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84)
2023(13966)
2022(11920)
2021(11724)
2020(9585)
2019(22458)
2018(22903)
2017(41734)
2016(24078)
2015(26940)
2014(27444)
2013(26134)
2012(24058)
2011(21725)
2010(21859)
2009(19565)
2008(19324)
2007(16615)
2006(14610)
2005(13142)
作者
(66748)
(55211)
(54682)
(52769)
(35378)
(26574)
(25221)
(21585)
(21195)
(19977)
(19028)
(18601)
(17681)
(17633)
(17230)
(17184)
(16688)
(16299)
(15820)
(15817)
(14003)
(13734)
(13250)
(12628)
(12594)
(12427)
(12334)
(12289)
(11194)
(11109)
学科
(82285)
经济(82170)
管理(60542)
(55382)
(46845)
企业(46845)
方法(37437)
数学(32086)
数学方法(31609)
中国(26838)
教育(23969)
(22528)
(21982)
(21744)
理论(19118)
业经(18394)
(18167)
地方(16259)
农业(14233)
技术(14185)
(14156)
贸易(14149)
(13862)
银行(13817)
(13726)
(13657)
(13512)
金融(13510)
(13196)
教学(13103)
机构
大学(326793)
学院(320733)
管理(119226)
(116674)
研究(114364)
经济(113696)
理学(103019)
理学院(101712)
管理学(99638)
管理学院(99018)
中国(78876)
科学(72062)
(71752)
(58369)
(55954)
研究所(53378)
(53194)
师范(52750)
(51911)
中心(50300)
(48725)
业大(48129)
北京(46584)
财经(43963)
教育(43393)
师范大学(43184)
(41682)
农业(40409)
(40039)
(39434)
基金
项目(219009)
科学(171538)
研究(165474)
基金(154187)
(134681)
国家(133414)
科学基金(112818)
社会(99148)
社会科(93490)
社会科学(93466)
(86661)
教育(83548)
基金项目(81235)
(75105)
自然(73146)
自然科(71411)
自然科学(71394)
自然科学基金(70081)
编号(69473)
资助(63839)
成果(60105)
课题(51422)
重点(50401)
(49739)
(46881)
(45425)
教育部(42922)
项目编号(42783)
创新(42091)
(41965)
期刊
(127637)
经济(127637)
研究(105445)
教育(71594)
中国(71557)
学报(53493)
科学(47679)
(46363)
管理(43765)
(41626)
大学(41039)
学学(37020)
农业(32125)
技术(31397)
(26674)
金融(26674)
财经(21248)
经济研究(20266)
业经(19571)
图书(18190)
(18110)
职业(18064)
(16615)
问题(16125)
理论(15498)
科技(15158)
(14912)
(14506)
论坛(14506)
实践(14300)
共检索到483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杨兰  
研究性变革实践和高能实践是当前中关两国正在形成的两种具有一定流派特征的教师教育实践理念。两种实践观同是作为应对教师教育和课堂教学变革复杂性的解决之道而提出,但在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界定教师教育的界限及设计具体的介入手段等方面表现出和而不同的特点,其思维方式对于今后教师教育项目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政涛  
在“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研究性变革实践”的概念应运而生。自此,学校层面上的教育实践与管理实践显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成为一种“研究性学校变革实践”。一、此“实践”非彼“实践”这一概念的提出,其意义首先在于凸显了与以往实践的不同。同样是一种“实践”活动,如今的学校实践是研究性的和变革性的。它的基本特质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兰  杨帆  
教师教育迫切需要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具体学习内容的实践课程体系。近年来兴起的高能实践理念为这一需求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研究者提炼出对于高水准的教学而言最为核心的实践活动单元并辅之以相应的教师教育方法,力图在实践有限的教师教育过程中为教师种下专业发展的种子。它因其简约、跨情境性和对实践直接关怀的特点,对我国已有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观可能是有益的补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萑  钟秉林  
中美两国教师教育模式在走入大学本位的历程中,遭遇到了脱离实践的危机。美国主要通过大学—中小学校合作模式、中小学校本位模式和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促使教师教育走向实践,中国则主要通过在现有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框架中强化实践课程走向实践。但过度走向实践可能带来技艺化的危险,阻碍教师专业化进程。未来教师教育模式仍需夯实教师的学科专业基础,同时强化教育实习实践,方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人红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既是难点问题,同时又是关键问题。为此,本刊特地刊发一组评价方面的文章,希望有更多的学者,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鲁文  许峰  
文章通过对社会学中互动现象的分析,从互动形式的发展渊源与形成轨迹及对教育发展的启迪,进而提出了互动学习的范式。文章从哲学、社会学的论理角度论证互动学习即研究性学习社会意义与实践价值,对国家正在开展的课程改革和推广普及研究性学习方式提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明红  骆兰  
研究性学习是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启发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文章结合高职院校语文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实践,对确定选题、创设情境、组织团队、独立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研究性学习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教师在研究性教学活动中帮助选题、激发兴趣、关键提示、学习评价等指导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衍达  
在一片改革教学方法的呼声中,各高校都在探索中。清华大学在这方面的态度是积极的。在此,我想从学校于2003年秋季面对新生推出一种崭新的课程——新生研讨课说起。校方的目的在于帮助新生尽快适应研究型大学的学习环境,推广研讨型教学模式,普及研究性教学方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兴国  
在分析教育哲学的阵营里,有两位引人注目的人物。一位是英国的教育哲学家赫斯特(Hirst,P.H.)。他秉承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之传统,主张教育理论是实践理论,并因此与站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立场上的教育哲学家奥康纳(O'Conner,D.J.)进行了长达数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祥超  
教育实践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两者同等重要。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做"是教师自觉主动的表现,教师的"不做"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受动性,要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丰富有效教育教学指导活动的同时,不做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事,这也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自觉性的体现,具有多重意义。培育教师"不做"的意识和能力要求教师教育自觉遵循实践的受动性逻辑,在尽量不破坏教师教育学习者的教学机智原生状态的情况下静待其自在生成并适时促进,悉心培育教师教育学习者的实践信念并引导其自觉反思,积极呵护并适当培育教师教育学习者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之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秋梅  王风华  
研究性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基于"问题驱动"的研究性教学改革方法,通过《计算机组成原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对"问题驱动"的研究性教学改革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晓清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经验性实践还是专业性实践,教师的专业实践具有哪些品性,专业实践视域下的教师教育改革应该怎样进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将有助于促进教师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实践及其相关研究。鉴于此,本刊刊发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学界的进一步思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剑峰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和"具有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的课程目标,充分强调了教育实践课程的"实践性"和"研究性"。我们认为,构建研究性教育实践课程,培养未来教师的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应是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对"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的含义和特征作出了界定,并从关注成长的课程核心目标、全程全景的课程结构模式、情境反思的课程实施策略等方面,对师范院校构建研究性教育实践课程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提出了实践操作策略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静  刘建平  赵科  樊娅苹  
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新教师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教育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帮助职前教师灵活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职前教师教育应该坚持"基于实践学习,为实践而学习"的理念,使职前教师在习得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体验教育实践充分理解教育理论,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教育实践性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