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54)
- 2023(17830)
- 2022(15608)
- 2021(14714)
- 2020(12558)
- 2019(29108)
- 2018(29159)
- 2017(55251)
- 2016(30786)
- 2015(35168)
- 2014(35610)
- 2013(34674)
- 2012(32357)
- 2011(29029)
- 2010(29518)
- 2009(27364)
- 2008(27208)
- 2007(24596)
- 2006(21361)
- 2005(18725)
- 学科
- 济(119815)
- 经济(119667)
- 管理(90306)
- 业(85429)
- 企(72102)
- 企业(72102)
- 方法(57890)
- 数学(50169)
- 数学方法(49433)
- 中国(32793)
- 农(32217)
- 财(30517)
- 学(28197)
- 业经(25806)
- 地方(23831)
- 制(23222)
- 理论(22852)
- 技术(22707)
- 贸(21273)
- 贸易(21261)
- 农业(21057)
- 易(20603)
- 和(19321)
- 银(18960)
- 务(18892)
- 银行(18891)
- 财务(18797)
- 财务管理(18749)
- 教育(18276)
- 融(18150)
- 机构
- 大学(442334)
- 学院(437386)
- 管理(169976)
- 济(167083)
- 经济(163082)
- 理学(146955)
- 研究(145827)
- 理学院(145203)
- 管理学(142134)
- 管理学院(141341)
- 中国(107644)
- 京(95196)
- 科学(94349)
- 财(77031)
- 农(76487)
- 所(74988)
- 业大(69156)
- 研究所(68449)
- 中心(66617)
- 江(65988)
- 财经(61241)
- 北京(60309)
- 农业(60306)
- 范(60296)
- 师范(59670)
- 经(55413)
- 州(53246)
- 院(52593)
- 技术(49057)
- 经济学(48978)
- 基金
- 项目(295137)
- 科学(230073)
- 研究(213315)
- 基金(210771)
- 家(184738)
- 国家(182967)
- 科学基金(155708)
- 社会(130845)
- 社会科(123642)
- 社会科学(123606)
- 省(117806)
- 基金项目(111575)
- 自然(103004)
- 自然科(100643)
- 自然科学(100615)
- 教育(100613)
- 划(98973)
- 自然科学基金(98752)
- 资助(88003)
- 编号(87913)
- 成果(72917)
- 重点(66086)
- 部(64341)
- 创(62869)
- 发(61950)
- 课题(61863)
- 创新(58181)
- 科研(56630)
- 大学(55791)
- 教育部(54612)
- 期刊
- 济(183326)
- 经济(183326)
- 研究(127568)
- 中国(89585)
- 学报(75758)
- 农(69330)
- 科学(66548)
- 管理(62540)
- 教育(59988)
- 财(59569)
- 大学(57049)
- 学学(52583)
- 农业(47580)
- 技术(40000)
- 融(34811)
- 金融(34811)
- 业经(30254)
- 财经(29500)
- 经济研究(28702)
- 业(25720)
- 图书(25168)
- 经(25149)
- 问题(23699)
- 科技(22876)
- 技术经济(22273)
- 版(22247)
- 统计(21292)
- 理论(20242)
- 策(20000)
- 业大(19338)
共检索到646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吕春燕 孟浩 何建坤
自主创新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在界定研究型大学及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型大学的实际,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成为自主创新的源泉、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集成创新成果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自主创新 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祖广
1发展知识经济必须建设高效、有序、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当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知识经济”已捷足先登,并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所谓“知识经济”是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的以知识为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宗远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是我国21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高职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容置疑的巨大作用。发展高职教育,有利于提高基层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产业创新水平,打破发达国家建立的技术壁垒,也有利于构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自主创新体系 地位和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本文根据美国研究与开发(R&D)体系经费的投入方向、基础研究活动和科技成果形成的密集程度,详细地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在R&D体系中的“集结点”作用,说明研究型大学是美国R&D体系中的特殊群体。这对我国当前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研究型大学 研究与开发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冯倬琳 赵文华
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都把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把科技创新投资视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均超前部署和重点发展战略技术产业。研究型大学之所以能在自主技术创新上表现出强大实力以及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主要是因为创新型国家政府掌握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方式与特征,明确了大学与企业的相互关系,并提供了政策支持。本文还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发挥自主技术创新上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如何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在自主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创新型国家 自主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伟国 陈艺春
本文立足于全球化的视角,建立了一个我国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框架模型,以此来分析吸引外资与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并从对策建议层面对外资直接参与我国自主创新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引进外资 自主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振京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创新是指技术创新。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创新是指包括原创性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三个阶段的技术变革。而从国家层面来理解,创新不仅局限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进步,而包括制度的、经济的、社会的进步。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新基础结构即创新要素的建设;二是由公共和私有部门和机构组成的创新网络系统的建设。只有把创新要素建设和创新网络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考虑到利用国际资源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才能形成我国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晶晶
文章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粒子群算法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关村、东湖、张江、长株潭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体系效能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四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晓光 王宏伟 李忠伟
基于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理论研究,针对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作用的时效性的问题,结合不同专家学者对于国家创新能力、绩效评价、创新指数等指标体系中有关政府作用的不同影响因素,构建了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作用动态评价模型,并选取OECD国家近20年的相应指标数据进行PVAR (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定量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政府作用,并利用脉冲相应和方差分解结果分析政府政策工具的各指标间波及影响及绩效滞后效应,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角色的科学定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磊 郑丕谔 李京 王中权 朱连泰
加快建设、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要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努力建立一个既能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够提升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有效动员能力;既能够激发创新行为主体自身活力,又能够使各部分有效整合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当前要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围绕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在政策上、体制上有所突破。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政策动因 国际比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翠萍
文章着眼于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信息运动问题。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信息运动渠道、运动方式、信息流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国家创新体系中信息运动的障碍及其克服途径。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信息运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于喆 张义梁
笔者根据“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初步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经测算得出1996年、2001年和2004年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在百分制下的得分分别为24.72分、39.36分和41.18分,而2003年日本和美国的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得分分别为57.12分和80.25分。
关键词:
自主 国家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义梁 张嵎喆
作者在理解和认识“自主创新”和“国家创新能力”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并提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国家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扩散能力和国家自主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四个一级指标,且将一级指标细分为十六项二级指标。
关键词:
自主 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利群
知识经济的兴起预示着21世纪世界经济的走向。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引擎。中国要发展知识经济必须重建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主力财源和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税收,应该并可能对重建国家创新体系做出重要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