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97)
2023(13225)
2022(11925)
2021(11282)
2020(9791)
2019(23010)
2018(23153)
2017(44843)
2016(25062)
2015(28794)
2014(29287)
2013(28823)
2012(26555)
2011(23982)
2010(24051)
2009(22243)
2008(21881)
2007(19470)
2006(16609)
2005(14371)
作者
(73034)
(60948)
(60896)
(57935)
(38659)
(29316)
(27760)
(24208)
(23004)
(21754)
(20796)
(20282)
(19246)
(19171)
(18999)
(18872)
(18676)
(18128)
(17450)
(17350)
(15310)
(14868)
(14862)
(13784)
(13746)
(13715)
(13519)
(13509)
(12311)
(12239)
学科
(101674)
经济(101574)
管理(69520)
(66982)
(54775)
企业(54775)
方法(53595)
数学(47524)
数学方法(46901)
(26976)
中国(25491)
(23935)
(22481)
业经(20394)
地方(20046)
农业(18285)
(17905)
贸易(17900)
理论(17745)
(17338)
(15950)
(15848)
(15561)
财务(15483)
财务管理(15448)
环境(14952)
技术(14777)
企业财务(14577)
教育(14528)
(13276)
机构
大学(362846)
学院(357533)
管理(143269)
(138366)
经济(135204)
理学(125346)
理学院(123925)
管理学(121373)
管理学院(120742)
研究(115802)
中国(83091)
(76821)
科学(75440)
(60549)
(60507)
(59037)
业大(57162)
研究所(54266)
中心(52686)
(51259)
财经(49662)
(48747)
北京(48487)
师范(48305)
农业(47892)
(44989)
(41865)
(41546)
经济学(40875)
师范大学(38863)
基金
项目(247100)
科学(192915)
研究(178267)
基金(177429)
(154261)
国家(152977)
科学基金(130983)
社会(109290)
社会科(103447)
社会科学(103415)
(98129)
基金项目(94988)
自然(87347)
自然科(85310)
自然科学(85286)
教育(83959)
自然科学基金(83687)
(82551)
资助(74705)
编号(74087)
成果(60275)
重点(55121)
(54387)
(51760)
课题(51002)
(50772)
科研(47814)
大学(47357)
创新(47228)
教育部(46327)
期刊
(144215)
经济(144215)
研究(101477)
中国(63646)
学报(59431)
(54129)
科学(53104)
管理(48529)
(45303)
教育(44927)
大学(44826)
学学(41165)
农业(37682)
技术(31631)
(24901)
金融(24901)
业经(24210)
财经(23304)
经济研究(22822)
图书(20098)
(19709)
(19461)
问题(19389)
技术经济(18464)
统计(17636)
科技(17622)
理论(17391)
(17086)
实践(16127)
(16127)
共检索到503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锐  王战军  
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历史演化过程 ,为组织内外部的双重因素形成的合力所推动。它包括宏观环境的驱动力、微观环境的驱动力以及来自于研究型大学组织内部的发展动力。研究型大学演化的动力机制 ,包括社会系统发展层面的动力机制 (竞争与协作、需求与供给、系统自组织演化和人为干预的统一 ) ,来自于科技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 (学科的高度分化与交叉融合 )和来自于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 (系统的多样性、社会职能的不断扩张)。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远雷  
研究型大学作为一类大学具有其重要的“类”的共同特征。本文提出,研究型大学具有双层特征: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研究型大学的内在特征是其之所以为研究型大学的本质所在,中国要建设自己的研究型大学,关键在于学习研究型大学本质的内在特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严全治  杨红旻  
美国研究型大学是美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费投入及其教育产出和科研产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探讨美国研究型大学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建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寿德  李垣  
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国情的差异,世界各国的研究型大学都有其自己的办学传统及特色。本文以公开发表的评价报告为基础,结合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概述了研究型大学五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作为我国创办研究型大学的参照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余新丽  赵文华  
文章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十一五"以来"985工程"高校的办学绩效进行研究,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办学绩效包括内部和基础性、成长发展、利益相关者三个因素;对"985工程"高校办学绩效相关数据进行的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表明,"985工程"高校办学绩效分成四个类别,四类高校之间的办学绩效差异显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吕林海  张红霞  
