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7)
- 2023(14346)
- 2022(12631)
- 2021(12077)
- 2020(10084)
- 2019(23397)
- 2018(23568)
- 2017(43883)
- 2016(24679)
- 2015(28057)
- 2014(28515)
- 2013(27444)
- 2012(24997)
- 2011(22373)
- 2010(22828)
- 2009(20712)
- 2008(20129)
- 2007(17952)
- 2006(15850)
- 2005(13944)
- 学科
- 济(88883)
- 经济(88778)
- 管理(74155)
- 业(68747)
- 企(59306)
- 企业(59306)
- 方法(41961)
- 数学(35813)
- 数学方法(35176)
- 中国(26152)
- 农(24356)
- 财(22653)
- 业经(21112)
- 技术(20822)
- 理论(20281)
- 学(19850)
- 地方(18925)
- 制(17710)
- 教育(17492)
- 农业(16106)
- 和(15211)
- 贸(14643)
- 贸易(14628)
- 务(14611)
- 财务(14530)
- 财务管理(14493)
- 银(14462)
- 银行(14421)
- 易(14158)
- 环境(13750)
- 机构
- 大学(336291)
- 学院(334986)
- 管理(133225)
- 济(121884)
- 经济(118667)
- 理学(114571)
- 理学院(113267)
- 管理学(110875)
- 管理学院(110252)
- 研究(105254)
- 中国(78436)
- 京(72123)
- 科学(66954)
- 财(57779)
- 江(52503)
- 所(52120)
- 农(50212)
- 中心(49506)
- 业大(48979)
- 范(48079)
- 师范(47682)
- 研究所(47087)
- 北京(45911)
- 财经(45602)
- 州(43169)
- 经(41139)
- 技术(39621)
- 农业(38766)
- 院(38494)
- 师范大学(37737)
- 基金
- 项目(224912)
- 科学(176126)
- 研究(169576)
- 基金(158151)
- 家(135883)
- 国家(134599)
- 科学基金(116469)
- 社会(102462)
- 社会科(96795)
- 社会科学(96768)
- 省(91971)
- 基金项目(83934)
- 教育(81528)
- 划(76149)
- 自然(75799)
- 自然科(74062)
- 自然科学(74050)
- 自然科学基金(72656)
- 编号(72085)
- 资助(65623)
- 成果(59986)
- 课题(51173)
- 重点(50162)
- 创(49925)
- 部(48525)
- 发(47363)
- 创新(45768)
- 项目编号(44712)
- 大学(43764)
- 科研(42397)
- 期刊
- 济(137684)
- 经济(137684)
- 研究(101399)
- 中国(72968)
- 教育(57487)
- 学报(51419)
- 管理(50550)
- 科学(46121)
- 农(45782)
- 财(44542)
- 大学(39901)
- 学学(35624)
- 技术(33754)
- 农业(31614)
- 融(27543)
- 金融(27543)
- 图书(24053)
- 业经(23898)
- 财经(21203)
- 经济研究(20474)
- 科技(18376)
- 经(18034)
- 问题(17273)
- 技术经济(17039)
- 书馆(16808)
- 图书馆(16808)
- 理论(16791)
- 业(16495)
- 实践(15764)
- 践(15764)
共检索到503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崇实
在大学的诸多任务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其首要任务。在持续数年的高等教育规模大扩张之后,高等教育发展在经历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近几年来,厦门大学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积极探索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路子。我们的思考与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好",明确人才培养工作思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崇实
在大学的诸多任务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其首要任务。在持续数年的高等教育规模大扩张之后,高等教育发展在经历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近几年来,厦门大学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积极探索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路子。我们的思考与探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展涛
当前,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大学使命偏失、培养制度低效、批判精神孱弱、教育目的异化等问题。直面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应在秉持社会责任为先、育人使命为本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探索研究型大学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以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民族中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忠 刘彬让 王少莉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要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本身就对研究型农业高校提出了神圣使命和重任。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方法、现代经营理念为支撑,以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支持保护为保障,通过市场机制使产供销、农工贸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继刚 李小北
如何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四川大学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离校后,重新审视和研究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力图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化下来,建立和完善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广生
建设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生长点和突破口。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知识的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首要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建设研究型大学要处理好建设一流大学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关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处理好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一川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研究型大学如何在由科研、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构成的多层次教育与研究体系中切实保障和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当今研究型大学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按笔者的初步理解,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目前正遭遇三大“对手”、两大“矛盾”、一大“陷阱”的挑战(当然远不止这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崇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要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上述目标的实现,都与人才培养直接相关。忽视了人才培养,也就忽视了大学的使命。如何正视现实,勇于探索,全面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这既是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研究型大学的使命,也是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洁 徐明华 徐守坤
在"教育链、产业链及创新链"三链融合背景下,行业背景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需要实现行业发展需求与地方发展需求的融合与满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求牵引与响应,创新型工程人才核心能力的意义再造与构建,产学融创协同育人平台的边界突破与协同共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向荣 李蔚 段远源
清华大学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985工程"一期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制定了二期人才培养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经过四年的实际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创新型的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985工程” 人才培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佳栋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视,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为各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科技技术水平迅速发展的今天,研究生科技人才培养更是大众所关注焦点。本文将结合《基于素质模型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一书,分析探索如何在高质量发展格局下优化研究生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具体建议,为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贡献微薄力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宁 孙有望
伴随物流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物流人才"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提出了项目研究型物流人才创新培养模式,通过构建"三平台"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四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突出"专、通、雅"协调发展的物流人才培养特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李红梅
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英国研究型大学秉持学术自由的坚定信念,以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导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借鉴英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我国高校应该树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理念、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英国研究型大学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希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清华大学通过全校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在一系列教育思想观念上取得了共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清华大学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加速建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为达此目标,清华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创新 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吕振宇
教育强国战略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研究型大学在教育强国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和途径,但影响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因素很多,如教育理念与教育制度、制度设计与执行、制度保障等因素。作为高校从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要深入研究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就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成就和经验,从教学、教学管理、专业设置、课程和学生评价等方面,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出改进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