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84)
- 2023(17239)
- 2022(15333)
- 2021(14651)
- 2020(12475)
- 2019(29350)
- 2018(28849)
- 2017(54238)
- 2016(30233)
- 2015(35046)
- 2014(35434)
- 2013(34429)
- 2012(31945)
- 2011(28977)
- 2010(29031)
- 2009(26537)
- 2008(26183)
- 2007(23046)
- 2006(19641)
- 2005(17175)
- 学科
- 济(118564)
- 经济(118443)
- 管理(83490)
- 业(79078)
- 企(65614)
- 企业(65614)
- 方法(59531)
- 数学(52316)
- 数学方法(51550)
- 中国(33726)
- 农(31487)
- 财(29621)
- 学(26839)
- 业经(25079)
- 地方(23004)
- 贸(21940)
- 贸易(21933)
- 理论(21789)
- 易(21285)
- 制(20862)
- 农业(20786)
- 务(19229)
- 财务(19140)
- 财务管理(19096)
- 和(18731)
- 技术(18364)
- 企业财务(18052)
- 教育(17917)
- 环境(17360)
- 银(16882)
- 机构
- 大学(429834)
- 学院(426477)
- 管理(165942)
- 济(164510)
- 经济(160669)
- 理学(144336)
- 研究(143442)
- 理学院(142639)
- 管理学(139576)
- 管理学院(138807)
- 中国(103906)
- 京(91704)
- 科学(91550)
- 财(73752)
- 所(73366)
- 农(72056)
- 研究所(67196)
- 业大(66649)
- 中心(65472)
- 江(62571)
- 财经(59695)
- 范(59225)
- 师范(58663)
- 北京(58091)
- 农业(56736)
- 经(54215)
- 院(52110)
- 州(50605)
- 技术(49038)
- 经济学(48502)
- 基金
- 项目(292796)
- 科学(229098)
- 研究(212448)
- 基金(209686)
- 家(183188)
- 国家(181623)
- 科学基金(155122)
- 社会(129499)
- 社会科(122521)
- 社会科学(122486)
- 省(116126)
- 基金项目(111074)
- 自然(103301)
- 教育(101985)
- 自然科(100882)
- 自然科学(100854)
- 自然科学基金(98974)
- 划(98719)
- 编号(88693)
- 资助(88164)
- 成果(72039)
- 重点(66454)
- 部(64751)
- 课题(62264)
- 发(61877)
- 创(60156)
- 科研(56573)
- 创新(56006)
- 大学(55564)
- 教育部(55233)
- 期刊
- 济(174048)
- 经济(174048)
- 研究(122212)
- 中国(83899)
- 学报(71380)
- 农(63881)
- 科学(63282)
- 教育(60450)
- 管理(58036)
- 财(56566)
- 大学(54066)
- 学学(49618)
- 农业(44345)
- 技术(42339)
- 融(31784)
- 金融(31784)
- 业经(28379)
- 财经(28187)
- 经济研究(27947)
- 图书(24726)
- 经(24047)
- 业(23453)
- 问题(22512)
- 统计(21049)
- 技术经济(20785)
- 版(20539)
- 科技(20167)
- 理论(20070)
- 资源(19264)
- 策(19093)
共检索到620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金蕾莅 何雪冰 张超 王长明
使用清华大学2007~2016年非定向博士毕业生的全样本数据,检验不同学科博士毕业生学术职业选择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十年内,博士毕业生累计学术职业率存在显著学科差异,由高至低分别是人文学科(79.1%)、理学(69.0%)、社会科学(59.2%)和工学(54.5%);十年内,不同学科博士毕业生选择学术职业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差异。理学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率不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人文学科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率出现短期下降后回弹,主要表现为到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就业比率的下降;工学和社会科学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率稳中有升,前者主要体现在选择博士后和到科研院所就业比率的上升,后者主要体现在选择博士后和到高等院校就业比率的上升。
关键词:
博士毕业生 学术职业 学科 时间效应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澄锋 陈洪捷 沈文钦
博士研究生是学术职业的后备军,学术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有足量的、优秀的、具有科研潜质的博士毕业生加入。本文关注的研究议题是"我国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数量是否充足以及哪些群体的博士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学术职业"。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6344份脱产学术型博士生的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有七成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三成博士生流向非学术职业;在院校层面,"双一流A类高校"博士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学科层面,医学、经济学和工学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最低;在个体层面,女博士、普通招考和具有留学经历的博士生更倾向于选择学术职业。
关键词:
博士生 学术职业选择 群体差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德鑫 金蕾莅 林成涛 王轶玮
基于2005年至2015年的相关数据,探究我国顶尖研究型大学工科博士毕业生初次职业选择趋势。结果显示,与其他学科相比,工科博士毕业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占50%以上,另有近一半的毕业生选择到企业和党政机关等非学术职业单位就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此外,在学术职业和非学术职业内部,其职业选择也呈现出分化的趋势。建议设置多元化的工科博士培养目标与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更符合工科特点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促进博士生教育与职业发展的有效衔接,以鼓励博士生为职业多元化做好准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钋 金红昊 蔡旻恩
构建了涵盖“入口–环境–投入–发展”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实证考察前沿交叉学科平台的博士生培养成效。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学科,交叉学科平台培养的博士生在读博动机、组织支持、学业投入与学术职业社会化等领域均具有优势,但在学术成果产出方面略有不足。延伸分析发现,导师支持的缺位是学术成果产出不足这一现象背后的症结所在。故此,前沿交叉学科平台亟待构建高质量的全职导师团队,为博士生培养提供充足师资支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务农
消除"唯论文"是当前学术治理领域破除"五唯"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清华大学明确不再将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作为学位申请的硬性指标,该规定出台后通过网络媒体广泛传播,引起了广泛讨论。本研究旨在对清华大学新规网络传播中的不同解码进行分析,以剖析新规的潜在影响,规避新规执行的风险,推动后续学术治理的实效性。研究发现,简单地消除博士生发文要求将会引起一系列新的学术治理困境,而要超越这些困境则需要从以下四方面综合施治:政策引导与高校自主相结合,考虑不同学科、水平高校的具体特点;从论文治理回归科研治理,处理好发表论文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从数字依赖到数据改进,用更好的数据评价科研产出;从局部手术到生态治理,系统性优化博士生学习和成长环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扬 雷庆
