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3)
- 2023(13410)
- 2022(11840)
- 2021(11331)
- 2020(9630)
- 2019(22466)
- 2018(22767)
- 2017(43201)
- 2016(24137)
- 2015(27270)
- 2014(27441)
- 2013(26365)
- 2012(23813)
- 2011(21426)
- 2010(21574)
- 2009(20049)
- 2008(19667)
- 2007(16965)
- 2006(15042)
- 2005(13417)
- 学科
- 济(89508)
- 经济(89380)
- 管理(70776)
- 业(63445)
- 企(55387)
- 企业(55387)
- 方法(42839)
- 数学(37332)
- 数学方法(36739)
- 财(25197)
- 中国(24173)
- 农(22275)
- 制(21992)
- 业经(20485)
- 学(19215)
- 理论(17191)
- 地方(16582)
- 体(15585)
- 务(15345)
- 财务(15267)
- 财务管理(15232)
- 教育(14802)
- 贸(14731)
- 贸易(14724)
- 和(14702)
- 银(14658)
- 银行(14621)
- 企业财务(14457)
- 农业(14337)
- 易(14309)
- 机构
- 大学(334226)
- 学院(327822)
- 管理(130186)
- 济(126371)
- 经济(123469)
- 理学(112920)
- 理学院(111622)
- 管理学(109327)
- 管理学院(108710)
- 研究(108390)
- 中国(79705)
- 京(71251)
- 科学(67097)
- 财(61836)
- 所(53867)
- 农(49742)
- 研究所(48781)
- 财经(48509)
- 中心(48430)
- 业大(48371)
- 江(48059)
- 北京(45432)
- 范(45139)
- 师范(44757)
- 经(44034)
- 院(39628)
- 州(38915)
- 农业(38611)
- 经济学(37407)
- 师范大学(36228)
- 基金
- 项目(224294)
- 科学(176490)
- 研究(166000)
- 基金(161715)
- 家(139927)
- 国家(138770)
- 科学基金(119676)
- 社会(103107)
- 社会科(97597)
- 社会科学(97572)
- 省(88113)
- 基金项目(85584)
- 教育(78543)
- 自然(78063)
- 自然科(76226)
- 自然科学(76213)
- 自然科学基金(74775)
- 划(74220)
- 编号(68375)
- 资助(67275)
- 成果(57129)
- 重点(50105)
- 部(49706)
- 课题(48037)
- 创(46759)
- 发(46396)
- 大学(43790)
- 创新(43417)
- 制(43351)
- 教育部(43074)
- 期刊
- 济(138230)
- 经济(138230)
- 研究(101705)
- 中国(67749)
- 学报(51463)
- 管理(48880)
- 教育(48293)
- 财(47670)
- 科学(46455)
- 农(45021)
- 大学(40401)
- 学学(36634)
- 农业(30994)
- 技术(29056)
- 融(27824)
- 金融(27824)
- 财经(23647)
- 业经(21739)
- 经济研究(21505)
- 经(20057)
- 图书(18216)
- 问题(17634)
- 理论(16384)
- 科技(16112)
- 业(15806)
- 技术经济(15298)
- 实践(15065)
- 践(15065)
- 版(14874)
- 统计(14376)
共检索到486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之远 沈红
在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人事管理改革的背景下推进长聘教职制度还存在一些实然困境,包括改革行动逻辑与改革初衷的矛盾、改革制度设计与传统教师人事管理制度的冲突、改革成效与改革预期的偏差等。长聘教职制度发源于美国,由于长聘教职制度在保障研究型大学学术自由中的限度及长聘教职制度设计自身的缺陷,美国研究型大学对这一制度的改革从未停止。重新审视长聘教职制度的形成过程,探讨美国研究型大学长聘教职制度背后存在的争议及改革举措,有助于进一步厘清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长聘教职制度改革的逻辑,在尊重学术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前提下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兴华 胡志华
目前,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步入内涵发展阶段。然而,考察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其显著特点就是对公办教育办学模式的路径依赖,其必将导致陷入制度困境,比如关于师资的遴选与激励。从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特性,认为以终身教职制为核心,建立双轨并行的人事管理制度,是民办高校师资建设的一个可资借鉴的途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杜岩岩 李漫红
英国大学科研经费成本管理制度是在完全成本核算法基础上建立的。政府在出台高校科研考量细则的同时,将科研质量的绩效拨款与成本管理紧密结合,进一步引导高校完善内部经费治理。借鉴英国大学科研经费成本管理的经验,我国可以尝试从国家层面规范科研成本管理标准及具体测量要求;从操作层面动态调节大学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比率;鼓励大学整体性筹划核算科研成本,引导大学建立自主性经费管理分配体系。
关键词:
英国大学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间接成本补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晶 胡艳 杨玉宝
美国终身教职制度(tenure system)自确立之初就备受争议,至20世纪90年代,争议变得愈加激烈。进入21世纪,有关该制度的争议更多聚焦在美国高校运行中所衍生的一系列问题:晋升标准模糊导致教学与科研难以平衡、“非升即走”的晋升规则使教师面临巨大职业压力、女性和少数族裔遭受不平等待遇。我国高校正在推行的“预聘-长聘制”与美国终身教职制度有一定的渊源,该制度在美国高校运行中所衍生出的一些问题也正在我国高校上演。因此,梳理美国终身教职制度自确立以来的一些主要争议以及学者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对我国“预聘-长聘”制度改革有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鸿博
一、评聘现状述要 综观当今世界各国高等学校的教师职称评聘,既存在着普遍适用于各国的一般规律,又存在着仅适用于某一国家的特殊规律。大凡这两种规律,不外乎国际间高等教育交互影响和各国历史传统演变的产物,了解并熟识这些规律,是我们探讨发达国家高校教师职称评聘的根本前提,也是我国实施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的重要借鉴依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勇 贺庆棠
