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34)
2023(16476)
2022(14196)
2021(13238)
2020(11042)
2019(25186)
2018(24984)
2017(46964)
2016(25727)
2015(29119)
2014(28714)
2013(27852)
2012(25822)
2011(23379)
2010(23791)
2009(21627)
2008(20905)
2007(18529)
2006(16425)
2005(14553)
作者
(73068)
(60756)
(60475)
(57044)
(38821)
(29160)
(27419)
(23674)
(23108)
(21785)
(20790)
(20484)
(19394)
(19324)
(18606)
(18576)
(18029)
(17784)
(17345)
(17330)
(15135)
(15034)
(14631)
(13905)
(13633)
(13577)
(13525)
(13488)
(12237)
(12035)
学科
(104958)
经济(104852)
管理(73755)
(72102)
(60057)
企业(60057)
方法(44304)
数学(37997)
数学方法(37421)
中国(32021)
(28004)
地方(26201)
业经(24706)
(22360)
技术(22106)
(21874)
农业(19097)
理论(18834)
(17837)
(17543)
贸易(17525)
(16975)
银行(16931)
(16917)
(16707)
(16455)
金融(16454)
环境(16419)
教育(16318)
(16307)
机构
大学(358544)
学院(355328)
管理(141298)
(139236)
经济(136118)
研究(122294)
理学(121845)
理学院(120391)
管理学(117998)
管理学院(117340)
中国(90018)
(77897)
科学(76118)
(62427)
(61091)
(56441)
研究所(55574)
中心(54827)
(53157)
业大(52520)
(50741)
师范(50304)
北京(50016)
财经(49357)
(44830)
(44693)
(43735)
农业(43683)
经济学(40435)
师范大学(40419)
基金
项目(242304)
科学(191332)
研究(179758)
基金(173349)
(150941)
国家(149357)
科学基金(128620)
社会(112172)
社会科(106232)
社会科学(106202)
(96990)
基金项目(91654)
教育(83869)
自然(83086)
自然科(81212)
自然科学(81196)
(81056)
自然科学基金(79707)
编号(73741)
资助(71197)
成果(60565)
(54807)
重点(54217)
(53634)
(52495)
课题(52204)
创新(49323)
大学(46180)
科研(45628)
项目编号(45511)
期刊
(157161)
经济(157161)
研究(109731)
中国(77211)
学报(55172)
管理(54824)
教育(53316)
(52020)
科学(51535)
(45411)
大学(42783)
学学(38864)
农业(36665)
技术(33171)
(31180)
金融(31180)
业经(26953)
经济研究(24783)
财经(23304)
图书(21782)
(19932)
科技(19839)
(19806)
问题(19699)
技术经济(18333)
理论(16583)
现代(15955)
商业(15815)
(15811)
论坛(15811)
共检索到538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晓红  
政府应建立并完善促进企业和高校从简单对接到向深度融合转变的体制机制,营造创新环境,激活创新链条。现代研究型大学已具备科研反哺教学的自身条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为助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原动力。武汉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三创"教育理念,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惠琴  彭方雁  
首先阐述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等概念;其次,根据研究型大学的特征与内涵,从资源集中、学科综合、职能多样、文化宽松等方面分析了学科团队集群创新的优势;最后,从发展规划、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环境氛围等角度提出了学科团队向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冯倬琳  赵文华  
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都把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把科技创新投资视为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均超前部署和重点发展战略技术产业。研究型大学之所以能在自主技术创新上表现出强大实力以及为社会作出重要贡献,主要是因为创新型国家政府掌握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方式与特征,明确了大学与企业的相互关系,并提供了政策支持。本文还分析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发挥自主技术创新上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如何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在自主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陈建海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建成创新性大学,是经济社会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性大学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解决原始创新稀缺问题、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性优势。主动革新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转变学术研究范式,加强跨界协同创新,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是加快创新性大学建设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欧进萍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研究型大学的社会角色、责任与使命,正确处理好大学、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短期任务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对促进我国大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从注重规模和数量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本文根据美国研究与开发(R&D)体系经费的投入方向、基础研究活动和科技成果形成的密集程度,详细地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在R&D体系中的“集结点”作用,说明研究型大学是美国R&D体系中的特殊群体。这对我国当前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菲利普·G·阿特巴赫在《大学教育科学》第1期(覃文珍译)撰文提出,研究型大学处于高等教育系统的顶端,它们为国际学生和学者提供机会,开展可能对全球知识增长或本国经济做出贡献的研究。这些大学还是与国际科学和学术界进行交流的渠道。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研究型大学具有特殊的作用,因为在这些国家仅仅由他们维持着与国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思明  张世瑾  朱惠东  
研究目标:探讨国家创新驱动力的有效测度方法,考察国家创新驱动力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和机制。研究方法:运用2009~2016年40个主要国家的数据,编制创新驱动力指数,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国的创新驱动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达国家的创新驱动力指数明显较高。中国的创新驱动力指数在考察期内特别是2014年以来迅速提升,但是制度创新建设明显滞后于科技创新水平。无论是创新驱动力综合指数,还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指数,抑或是各二级分项指数,均对一国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无论是科技创新指数还是其下4项分项指数,均与制度创新指数存在正向交互效应。研究创新:突破了国家创新驱动力测度中只局限于科技创新的不足,在创新的经济效应分析中将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纳入考察。研究价值:为中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更好发挥创新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武汉大学国发院创新驱动发展研究课题组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引领新一轮全球竞合格局的调整。我国应把握住历史新机遇,坚持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从政府视角看,需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大国大市场优势,强化应用牵引,推进财税、金融制度改革,完善鼓励国际技术合作的制度安排。从企业视角看,企业创新发展应处理好企业为主体与产学研协作、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相结合、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技术创新与创新文化培育相结合等六大关系,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红  
新型研究型大学继承了研究型大学的某些基因,但又具有研究型大学之外的创新输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国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已表现出不同于既有研究型大学的内在特征和发展样态,但在某些方面也体现出发展空间的有限性。在讨论了新型研究型大学兴起的条件后,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坚持三维创新:一是国家重大利益和高等教育系统自身对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持续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需求;二是高等教育体制特别是办学体制要给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持续发展不断提供创新的体制保障;三是从组织基础、权力基础、资源基础等方面提出使新型研究型大学得以持续发展的创新的运行机制。最后强调,新型研究型大学要能够存活下去、持续发展且兴旺发达,必须依赖于整体社会建构起由需求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所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生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俊  周晓杰  寻舸  袁怀宇  侯茂章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目的是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科技金融可以通过市场化途径化解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问题,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产品产业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秉林  
各国研究型大学虽各具特色,但创新是研究型大学共同具备的普遍特征。在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转变期,我国的研究型大学惟有立足国情,勇于创新,才能开创发展的新局面。结合清华大学的实际,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努力方向和基本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澄宇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所引发的重大创新导致全球的生产力发生了根本变革,从而使得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现在,全球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这些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牢牢把持着国际产业分工的主动权。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江莹,龚岚  
本文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和知识创新的含义,论述了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新中的源头作用,并探讨了其成因,以期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