博士生对博士学位论文的价值感是影响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要因。本研究对典型工科研究型A大学的博士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他们对其博士学位论文的价值感,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博士学位论文价值感的主要因素做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工科博士生的年龄、研究兴趣、未来发展方向、课题关联度、导师指导满意度等因素对其博士学位论文的价值感存在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针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高和改进的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苗雨 程莹
近年来,学科排名逐渐成为国内外大学排名发展的主流。在排名方法上,现存有代表性的学科排名主要使用声誉调查指标和科研产出指标,而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评价则比较薄弱。针对该问题,本研究以反映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就职情况为标准,引入PageRank算法为排名方法,选取美国大学数学学科为例,构建了一个同时考虑就职学生数量及就职质量(就职单位水平)的学科排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宏 郑华 高久群
基于某大学的博士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数据,本文描述了博士毕业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自评状况,分析了培养过程各因素对其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博士学位的攻读仍有11.28%的博士毕业生并不认为其创新能力有所提升;培养过程各因素(如科研工作的参与情况、培养条件、服务与管理、导师指导等)对博士毕业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自评结果皆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建议加强和完善培养过程中的环节设计、把控,提高高校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博士毕业生 创新能力 自评 培养过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郭茜 孙文凯
本文基于对清华大学2014年本硕博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总结其就业单位、收入、福利状况,并结合其个人特征分析就业市场表现的决定因素。统计发现,清华毕业生绝大部分进入了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单位,其收入要低于"体制外"单位收入,但解决户口比例更高。有一半毕业生对收入并不满意。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英语成绩和专业对收入的影响最为显著,英语成绩好的更容易进入高收入行业。学历对收入没有显著作用,因为学历越高越倾向于进入体制内工作,而体制内收入相对低,抵消了学历可能的正面作用。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状况 影响因素 清华大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泽芳 张小平 黄红选
通过对2013年参加清华大学博士生必修环节社会实践全体研究生的调研,客观评估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方案。结果发现:社会实践较好地实现了其预期育人目标,但博士生的参与态度、实践项目的专业匹配度、导师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当前博士生社会实践成效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社会实践 育人成效 影响因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宇
清华大学毕业设计的调查与分析王宇毕业设计是理工科大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理工科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在毕业设计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科研和生产中的问题,从而使创造力和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在思想品德、价值观、社会交往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平
博士生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博士生培养目标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定培养程式。这种特定培养程式是一个拥有众多构成要素并依照一定方式联系起来的系统,主要包括:生源选拔、课程学习与考核、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等。本论文围绕"博士生培养模式"这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海燕 陈凯旋 马辉
规模化的博士生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笔者论述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会建设的现状,并在分析博士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博士生会的功能定位。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博士生会 功能定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罗洪川 向体燕 高玉建 马永红
基于2015—2020年我国博士毕业生数据,分析其去向及就业特征。研究发现,博士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单位偏好主要为高等学校、医疗卫生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国有企业等;就业地区具有明显属地原则和中心聚集效应;不同院校类型、不同学科门类(类别)的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差异显著。针对博士毕业生去向及就业特征,认为需建立就业动态反馈机制,完善就业创业知识培训与教育,积极引导高层次人才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应协同国家社会需求,建立多元化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升博士毕业生就业质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毕业去向 就业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缘何走出象牙塔?——三元交互理论视角下博士毕业生的非学术职业选择
是“管道的泄露”还是“培养的滞后”——从博士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反思我国博士培养变革
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状况与趋势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基于2005—2014年379篇博士论文的研究
基于可雇佣性的职业选择:理念、框架与趋势
哪些博士毕业生在企业就业?——基于2016年13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我国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及趋势分析——基于2014、2015届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性别、院校类型与读博结果——基于2016年全国硕士毕业生调查的分析
近十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变化的逻辑——基于场域理论视角的考察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政策的演进过程、趋势特征与创新展望——基于1980—2023年政策文本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