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7)
2023(9934)
2022(8915)
2021(8668)
2020(7370)
2019(17292)
2018(17370)
2017(32958)
2016(18538)
2015(21301)
2014(21347)
2013(20578)
2012(18603)
2011(16784)
2010(16622)
2009(14996)
2008(14283)
2007(12268)
2006(10497)
2005(8918)
作者
(51311)
(42377)
(42287)
(40149)
(27100)
(20333)
(19249)
(16863)
(16234)
(15204)
(14681)
(14055)
(13367)
(13308)
(13042)
(12903)
(12751)
(12653)
(12055)
(11992)
(10558)
(10374)
(10242)
(9662)
(9527)
(9489)
(9446)
(9349)
(8529)
(8524)
学科
(69451)
经济(69381)
管理(50578)
(46279)
(39612)
企业(39612)
方法(37493)
数学(33167)
数学方法(32630)
中国(17742)
(16385)
(15641)
(15301)
业经(14303)
理论(13906)
地方(13375)
教育(12879)
(11637)
(11119)
贸易(11114)
农业(11026)
技术(10989)
(10771)
环境(10737)
(10216)
财务(10150)
财务管理(10134)
(9812)
(9661)
企业财务(9600)
机构
大学(257213)
学院(250841)
管理(102888)
(91705)
理学(90790)
理学院(89746)
经济(89504)
管理学(87700)
管理学院(87257)
研究(79804)
中国(54948)
(54605)
科学(52306)
(39535)
(39105)
业大(38917)
(37611)
(37595)
师范(37319)
研究所(36133)
中心(35671)
北京(34645)
(34608)
财经(32939)
师范大学(30118)
(30049)
农业(29490)
(29151)
(28906)
技术(27178)
基金
项目(179561)
科学(141365)
研究(132540)
基金(128628)
(111064)
国家(110109)
科学基金(95296)
社会(80438)
社会科(76167)
社会科学(76145)
(71466)
基金项目(68722)
教育(64136)
自然(63567)
自然科(62120)
自然科学(62110)
自然科学基金(60917)
(60616)
编号(55376)
资助(54089)
成果(45580)
重点(39963)
(39664)
课题(38735)
(37336)
(37246)
大学(35490)
项目编号(34573)
创新(34496)
科研(34462)
期刊
(93229)
经济(93229)
研究(74402)
中国(46505)
教育(42708)
学报(40410)
科学(36346)
管理(36103)
(33281)
大学(31385)
学学(28008)
(27726)
农业(24135)
技术(22869)
图书(16415)
(15394)
金融(15394)
业经(15386)
财经(14863)
经济研究(14596)
科技(13202)
理论(12647)
(12475)
技术经济(12266)
(12118)
问题(11994)
实践(11941)
(11941)
情报(11759)
统计(11346)
共检索到351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薇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复杂,在功能上正相关,在时间上负相关。学术职业稳定性较强,自由度与成就感较高,学术生涯是一种可以稳步递进的人生。大学教师的学术之道有如长跑,速度与耐力都很重要。理工科大学教师一般在壮年以后才做出重大成果,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影响大学教师学术产出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学术信念与志向、勤奋与拼搏精神、好奇心与求知欲等,外在因素主要有毕业与工作的院校及其地理位置、学科领域、学术权力、考核与奖励机制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双淼  谢静  
新管理主义于学术职业缓慢渗透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种注重绩效、竞争和控制的新秩序,以专业身份和学术认同为核心的专业主义日渐式微,导致青年教师学术身份的构建过程常囿于新管理主义与专业主义的矛盾张力。两个核心要素影响该过程:个人内在观念与组织外部期待间的匹配度、学术身份构建的动力源。基于此,将青年教师的学术身份构建过程划分为独立自决、面从心非、互利共生和守正引领四种类型。对一所研究型大学进行案例研究,采取质性主义取向下的半结构访谈方法,深入考察不同类型学术身份构建过程中青年教师差异化的价值取向、资源、心理过程、个体与外部关系及制度感知。研究发现,学术身份的构建过程不仅需要高校学术职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学术共同体自主性增强,同时需要发挥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能动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阎光才  
研究型大学中教学与研究间的关系问题,与教师聘任过程中人们对学术标准的理解与价值取向存在高度关联。通俗而言,究竟是从学者中培养教师,还是从教师中选拔学者,两种不同的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组织以及人的行为,由此也带来了众多的困惑。基于学术生命周期的理论,由学者而成为教师即塑造学者型教师,应是研究型大学兼顾利益与价值的理性选择。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殷朝晖  李瑞君  
学术创业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开展较早且成功率较高,其学术创业成功的经验体现在政府出台多样化的学术创业政策和计划,大学提供系统的学术创业支持,学术创业的教师有着明确的角色定位等方面。我国应不断完善学术创业的相关政策,提高学术创业平台的服务能力,改革研究型大学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以更好地推动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充分发挥和深化研究型大学及其教师的社会服务职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耿益群  
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创新的重要源泉,而大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性的教师学术生态。美国研究型大学注重营造良性教师学术生态,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营造既体现充分的学术自由,也具有浓郁的竞争氛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蒋玉梅  冒荣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1年8月大学英语教师是一个女性占多数、以教学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教师群体,背负着性别、学科和职业的三个身份标签。她们的职业生涯在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近十年来陷入了发展困境。本研究把大学英语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职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凤桥  