使用SERU问卷对全球12所研究型大学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大学生的学习参与呈现如下特点:在课堂讨论上较为保守,师生互动明显不足,在学业学习习惯的遵守上表现较好,课堂学习时间投入较多,课外学习时间投入较少,批判性思维和推理的参与明显较弱。聚类分析表明,中国、韩国和南非的大学生在学习参与方面的特征接近,欧洲和美洲的大学则构成另一群体,反映文化对于学习行为的深层次影响,且上述两类大学在观念性学习参与行为上具有较明显的差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怀宇  沈红  
美国研究型大学所取得的成就和在全世界产生的影响是与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授队伍密不可分的。研究型大学在办学实践中,以竞争、压力、引力为核心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作用力,对于教授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中的合作,有力地推动了整个教授群体①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建中  向英明  杨勇  
利用ARL统计报告,选取文献资源、信息服务、文献经费、专业队伍等相关数据,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建设的主要特征和成功经验。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军文  刘念才  
本文以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国际论文为科研产出指标,对我国研究型大学1997-2006年间的科研产出规模和影响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我国研究型大学近10年科研产出数量增长近5倍,产出影响力持续显著提升,科研产出拐点与"985工程"重点建设时间节点基本一致。我国发表在影响因子最高的25%期刊上的论文,其中50%由"985"高校完成。但我国各层次高校科研产出影响力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哈佛大学与北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与清华大学的对比显示,每所学校与自己的对比方在总的学科设置上非常接近,但我国两所大学的学院数量远大于美国的两所大学。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当适当减少学院数量,规范学院设置,提高学院内学科设置的综合性;加强和重视特色学院或特色学科的建设;分别设置本科生学院和研究生学院;重视交叉学科项目或研究中心的建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福华  
本文就我国部分研究型大学的院系设置和学科分布情况与世界著名大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管理跨度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知识创新群理论对院系设置和学科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院系设置和学科分布方面存在的不足,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应适当减少学院数量,规范学院设置,提高学院内学科设置的综合性;加强和重视特色学院或特色学科建设;分别设置本科生学院和研究生学院;重视交叉学科项目或研究中心的建立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贾莉莉  
规范院系设置、促进学科发展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比较美国研究型大学和我国部分"985工程"高校的院系设置状况发现,与社会一流大学相比,在学院设置的数量、标准、类型和学科覆盖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大学学院设置的数量远远多于美国大学,在学院设置标准上,我国大学多数学院以一级学科为设置标准,美国研究型大学学院大多以学科门类或学科群为设置标准。在学院类型上,美国研究型大学学院"以纯粹的知识创造和生产、以知识的传播、以知识的应用和开发"3种类型特征明显,而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院设置体现出更明显的学科格局。在覆盖率上,美国研究型大学并不是学科齐全的大学,我国大学学院设置有贪大求全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谷贤林  
教授治校既是西方大学的传统,也是当代大学从事的学术活动日益复杂化的客观要求。笔者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教授参与大学管理的组织形式、行使权力的方式、特点,教授参与大学管理的合理性及其对大学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我国一流大学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供参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翁丽霞  陈昌贵  
研究型大学是中国与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力量。研究表明,中美研究型大学在国际化战略、教职员与学生的国际交流、课程与研究、相关设施条件和成果交流五个方面存在数量差距与观念差异。按照两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速度,未来中国研究型大学在一些数量指标上追平美国研究型大学相对容易。但中国研究型大学在国际视野与观念上的一些隐蔽的盲点,可能使其国际化成为短期的治标行为而未能促成校园制度环境的整体改善,甚至可能造成中国在世界问题的某些领域因缺乏专业知识和人才而蒙受损失。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本文从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职业的萌芽与初期发展、学术职业的形成和确立、学术职业的巩固与繁荣、学术职业的困境与新发展等几个方面,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分析,说明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职业的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