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03)
2023(17791)
2022(15089)
2021(14171)
2020(11876)
2019(27025)
2018(26588)
2017(50982)
2016(27707)
2015(30929)
2014(30918)
2013(30506)
2012(27870)
2011(24752)
2010(25500)
2009(24392)
2008(22788)
2007(20197)
2006(17662)
2005(16102)
作者
(79761)
(66026)
(65608)
(62703)
(42183)
(31758)
(30026)
(25663)
(25122)
(23836)
(22611)
(22374)
(21005)
(20953)
(20695)
(20554)
(19507)
(19480)
(18940)
(18842)
(16395)
(16280)
(16143)
(15049)
(14796)
(14754)
(14733)
(14557)
(13408)
(12974)
学科
(104809)
经济(104664)
管理(84077)
(80708)
(68164)
企业(68164)
方法(50053)
数学(43035)
数学方法(42407)
中国(34583)
(32810)
(30121)
金融(30118)
(29489)
银行(29446)
(28221)
(27857)
(26798)
业经(24517)
(23444)
(21831)
财务(21742)
财务管理(21662)
地方(21254)
企业财务(20680)
理论(19666)
农业(17943)
(17697)
(17652)
贸易(17631)
机构
大学(388923)
学院(386205)
管理(151618)
(150895)
经济(147365)
理学(130538)
理学院(129098)
管理学(126543)
研究(126527)
管理学院(125843)
中国(103903)
(83103)
科学(77930)
(77146)
(63426)
(61132)
财经(60703)
中心(59926)
(57574)
研究所(57154)
业大(56650)
(55140)
北京(52269)
(49109)
师范(48583)
农业(47688)
(47123)
经济学(46109)
(46086)
财经大学(45572)
基金
项目(262585)
科学(206234)
基金(191384)
研究(190643)
(166663)
国家(165309)
科学基金(142326)
社会(120190)
社会科(114010)
社会科学(113979)
(102391)
基金项目(100616)
自然(93106)
自然科(90906)
自然科学(90884)
自然科学基金(89217)
教育(87989)
(85971)
资助(79842)
编号(77046)
成果(63377)
重点(58808)
(57786)
(54597)
(54161)
课题(53404)
创新(50975)
科研(50501)
(49966)
教育部(49849)
期刊
(162192)
经济(162192)
研究(117506)
中国(81120)
学报(62503)
(61061)
管理(56015)
科学(55872)
(55177)
(50163)
金融(50163)
大学(47774)
学学(45123)
教育(41348)
农业(37032)
技术(33066)
财经(29963)
经济研究(25926)
(25422)
业经(24978)
问题(20469)
理论(19806)
(18573)
(18566)
图书(18250)
科技(18214)
实践(18155)
(18155)
技术经济(17896)
财会(17458)
共检索到580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星   李向前   孟颖  
将研究型审计应用到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之中,是探索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新思路、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探究研究型审计的内涵及时代价值,并从审计思维角度审视研究型审计的思维体系构成,为其深化应用奠定基础。根据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面临的新变化和现实挑战,探究研究型审计助力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逻辑理路。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微观、中观和宏观逻辑与研究型审计的理念方法相结合,寻求研究型审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实现机制,推动研究型审计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领域的创新应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欣  
欧债危机的发生,为世界经济再次敲响了警钟,危机还远远没有过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仍是当前世界经济的第一主题,对中国而言,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同样是第一主题。本文研究认为国家审计通过在更高角度、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充分发挥作用,有效行使对国家战略实现的监督权和推进权,扩大防范金融外生性风险审计范围,加强对资本市场各种交易的审计深度,以审计推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程,能够比其他单一、浅层次监管更有效地发现和揭示深层次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够更有效地防范危机的发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圆圆  
随着金融机构混业经营和金融衍生品的发展,金融体系的联动性、复杂性和外溢性等特征愈发突出,近年来我国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其传染性、系统性和破坏性日益显著,且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金融风险带有结构性和体制性特征,与财政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性。国此,财政在以最后贷款人、微观审慎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共同构筑成的金融安全网下,理应"有进有退",明确财政作为经济主体和公共主体的职能定位。本文在明确系统性金融风险内涵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当前阶段潜在的金融风险及其特殊性,深入分析在防范化解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时提高财政参与度的合理性;从财政作为风险责任主体、防范化解风险的参与主体和公共救助主体三个层级来探讨财政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作用机制,构建财政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制度框架;提出应当进一步加强"出资人"的风险监管职责,运用结构化工具分类引导化解风险和实现多渠道的财政资金供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新  周琳杰  
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阐述了中央对手方机制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作用,并总结了相关的经验教训。在分析我国中央对手方机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中央对手方机制的建立更多是为了提高交易结算效率,但却忽视了法律基础及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本文提出,应当从这两方面入手,完善我国中央对手方机制,以提高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整体水平,进而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课题组  吕劲  