与非学术劳动力市场相比,学术劳动力市场受到更多社会制度和规范的约束,表现在学术人员的工作具有更大的保障和稳定性、学术人员工资的变动弹性较小。在学术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殊的教师聘用制度。以终身教授制为代表的教师聘用制度,既具有保护学术自由的制度含义,也具有提高效率和激励作用的经济含义,是制度和效率有机作用的结果。在借鉴大学管理的国际经验、建立中国现代大学治理结构时,设计一个兼顾社会制度与效率因素的教师聘用制度是关键所在,而我国目前缺少办学自主权是制约大学学术自由和效率提高的瓶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宋伟  
学术属性使研究型大学成为一种典型的学术组织。伴随着科学研究功能日益强化,建立规范的学科规训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其学术属性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大学内部的学科规训、科学基金支持、科研成果评价、教师职称晋升、教学水平评估等学术活动的管理,成为研究型大学组织中学术权力存在的基础。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主则是学术权力的本质特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生云龙  田静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职责,教学工作是大学的中心工作。然而,在有些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里,出现了忽视教学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将主要以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国内一些大学为例,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从制度和机制两方面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岚  卢乃桂  
对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研究型大学教师的访谈发现,"服务"是一个模糊的交叉领域,概念上的混乱和聘任晋升标准对服务责任的不重视,是导致教师忽视服务职责的重要原因。教师的某项活动是否属于"服务"应视其做事情时的立场而定,因而学术责任与学术道德之利他价值观的树立尤为关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亚婷  
立足我国各高校聘任制改革的实践背景,从共同体视域下的学术身份建构视角出发,采用意义-阐释取向的质性研究方法,重点回答不同大学教师群体如何感知与应对改革,以及如何在变革情境中建构起关于何为一名大学教师的"主观现实"。研究发现,大多数受访教师在改革环境里建构而成的"适应者"身份,其中包括"单向度"的适应者、"符号性"的适应者和"价值分裂"的适应者三种类型。可以明显看到,大多数受访教师都在改革过程中选择以外界改革所倡导的权威标准来框定自身的学术工作实践,聘任契约所规定的聘任条件、岗位要求以及考核方式等规则不可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洋  赵文华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运用结构方程,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学术创业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教师学术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和教师学术创业意愿对教师学术创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化预期、自我评价预期、学术创业能力是影响教师学术创业态度的前因变量;组织、院系领导、同事、榜样是影响主观规范的前因变量;个人网络、产学合作网络、先前经验、学术创业能力、角色冲突是影响知觉行为控制的前因变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海外某著名研究型大学建立和完善教师职务晋升制度,促进了该校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为保持高水平师资队伍、开展高水平教学科研和实现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转型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该校教师职务晋升制度发挥了积极评价和正向激励作用,体现出明确校院系的职责和任务、制定清晰的职务晋升标准、建立国际同行评审制度、完善校院内部管理制度、尊重并妥善处理学科差异等显著特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安国  叶龙  郭名  
将胜任素质理论引入研究型大学教师管理工作,探索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现代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对于当前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素质模型。该模型包括基础素质、教学能力、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等维度,并对胜任素质模型在研究型大学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晓齐  王绽蕊  
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这一组织履行其学术职能的核心,是大学各项学术管理制度的最终落脚点,是大学的基本组成单位。目前,形式多样是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首要特征。学系、研究所代替教研室成为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主体,国家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团队等新型基层学术组织形式不断涌现,教研室进一步瓦解,一些尚存的教研室也大都风光不再,行政职能大大萎缩。加强与政府、产业部门的合作,致力于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建立更为开放、灵活的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成为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重要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