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08)
2023(13448)
2022(11837)
2021(11342)
2020(9683)
2019(22102)
2018(22123)
2017(42208)
2016(23458)
2015(26772)
2014(26131)
2013(25311)
2012(23241)
2011(20850)
2010(21127)
2009(19260)
2008(18570)
2007(16114)
2006(13956)
2005(12031)
作者
(64233)
(53148)
(52839)
(50182)
(34184)
(25537)
(24150)
(20842)
(20119)
(19011)
(18257)
(17750)
(16893)
(16766)
(16288)
(16066)
(15835)
(15813)
(15213)
(15160)
(13173)
(13043)
(12762)
(12207)
(11991)
(11878)
(11876)
(11771)
(10726)
(10514)
学科
(86943)
经济(86844)
管理(67436)
(64412)
(55697)
企业(55697)
方法(42806)
数学(36619)
数学方法(36016)
中国(23588)
(21253)
(20688)
技术(20033)
业经(19772)
(18876)
理论(18045)
地方(17138)
(16225)
贸易(16216)
(15765)
教育(14834)
(14789)
(14748)
农业(14404)
(14328)
金融(14327)
(13743)
银行(13700)
技术管理(13439)
环境(13187)
机构
大学(322272)
学院(316885)
管理(128700)
(122494)
经济(119748)
理学(112182)
理学院(110925)
管理学(108704)
管理学院(108128)
研究(103562)
中国(75708)
(68570)
科学(64443)
(54652)
(51022)
(46987)
业大(46752)
研究所(46694)
中心(46500)
(45008)
(44185)
财经(44067)
师范(43801)
北京(43636)
(40114)
(37944)
(37331)
农业(36789)
经济学(35645)
师范大学(35363)
基金
项目(219599)
科学(173279)
研究(163269)
基金(157542)
(136286)
国家(135098)
科学基金(116792)
社会(101019)
社会科(95655)
社会科学(95631)
(87090)
基金项目(83499)
教育(77062)
自然(76047)
自然科(74364)
自然科学(74351)
(73122)
自然科学基金(72972)
编号(67314)
资助(65310)
成果(55595)
(49271)
重点(48791)
(48326)
课题(47063)
(46233)
创新(45192)
大学(42753)
项目编号(42239)
教育部(41791)
期刊
(128829)
经济(128829)
研究(94621)
中国(62520)
学报(48180)
管理(48103)
教育(48034)
科学(44293)
(41998)
(39380)
大学(37663)
学学(34011)
农业(30152)
技术(28947)
(25576)
金融(25576)
业经(20776)
经济研究(20548)
财经(20131)
图书(19180)
科技(17763)
(17130)
(16830)
问题(16449)
技术经济(15958)
理论(15336)
实践(14221)
(14221)
现代(14080)
统计(14056)
共检索到461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倪好  辛越优  何晓薇  
高等教育全球化在增进各国教育交流的同时,也加剧了大学创新能力的全球竞争。相比于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大学创新能力总体仍与英美国家存在差距,高水平创新人才欠缺、引领性科研成果不足、顶级学科数少、专利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突出。强化人力资源发展、促进引领式创新和提高科研全要素生产率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李红梅  
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英国研究型大学秉持学术自由的坚定信念,以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导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借鉴英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我国高校应该树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理念、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罗杰·L.盖格  鲍威  麻嘉玲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校长迈克尔·克劳正在创建一所"新美国研究型大学",该校寻求在更多校区和学科中,培养更多类型的学生。新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本科生培养规模的扩张,积极拓展科学研究,促进大学的区域参与和经济发展贡献。本研究将对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密歇根大学三所大学的科研机构的组织策略差异展开比较研究。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将院系重组为跨学科组织,有效地减少将学生置于某些特定学科中训练的培养模式,并投资创建了独立的生命设计研究所。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在保留传统学科院系作为教学科研基本组织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邱延峻  
研究型大学群体集聚和成功崛起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基础并决定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竞争力。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国际化是研究型大学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历史的演进规律表明,研究型大学群体的集聚与崛起是后发大国跻身世界中心舞台的重要战略前提和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源泉。从美国研究大学的发展进程和21世纪以来大学国际化的演进历史可以看出,以国际化理念为先导,以研究生院国际化为基础,推动高水平大学的国际化是创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战略。同时,跻身高等教育国际舞台,深度参与研究型大学联盟,利用世界名校的示范效应和高端人才的溢出效应为我所用,迅速提高研究创新能力,集聚扩大国内大学的海外学术影响力,是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殷朝晖  李瑞君  
学术创业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开展较早且成功率较高,其学术创业成功的经验体现在政府出台多样化的学术创业政策和计划,大学提供系统的学术创业支持,学术创业的教师有着明确的角色定位等方面。我国应不断完善学术创业的相关政策,提高学术创业平台的服务能力,改革研究型大学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以更好地推动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充分发挥和深化研究型大学及其教师的社会服务职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孟浩  周立  何建坤  
研究型大学如何有效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是政府、专家、学者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必要性,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新概念,分析了它与技术转移的区别,设计了相应的判别标准,提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的政策建议。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转移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雪萍  袁李兰  
创新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美国研究型大学以丰富的跨学科课程为基础,以"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保障,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学习平台并完善激励机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经验,我国研究型大学可从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探索产学研融合培养模式,深入开展创业教育,搭建良好学习平台四个方面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侯琛  白宗新  
对2014年中国与美国综合排名前20的共40所大学现任校长的基本特征、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进行比较,发现中美这20所大学的现任校长群体在性别比例、初任年龄、学科背景、来源、工作经历存在较大差异。通过研究得出:我们应从大学组织的特性出发,在大学校长遴选时,重视校长来源多样化、放宽校长年龄范围、全面考察校长学术经历与管理经验,并且逐步建立适应市场资源配置的大学校长交流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牧华  全晓洁  
高等教育的战略性变革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美国研究型大学以本科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模式创新推动了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注重通识教育与跨学科课程,采用研讨式和研究型教学方法,强调个别指导和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教学评价突出"向教性"和"向学性"。受此启发,我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注重以协同培养为路径创新培养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以完善评价机制为导向加强制度保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伯特·罗兹  常永才  
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的发展包括四个关键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19世纪受德国的影响,第二阶段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联邦资助研究的兴起,第三阶段是20世纪60-70年代"多功能大学"的广泛成型,第四阶段是新自由主义影响下创业型大学的崛起。就学术研究的规模而言,美国研究型大学已经无国能及,但其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中所产生的基本问题,却常常为学术研究所忽视。中国在致力于将自己的顶尖大学提升至世界一流水平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这些基本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秉林  
各国研究型大学虽各具特色,但创新是研究型大学共同具备的普遍特征。在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大转变期,我国的研究型大学惟有立足国情,勇于创新,才能开创发展的新局面。结合清华大学的实际,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努力方向和基本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澄宇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所引发的重大创新导致全球的生产力发生了根本变革,从而使得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现在,全球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这些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牢牢把持着国际产业分工的主动权。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江莹,龚岚  
本文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和知识创新的含义,论述了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新中的源头作用,并探讨了其成因,以期研究型大学在知识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蕾蕾  
一、引言"金砖四周"创新能力的强弱,以及对国家经济的作用对比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认为创新方式的差异是这四国创新能力对比的关键所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涧生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韩国经历了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00美元到现在1.5万美元的高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度重视科技和自主创新。韩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大致可分为"引进—吸收—自主创新"3个阶段,且每个阶段都有适合本国国情的战略、规划和政策,从而能够迅速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一典型成功案例,对于中国现阶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无疑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