审计机关通过防范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金融风险,在宏观政府治理、中观市场治理、微观公司治理三个层面发挥预防、揭示、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以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服务于国家治理目标的实现。为了在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审计机关应当从宏观视角、综合视角和动态视角三个方面来拓宽审计视野;通过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审计,强化对资本市场的审计监督,以及加强对监管部门和监管政策风险导向的审计评估来实现审计内容深化;通过整合多种审计资源,建立多层次审计项目体系,推动大数据技术应用来实现审计组织及技术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莉  王月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目前,围绕着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审计目标,国家审计不仅要在审计理论上,更要在审计总目标、具体目标及其实现过程上加以研究,包括在审计流程、方法性程序等方面不断探索。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志红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任何国家都是重中之重的任务。本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起因和传导机制进行了介绍,重点从宏观调控、资产泡沫、金融监管、国际收支以及政府债务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值得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反思,作为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机关要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更好地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就应从宏观和系统的角度重新定位审计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在审计理念、监督视野、审计内容以及技术方法等方面做出调整或变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强国令  王梦月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潜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处于积累易发期,如何正确把握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现状,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论文从非金融企业高杠杆风险、影子银行引发不良贷款、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和融资风险等角度,分析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和根源,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心灵  韩保江  
当前我国存在五大金融风险点,即实体经济风险、银行部门风险、政府债务风险、虚拟经济风险和货币风险,这五大风险点共振与联动可能生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当前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正处在金融压力时期,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高于以往任何时期,应该引起高度警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根本上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实体经济活力,但要把握改革的力度和节奏;金融机构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树立审慎合规经营理念;金融监管机构要形成监管合力,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融资市场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发挥分散风险功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心灵  韩保江  
当前我国存在五大金融风险点,即实体经济风险、银行部门风险、政府债务风险、虚拟经济风险和货币风险,这五大风险点共振与联动可能生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当前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正处在金融压力时期,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高于以往任何时期,应该引起高度警惕。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根本上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实体经济活力,但要把握改革的力度和节奏;金融机构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树立审慎合规经营理念;金融监管机构要形成监管合力,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融资市场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发挥分散风险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刘思远  
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要求下,金融监管当局应如何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对金融安全、金融稳定及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视角,通过选取四维指标变量用以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维度权重并通过降维合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综合变量,使度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再通过省级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及金融监管协同度测度,实证探讨分析我国31个省级(不含港、澳、台)金融监管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效应及金融监管系统的协同度,并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优化金融监管相关措施的可行性建议。研究结论和建议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滨  
系统性风险是单个或少数几个金融机构的破产或巨额损失导致的整个金融系统崩溃的风险,以及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的可能性,可具体分为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在横向维度上,金融系统中的风险暴露和相互关联使一个特定的冲击在金融网络中传播并演变成系统性风险。在纵向维度中,系统性风险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其主要关注的是金融体系的顺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建堂  董小君  时红秀  徐杰  马小芳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名义杠杆率并不高,但潜在风险并不小,一是存在较多隐性债务,二是债务增长偏快。杠杆率的过快上升,与过度依赖间接融资、资金使用效率偏低、过剩产能占压大量资金以及货币信贷政策过度工具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如何在稳增长下有效化解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靖国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持续蔓延表明,以保证单个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为目标的微观审慎监管不能有效维护金融稳定,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当前,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建立健全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高度关注的内容和改革的重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魏国雄  
系统性风险与集中度风险、金融危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银行金融机构的集中度风险是引发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因素,系统性风险又是导致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为避免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监管部门要把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点放在对银行金融机构集中度风险的监控上,加强对银行金融机构集中度风险的外部监管,不断向银行金融机构提示集中度风险,督促银行金融机构建立严格的集中度风险防控机制。银行金融机构也要有稳健的发展战略和谨慎的风险偏好,合理布局经营,严格把控资产分布结构,避免集中度风险,以便从根本上防范系统性风险,避免出现危害更大的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