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5)
- 2023(13024)
- 2022(11362)
- 2021(11059)
- 2020(9168)
- 2019(21620)
- 2018(21693)
- 2017(41216)
- 2016(23053)
- 2015(26464)
- 2014(26829)
- 2013(25962)
- 2012(23360)
- 2011(21054)
- 2010(21279)
- 2009(19135)
- 2008(18717)
- 2007(16581)
- 2006(14286)
- 2005(12514)
- 学科
- 济(84804)
- 经济(84706)
- 管理(65304)
- 业(60100)
- 企(51747)
- 企业(51747)
- 方法(42318)
- 数学(36315)
- 数学方法(35603)
- 中国(22773)
- 农(22322)
- 财(20270)
- 学(19622)
- 业经(19387)
- 理论(18980)
- 地方(16664)
- 教育(15597)
- 和(15173)
- 贸(14996)
- 贸易(14985)
- 农业(14819)
- 制(14776)
- 易(14545)
- 技术(14007)
- 务(13437)
- 财务(13356)
- 财务管理(13321)
- 环境(12651)
- 企业财务(12536)
- 划(12203)
- 机构
- 大学(319864)
- 学院(317162)
- 管理(126097)
- 济(114241)
- 经济(111338)
- 理学(109514)
- 理学院(108283)
- 管理学(105863)
- 管理学院(105305)
- 研究(99257)
- 中国(72319)
- 京(68457)
- 科学(64389)
- 财(52355)
- 所(49554)
- 农(48236)
- 业大(47846)
- 江(46866)
- 中心(45389)
- 研究所(45128)
- 范(44834)
- 师范(44425)
- 北京(43417)
- 财经(42290)
- 州(38929)
- 经(38321)
- 农业(37697)
- 技术(36693)
- 院(36354)
- 师范大学(35471)
- 基金
- 项目(216088)
- 科学(168621)
- 研究(160665)
- 基金(152678)
- 家(131859)
- 国家(130710)
- 科学基金(112669)
- 社会(96174)
- 社会科(90847)
- 社会科学(90817)
- 省(86909)
- 基金项目(80901)
- 教育(77052)
- 自然(74681)
- 自然科(72956)
- 自然科学(72943)
- 划(72638)
- 自然科学基金(71553)
- 编号(68638)
- 资助(64353)
- 成果(56596)
- 重点(48085)
- 课题(47928)
- 部(46593)
- 创(45148)
- 发(44944)
- 项目编号(42423)
- 大学(42348)
- 创新(41747)
- 科研(41337)
- 期刊
- 济(125457)
- 经济(125457)
- 研究(93098)
- 中国(63176)
- 教育(50810)
- 学报(50032)
- 管理(46561)
- 科学(44991)
- 农(43828)
- 财(39822)
- 大学(38712)
- 学学(34872)
- 农业(30850)
- 技术(30653)
- 融(22573)
- 金融(22573)
- 业经(22140)
- 图书(21255)
- 财经(19305)
- 经济研究(19286)
- 经(16382)
- 科技(16118)
- 问题(16025)
- 业(15767)
- 理论(15402)
- 技术经济(15274)
- 版(14874)
- 实践(14420)
- 践(14420)
- 书馆(14245)
共检索到460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金华 刘凡丰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动力和阻力,然后讨论国内外大学在开展跨学科研究时的若干组织策略,如设立学校层面的跨学科办公室、采取矩阵式的组织结构、采取处延式发展策略。笔者建议,各方要允许"小"科学的存在,大学要努力创造促进学者交流的物质条件,以及优先发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项目。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组织策略 研究中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焦磊 余宜荣
以我国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代表,从组织发展趋势、聚焦领域等方面分析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建设现状,从组织目标、组织形态、组织管理维度剖析其组织建制。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建设存在数量不足、质量参差、建制形式不灵活、管理机制薄弱等问题,因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制定专门的跨学科发展战略规划,拓展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建立完备的制度保障体系。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跨学科研究组织 组织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英姿 伍红军
在指出科层式学术组织不适应跨学科研究需要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现有跨学科组织新型模式——矩阵结构组织和虛拟结构组织在跨学科研究上的缺陷,并认为这两种组织类型结合起来能够达到优势互补的效用。进而对这一虚实结合模式的组织设计和运行进行了初步构建,以期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组织建设模式,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凡丰 项伟央 李文静
近年来,美国研究型大学普遍把促进跨学科研究作为学校战略,设立支持跨学科的种子基金,建立研究中心,以吸引外部科研资助。这些策略是促进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条件,但可能会因外部科研资助情况的变化而波动。为了使跨学科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晓春
现代科学研究逐渐以跨学科研究为主,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跨学科研究的实现途径进行总结,提出了移植融合型研究、合作型研究、目标需求型研究三种跨学科研究模式,为科研工作者进行跨学科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关键词:
跨学科 跨学科研究 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献忠 王静
为保障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的顺利运行,必须了解跨学科组织的研究进展、特征情况以及运行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从内部环境、外部环境、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四个维度分析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的现状,并构建出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的组织保障、政策保障、投入保障、文化保障、人才技术保障等体系。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跨学科组织 运行 保障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平思情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四种路径:国家政策推动、社会需求、同类组织发展经验、学科自身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一方面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合法性,通过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社会规范机制产生的组织趋同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平思情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四种路径:国家政策推动、社会需求、同类组织发展经验、学科自身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一方面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合法性,通过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平思情
跨学科研究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和分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知识生产的新方式。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正式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然后在21世纪之后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四种路径:国家政策推动、社会需求、同类组织发展经验、学科自身发展。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看,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一方面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研究型大学为追求合法性,通过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经南
研究型大学以服务社会,引领社会进步与经济全面发展为生存根基;以传授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根本使命;以探究高深学问,探索科学真理为最终目标。它在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有着独特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敏 熊沂
远缘跨学科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板块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本文对我国七所研究型大学远缘跨学科研究程度的社会网络分析发现:七所大学都已形成了远缘跨学科研究网络,但网络的稳定性较差;七所大学中管理学科开展远缘跨学科研究最频繁,而以综合性见长的工程学科开展远缘跨学科研究较为薄弱。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远缘跨学科 社会网络分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冯玉萍
跨学科研究项目组织模式是目前形式灵活、成本较低的比较适合高校开展跨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已经成为大学内部进行科研创新的重要形式。跨学科研究项目组织模式与其他跨学科科研组织模式或单学科研究项目组织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影响高校跨学科研究项目组织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五个方面,并从跨学科研究应与传统学科相辅相成;科研团队成员的协同创新;制定相对公平的评审程序;给予相应的制度保障;搭建跨学科横向科研项目的交流平台;建立有效的问题解决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跨学科 研究项目 组织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炜 邹晓东
本文以翔实、丰富的资料介绍了日本名古屋大学的流动型教育和研究系统 ,力图探索和总结现代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从而实现大学学术组织模式的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晓璇 林成华
跨学科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研究生跨学科的培养,既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知识生产的内在规律。跨学科的本质特征是交叉整合。基于生态系统的理论视角,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可视为一个由多要素组成并相互联系的复杂结构系统。以6个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学位项目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识别了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关键维度和基本要素,包括批判性思维意识、跨学科团队授课、教师的专聘与兼聘等。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根据模式建构的一般经验,尝试构建了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概念模型,为探讨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跨学科培养 内容分析 要素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元芳 夏尊铨 傅白白
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呼唤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和初步成果对于推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发展高层次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补充模式 ,积极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新体制 ,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