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3)
2023(11724)
2022(9972)
2021(9585)
2020(7983)
2019(18747)
2018(18726)
2017(35613)
2016(19878)
2015(22825)
2014(22910)
2013(22267)
2012(20226)
2011(18166)
2010(18152)
2009(16419)
2008(15782)
2007(13875)
2006(12039)
2005(10017)
作者
(55443)
(45814)
(45699)
(43434)
(29159)
(21946)
(20803)
(18125)
(17508)
(16469)
(15852)
(15234)
(14485)
(14450)
(14064)
(13892)
(13724)
(13590)
(13113)
(12916)
(11413)
(11238)
(11120)
(10440)
(10354)
(10264)
(10224)
(10153)
(9239)
(9040)
学科
(76604)
经济(76527)
管理(55521)
(49353)
(41983)
企业(41983)
方法(38383)
数学(33595)
数学方法(33070)
中国(21344)
(19219)
业经(17231)
(16914)
(16764)
地方(16626)
理论(15149)
教育(13994)
(13147)
农业(12820)
环境(12262)
技术(12035)
(11890)
贸易(11882)
(11561)
(11512)
(10776)
(10752)
财务(10699)
财务管理(10682)
企业财务(10107)
机构
大学(273547)
学院(268806)
管理(109359)
(99030)
经济(96630)
理学(95451)
理学院(94361)
管理学(92266)
管理学院(91789)
研究(86953)
中国(62064)
(58930)
科学(56378)
(43792)
(42523)
业大(41321)
(40974)
中心(39407)
研究所(39021)
(38635)
(38583)
师范(38276)
北京(37428)
财经(35512)
(32326)
(32158)
(32069)
农业(31873)
师范大学(30756)
技术(29752)
基金
项目(190172)
科学(149275)
研究(141240)
基金(135330)
(116925)
国家(115917)
科学基金(100182)
社会(85999)
社会科(81334)
社会科学(81311)
(75844)
基金项目(72152)
教育(67334)
自然(65991)
自然科(64460)
自然科学(64450)
(63778)
自然科学基金(63207)
编号(59103)
资助(56307)
成果(48672)
重点(42393)
(41493)
课题(41392)
(39788)
(39669)
大学(37291)
项目编号(36700)
创新(36688)
科研(36227)
期刊
(104926)
经济(104926)
研究(79861)
中国(54429)
教育(43829)
学报(42860)
管理(39556)
科学(38780)
(36884)
大学(33410)
(31493)
学学(29774)
农业(26526)
技术(25486)
图书(19189)
(18509)
金融(18509)
业经(17675)
经济研究(16254)
财经(16242)
科技(14311)
(13730)
(13507)
理论(13398)
问题(13383)
技术经济(13142)
书馆(12839)
图书馆(12839)
实践(12624)
(12624)
共检索到388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大银  刘新静  
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着向创新型大学的转型,这一过程要求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创新办学理念、创新课程体系、创新考核体系、进行基因重构,从而为形成良好的学风带来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具体措施包括让本科生最大程度地参与科研,激发其学习热情、提升其创新能力。创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将提供更多的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从而极大激发本科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型大学中创新文化的形成也为良好学风的形成提供土壤,将本科学风建设指标纳入衡量体系,将扭转当前研究型大学的中"科研漂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常桐善  
研究利用调查数据对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学生入学和调查时的15项基本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学生除了在入学和调查时的外语水平高于美国学生外,其他14项基本能力都显著低于美国学生;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清晰有效的写作能力等9项能力在调查时与美国学生的能力差距比入学时有所拉大。从招生、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国际化、教学环境、学习成果评估等方面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建议中国研究型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必须优先考虑本科教育,制定本科教育战略规划,有效地实施大学招生"综合评价"制度,重新审视"以学生为中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庄丽君  刘少雪  
自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立少年班以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就开始了特殊人才培养的探索过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本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教改联读班为个案,通过对教改联读班毕业生和在校生的问卷调查,真实反映资优学生本科学习经历的情况,为我国研究型大学资优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蒯海章  仲小瑾  赖晓琴  
学风建设是高校深化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学风建设为统揽,从上层设计上不断优化学习顺序,从中观管理上不断整合学习目标,从微观教育上不断改变学习态度,按年级分阶段加强学风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调查表明,中美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中教师的研究精力投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甚至远远超过了本科教学。这种教师研究与教学存在明显失衡的现象,反映了高等教育系统及其组织内部存在的一种"学术棘轮"效应,它是政府的质量控制和资源配置体制、高校学术评价与晋升制度、学术共同体内部学术认可机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缓解"学术棘轮"效应的现实路径,不能仅仅在声言上强化教师教学的伦理责任和使命感,而是需要正视它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并针对不同主体的需要建立起一个切实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董立平  
研究型大学本科质量观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前沿问题。从探究研究型大学的本质特征出发,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观、培养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教学管理观和质量评价观六个方面对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质量观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斐  
众所周知,世界上著名的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无一例外都特别重视本科教学质量。不少人以为西方著名研究型大学只重视开展科学研究而忽视本科教学,这不仅是对研究型大学内涵的片面理解,也是对研究型大学成长规律的错误认识。因为研究型大学主要任务是实行精英教育,培养高质量优质人才,而这种优质人才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学做保证是难以培养出来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更需要依靠高校自身进行内部体系的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立彬  
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加强学科建设和创新校内管理体制机制等三个方面对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进行了论述,旨在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莱祥、张晓鹏在《中国大学教学》第3期撰文指出,探索、研究和发现是研究型大学的核心,身在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尽管处在不同的探究水平,但都应是发现者,他们都把探索知识作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这种探索精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孙禺  孔钢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家着重建设了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211工程"和"985工程"推动了研究型大学的实践尝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并归纳了取得这些成就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宁生  
认为学科是高等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龙头,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坚持四个原则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基础,科学定位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前提,处理好四个关系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关键,人才队伍建设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根本,条件建设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重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岚  卢乃桂  
师德建设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对于处于不同生涯阶段和专业发展水平的教师,师德建设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策略。师德建设应着力于整合教师各种角色和职能,将育人融入课堂;开展学术道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学术责任观;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满足教师发展"以人为本"的需求;完善与教师薪酬待遇、聘任评价相关的管理制度。将学术作为理想的事业,保持"为学术而学术"的态度是需要物质基础的;建立起师德的调控监管机制,将教师德行纳入学生评价内容,进一步体现在教师的评聘考核体系中。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战军  
本文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需要、高等教育进步的内部需求和大学建设的自身要求三个角度考察,认为中国建设研究型大学,存在着综合国力提升方面的必要性、高等教育全面大众化方面的必然性,也是重点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凤春  
课程结构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大学教学改革中面临的一个实践命题。在课程实践领域,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有的教育实践中,课程的许多问题都与课程结构休戚相关。笔者从课程内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以及课程结构的序变能力等视角出发,对中美研究型大学课程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希望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来茂德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的未来发展需要大批引领潮流、勇担栋梁的创新人才。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对培养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是研究型大学的历史责任,也是浙江大学多年来着力探索的目标和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