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在重视和加强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研究型大学由于具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先进的科研条件和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我们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方面,主要分析了美国、英国和德国几个发达国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持点与优势,旨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起到借鉴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津 赵文华
创业大赛是创业教育的有效形式。本文比较了美国大学最著名的15个创业大赛,阐明了美国顶级创业大赛与研究型大学的联系,并概括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创业大赛的不同模式和主要特征,据此分析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意义与创业大赛的宗旨,总结了研究型大学创业大赛成功运行所需的保障机制,提出了完善研究型大学创业大赛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凤桥
与非学术劳动力市场相比,学术劳动力市场受到更多社会制度和规范的约束,表现在学术人员的工作具有更大的保障和稳定性、学术人员工资的变动弹性较小。在学术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殊的教师聘用制度。以终身教授制为代表的教师聘用制度,既具有保护学术自由的制度含义,也具有提高效率和激励作用的经济含义,是制度和效率有机作用的结果。在借鉴大学管理的国际经验、建立中国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时,设计一个兼顾社会制度与效率因素的教师聘用制度是关键所在,而我国目前缺少办学自主权是制约大学学术自由和效率提高的瓶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佩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失能人群的护理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人口老龄化早于中国的日本在2000年就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该项制度至今已经实施二十余年,数次改革着眼于控制护理保费的支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及确保制度的可持续性等方面,有成效也有挑战。系统研究其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国构建符合本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带来有益参考。
关键词: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绿林 张笑天 和田康纪
日本通过介护保险制度的改革,有效解决了老年人照顾的难题,为我国建立老年介护保险制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文章介绍了日本介护保险制度改革的背景、历史和内容。通过比较研究法分析了该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而结合国情对我国建立老年介护保险制度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日本 介护保险制度 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彦君 米军
财税制度改革是转轨国家政府宏观政策调整及经济调控手段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俄罗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财政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两国通过财税政策调整提升了国家财政实力并促进了经济发展。对中俄财税制度改革中诸如财政分权化、财政预算制度、转移支付制度、税制改革、财政风险和财政透明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研究,必将对中国财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财税制度改革 国家发展战略 税收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卫国
养老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养老保障方面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波兰、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的养老金制度比较完善,基本保证了老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经济来源,他们的做法对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
养老保障 经济利益 老龄人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宛晨 袁闯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定义,分析引发俄罗斯公有产权变革不公平、无效率的“权贵私有化”的相关正式制度问题,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须避免陷入俄罗斯式的“权贵私有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正式制度建设应使国有产权的所有人真正到位,并将产权改革的制度建设问题纳入严格的法律规范之下。
关键词:
正式制度 产权改革 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军辉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自从1978年中央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后就开始在摸索中进行了。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照,国家采用了先试点、后推广、错了就改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审慎步骤逐步推进。风风雨雨20年,依有关学者的归纳,大体可以分为扩权让利、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个阶段,其间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产权制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与基础。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国家拥有无所不能的权力。国家好像一个大工厂,各个企业就是工厂中的各个车间,他们之间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产品、物质交换都由国家以行政调拨方式进行。如今,我们意识到以行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