(19496)
- 贸易(19491)
- 银行(19447)
- 易(18828)
- 行(18695)
- 技术(18487)
- 融(18485)
- 金融(18480)
- 环境(18226)
- 和(17842)
- 理论(17575)
- 务(17172)
- 机构
- 大学(384913)
- 学院(383094)
- 济(149784)
- 管理(148208)
- 经济(146067)
- 研究(135051)
- 理学(126319)
- 理学院(124787)
- 管理学(122736)
- 管理学院(122029)
- 中国(102711)
- 京(84893)
- 科学(83827)
- 财(72443)
- 所(68577)
- 农(63413)
- 研究所(61849)
- 中心(61320)
- 江(59356)
- 业大(56526)
- 财经(55906)
- 北京(54380)
- 范(53319)
- 师范(52842)
- 经(50553)
- 院(49795)
- 农业(49126)
- 州(48055)
- 经济学(43727)
- 师范大学(42866)
- 基金
- 项目(256981)
- 科学(201453)
- 研究(190542)
- 基金(183859)
- 家(160095)
- 国家(158696)
- 科学基金(135546)
- 社会(117868)
- 社会科(111472)
- 社会科学(111443)
- 省(100744)
- 基金项目(98055)
- 自然(87452)
- 教育(86239)
- 划(85361)
- 自然科(85310)
- 自然科学(85290)
- 自然科学基金(83713)
- 编号(79184)
- 资助(74616)
- 成果(65545)
- 发(58042)
- 重点(57853)
- 部(55829)
- 课题(54940)
- 创(53323)
- 创新(49773)
- 制(48551)
- 科研(48527)
- 项目编号(48385)
- 期刊
- 济(175204)
- 经济(175204)
- 研究(119314)
- 中国(84783)
- 学报(59768)
- 农(58170)
- 科学(56239)
- 管理(56023)
- 财(55558)
- 教育(47600)
- 大学(45288)
- 学学(41959)
- 农业(39919)
- 融(36854)
- 金融(36854)
- 技术(33465)
- 业经(29250)
- 财经(26802)
- 经济研究(26612)
- 图书(24812)
- 经(22825)
- 问题(22821)
- 业(20866)
- 科技(19899)
- 理论(18896)
- 资源(18169)
- 现代(17797)
- 技术经济(17688)
- 版(17584)
- 坛(17419)
共检索到592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刘理才
新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既要顺应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前瞻性,又要从新疆区情的实际出发,符合本区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客观情况。为此,研究和把握同科技活动有关的以下区情特征是很有必要的:科技系统自身所拥有的现实基础,是与科技发展有关的首要区情特征;具有比较优势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生态环境,向科技活动提出了多方面的需求;边远落后地区的特征,对科技发展具有制约和有可能促进的双重作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人文条件,对于发展科学技术产生了多种影响;向西开放的区位比较优势,使得科学技术有可能在科技合作交流与东西双向耦合中实现快速发展;不同隶属关系的企事业单位,其科技活动在资源拥有、工作开展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新疆 区情特征 科技发展 中长期规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宁
我国建国以来先后组织过四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它们分别是:(一)、1956年至1967年的12年规划;(二)、1963年至1972年的10年规划;(三)、1975年至1985年8年规划和(四)、1986至2000年的15年规划。这四次科技发展规划,注重结合我国不同阶段中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了科技发展的目标、任务及促进科技事业的相应政策措施。四次规划的执行,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起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张正华
目前我国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布不合理,现有的人才机制与体制又束缚了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流动,使本来存量就不足的人才不仅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制约了人才的能力发挥与价值体现,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不能忽视解决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动问题。论文从"开放"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阐述了专业技术人才流动的重要性,通过对专业技术人才流动状况的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总结了专业技术人才流动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流动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科技发展 专业技术人才 流动 对策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调研组 袁振国 田慧生 于发友 方晓东 王素 李晓强 吴键 吴霓 陈如平 张竺鹏 孟万金 郝志军 高宝立 曾天山 程方平 赖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占仓
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需要 ,县域科技发展引起广泛重视。制定县域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 ,是指导县域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系统地论述了什么叫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为什么制定这样的规划 ?怎样组织和制定这种规划 ?并就一般意义上 ,提出了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内容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贺武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政策制定过程是有中国特色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体现。《规划纲要》的政策过程清晰地展示出党和政府政策决策的"内输入"、多路政策精英的联袂决策以及群众路线与民意的广泛深入等特点。《规划纲要》过程的行动意义在于,它展示了党和政府的执政新理念,充分彰显了政策过程中的求真与创新。
关键词:
政策制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寄陵
近期,我们承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中有关食物科技部分的研究任务。我们在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征集160多位专家咨询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概括和深入的论证。提出了近期(“八五”期间)促进食物增产需要重点推广的实用技术;预测了2000年前后我国食物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技术路线、科研项目选择以及有关的技术政策。现作一提纲挈领的介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鞍钢
作者认为未来20年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规划的指导方针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强化创新,全面开放,跨越发展"。我国2020年的发展目标体系是"增长、强国、富民、国家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定性分析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科技发展目标体系,并提出了用50年时间将我国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型社会的长期战略性设想。
关键词:
中长期 科技规划 战略 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岳修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要求,财政部在认真总结会计人才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会计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的基础上,制定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会计人才规划》)。制定实施《会计人才规划》,是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推动会计行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会计行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刊特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江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已大踏步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还任重道远。未来中长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持续向纵深推进,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复苏面临重重困境,全球科技经济合作模式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要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按照"改革先行、开放创新、全面发展、创造未来"的方针部署,把握好方向和重点,推动科技成果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惠及经济社会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重构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现代化,全面强化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关键词:
中长期 科技创新 展望与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江曼琦 吕翔
比较各地方《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教育事业发展量化指标值,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地方版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于国家版规划纲要具有充分的支撑力,除个别指标的个别地区外,2020年各省(市、区)都能按时完成国家相应的发展任务,但是一些地区的规划目标值偏高,实施的任务艰巨,对于教育发展薄弱地区急需政府给予其适当的资源、经费、政策等倾斜;其次,区域间基础教育差距将逐步缩小,但仍呈现东强中西弱的特征,尤其是高等教育,极化现象将进一步加剧;再次,学生人数将减少也是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规划纲要 目标值 教育事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