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63)
2023(13924)
2022(12125)
2021(11494)
2020(9504)
2019(21974)
2018(21931)
2017(41313)
2016(23016)
2015(26519)
2014(26759)
2013(25940)
2012(23999)
2011(21794)
2010(22125)
2009(19893)
2008(19310)
2007(17261)
2006(15159)
2005(13364)
作者
(66589)
(55019)
(54822)
(51879)
(35060)
(26422)
(25036)
(21753)
(20995)
(19895)
(18831)
(18488)
(17503)
(17457)
(16863)
(16849)
(16463)
(16347)
(15753)
(15705)
(13789)
(13744)
(13340)
(12603)
(12491)
(12380)
(12325)
(12252)
(11234)
(10845)
学科
(94676)
经济(94588)
管理(61380)
(58001)
(47126)
企业(47126)
方法(41518)
数学(36162)
数学方法(35545)
中国(28294)
(24528)
地方(24439)
业经(20968)
(19834)
(19079)
理论(18436)
农业(16812)
教育(16060)
(15591)
贸易(15577)
(15429)
(15015)
技术(14998)
环境(14947)
(14701)
(14083)
银行(14044)
(13812)
金融(13811)
教学(13567)
机构
大学(323720)
学院(321665)
管理(124971)
(121692)
经济(118800)
研究(109323)
理学(107981)
理学院(106677)
管理学(104315)
管理学院(103744)
中国(79265)
(70569)
科学(69848)
(55282)
(54088)
(51746)
研究所(50360)
中心(49005)
业大(48385)
(47860)
(47551)
师范(47092)
北京(45532)
财经(43098)
农业(40208)
(39791)
(39770)
(39101)
师范大学(37686)
技术(36808)
基金
项目(218057)
科学(170276)
研究(162066)
基金(153523)
(132993)
国家(131800)
科学基金(113107)
社会(98058)
社会科(92775)
社会科学(92751)
(87976)
基金项目(81386)
教育(77529)
自然(73846)
(73520)
自然科(72143)
自然科学(72131)
自然科学基金(70748)
编号(67972)
资助(64386)
成果(56203)
(49417)
重点(48925)
课题(48566)
(47220)
(45228)
大学(42310)
创新(41890)
项目编号(41518)
科研(41336)
期刊
(136782)
经济(136782)
研究(99085)
中国(69479)
教育(54905)
学报(50423)
(47468)
管理(47430)
科学(46087)
大学(39062)
(38726)
学学(35216)
农业(33817)
技术(31559)
(26458)
金融(26458)
业经(23609)
经济研究(21385)
财经(20242)
图书(19988)
问题(17511)
(17344)
(17223)
科技(16618)
技术经济(15714)
理论(15339)
统计(14241)
实践(14216)
(14216)
资源(14078)
共检索到483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迈进、杨行昌在《中国高教研究》第4期撰文指出,研究型大学中教学和科研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冲突,要实现两者的并重和和谐发展:一是树立教学和科研整合的管理思想。教学和科研是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迈进  杨行昌  
教学和科研高度相关和有机结合是研究型大学最为显著和重要的特征之一。研究型大学办学中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内涵特色及相互关系决定了研究型大学不能片面强调教学或科研,而应坚持教学和科研两者并重的和谐发展战略。目前,研究型大学中教学和科研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冲突,要实现两者的并重和和谐发展,要在优化发展环境、大学管理思想、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等方面探索实现的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鑫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本科生科研活动作为教育改革重要的措施之一得以不断扩展和完善,并且日益融入美国研究型大学以研究为本的本科教育体系改革之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红兵  夏文莉  钱秀红  邵鼎  
研究型大学在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科研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探讨了大学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组织的发展演变,并通过对国内外先进科研组织结构的分析,寻求对当今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组织建设的若干启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云峰  陈希  
本文论述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参与军事科研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并着重论证了军事研究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互动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绽蕊  
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形成一种规范的大型科研组织与小型的新科学思想团体有机结合的二元科研组织模式。相对于传统基层学术组织,新兴的大型科研组织往往规模较大,学术实力强,国际化程度高。这类大型科研组织以"985"二期工程重点建设的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为主体,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幅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织基础。为了表述的方便,下文统一以"创新平台"来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付瑶瑶  
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独立科研机构作为美国高校内一种独特的科研体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适应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以美国著名私立大学斯坦福大学为例,着重介绍分析了该校12所独立研究机构的成就、特点、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继而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来茂德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的未来发展需要大批引领潮流、勇担栋梁的创新人才。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对培养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是研究型大学的历史责任,也是浙江大学多年来着力探索的目标和重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丁钢  
随着可携带式的数字学习工具的日益成熟,无所不在的运算的概念进入教育领域,日益使教育变得无所不在,也将使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获得新的技术环境,形成新的理论与实践取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秉林  
近年来,清华大学的科研学术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学校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科研工作如何在量的稳步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向质的提高的转变。要围绕提高科研质量和水平,深化科研管理改革。重点是转变科研发展模式,进一步改革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改进和优化科技资源管理分配机制,积极探索跨院系、交叉学科的科研合作体制和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易红郡  
德国柏林大学开创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思想 ,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无疑是最大的受惠国之一。依照本国国情与德国大学的办学模式 ,美国一方面对原有的英式传统学院进行改革 ,增设研究生课程 ;另一方面也尝试着创立新的研究型大学 ,以进行科研和培养研究生为主。1 876年创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第一所真正的研究型大学 ,标志着研究生教育在美国高等学校中的正式确立。霍普金斯大学创办的成功为美国传统大学的变革和其它新型大学的建立树立了榜样。那么 ,美国现代研究型大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 ?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郑永平  党小梅  吴荫方  孟宪飞  
本文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角度讨论了专利工作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文章认为,专利精神是现代人才需要培养的重要素质,专利工作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专利产业化是高等学校服务于社会的重要方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立彬  
从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加强学科建设和创新校内管理体制机制等三个方面对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进行了论述,旨在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随着社会发展对大学需求的增加,大学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大学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挑战。研究型大学、创业型大学、创新型大学和新兴大学的出现及发展,促进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形成。新型研究型大学呈现出坚持培养学生为未来的创新者,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坚持跨学科有组织的知识生产模式,坚持创新力、引领力和合作力的协同等特征。新型研究型大学继承和创生了研究型大学的基因,基于研究型大学但又不同于既有的研究型大学,不以出生“新”为划界标准,而以多种办学模式的“小众”归于研究型大学的大类之中。创新力、引领力和合作力之间的相生相长,循环运作,形成了新型研究型大学快速成长的力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书辰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新篇章。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正确的办学观、人才观和教育观,明确办学定位,找准发展途径,坚持内涵提升与特色强校,全面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