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9)
- 2023(12360)
- 2022(10867)
- 2021(10174)
- 2020(8504)
- 2019(19523)
- 2018(19570)
- 2017(37909)
- 2016(20696)
- 2015(23494)
- 2014(23652)
- 2013(23571)
- 2012(21989)
- 2011(20127)
- 2010(20397)
- 2009(18871)
- 2008(18319)
- 2007(16255)
- 2006(14759)
- 2005(13279)
- 学科
- 济(102073)
- 经济(101964)
- 管理(59468)
- 业(53730)
- 企(44799)
- 企业(44799)
- 方法(39765)
- 数学(34045)
- 数学方法(33596)
- 地方(23319)
- 中国(23044)
- 学(22695)
- 农(22674)
- 业经(20456)
- 财(20378)
- 制(16053)
- 理论(15316)
- 农业(15286)
- 和(14844)
- 贸(14632)
- 贸易(14624)
- 地方经济(14459)
- 环境(14287)
- 易(14053)
- 银(13125)
- 融(13093)
- 金融(13091)
- 银行(13084)
- 行(12471)
- 务(12317)
- 机构
- 大学(309408)
- 学院(305952)
- 济(126950)
- 经济(124174)
- 管理(119523)
- 研究(107386)
- 理学(102747)
- 理学院(101534)
- 管理学(99722)
- 管理学院(99182)
- 中国(78857)
- 京(66751)
- 科学(66723)
- 财(56903)
- 所(55463)
- 研究所(50326)
- 农(47482)
- 中心(47036)
- 财经(45440)
- 江(45365)
- 业大(44103)
- 北京(42875)
- 范(42230)
- 师范(41908)
- 经(41031)
- 院(38280)
- 经济学(38255)
- 农业(36902)
- 州(36853)
- 师范大学(34098)
- 基金
- 项目(202209)
- 科学(158330)
- 研究(148386)
- 基金(146021)
- 家(126877)
- 国家(125831)
- 科学基金(107199)
- 社会(92751)
- 社会科(87745)
- 社会科学(87719)
- 省(78167)
- 基金项目(77720)
- 自然(69537)
- 自然科(67841)
- 自然科学(67825)
- 教育(67363)
- 自然科学基金(66581)
- 划(66144)
- 资助(60687)
- 编号(60459)
- 成果(50436)
- 重点(45193)
- 部(44500)
- 发(43612)
- 课题(41927)
- 创(41119)
- 创新(38372)
- 科研(38228)
- 教育部(38092)
- 大学(37615)
- 期刊
- 济(149221)
- 经济(149221)
- 研究(97201)
- 中国(55303)
- 学报(47978)
- 管理(45458)
- 科学(44959)
- 农(43632)
- 财(42077)
- 大学(35922)
- 学学(33666)
- 教育(33429)
- 农业(30198)
- 融(26251)
- 金融(26251)
- 技术(26195)
- 经济研究(23444)
- 财经(22939)
- 业经(22177)
- 经(19636)
- 问题(19332)
- 图书(16805)
- 技术经济(16374)
- 理论(15861)
- 科技(14413)
- 业(14412)
- 现代(14203)
- 实践(14200)
- 践(14200)
- 贸(13630)
共检索到459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国安
地下经济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下经济的形式、特点也在不断变化,总体而言,地下经济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危害。那么,为什么会长期存在地下经济?地下经济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有哪些新的发展?地下经济的规模有多大,有哪些危害和多大的危害?如何对地下经济进行有效的整治?这些都是社会公众非常关心、也迫切需要理论界做出回答的问题。因此,对其展开专门、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地下经济学研究的开拓者夏兴园教授和他带领的研究团队长期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永兴
近二十多年来,对地下经济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国外宏观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热点,相关的文献呈现出几何级增长的趋势。然而我国对地下经济问题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在研究手段和深度上仍然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对相关重要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能够使我们尽快掌握这一问题研究的前沿动态,另一方面也能够为我们结合本国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地下经济 正式经济 估测方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永兴
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地下经济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潜在力量,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实践的发展对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地下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既是提高我国在这一领域学术研究水平的需要,也是指导和提高地下经济治理能力的客观要求。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下经济研究的进展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评价,以期为这一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更好的基础。
关键词:
地下经济 发展阶段 估测方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缅昆,宋建彪
关于地下经济核算的若干理论问题杨缅昆宋建彪ABSTRACTBasedonsumming-upoftheachievementsmadeinresearchonundergrounde-conomyathomeandabroad,thepaperdem...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恩茂 刘晓君
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情况入手,论证了研究节能建筑经济问题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目前对节能建筑进行经济分析需要迫切研究的几个具体问题。
关键词:
建筑能耗 建筑节能 节能建筑经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何田
本文研究的是对民间信用的性质及其管制问题。根据经济学定义,民间信用属于一种地下经济;从Becker(1968)方法出发,就管制效率看当前对民间信用的政策安排,有理由认为在中国目前情况下发展民间信用利大于弊,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应趋利避害,进一步引导和规范民间信用行为,使其由地下活动转为公开化,真正发挥这种古老信用形式的拾遗补缺作用,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信用制度。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民间信用 管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辉
对西方国家地下经济(Underground economy)或称隐蔽经济hidden economy)问题的研究始于70年代。那时西方发达国家官方统计数字所表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与人们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感觉到的社会福利状况存在着差异。人们开始感到在一般众所公认的地上经济之外,还存在着隐蔽进行的地下经济。这种地下经济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各国的情况互不相同,都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它是在最近几十年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而且在新闻报道中使用了许多混乱的术语与概念,如黑市劳动、未经批准的建筑、为邻居提供的劳务、未经批准的商业、家庭生产、偷税漏税和逃避执行社会保险条例的小企业,等等。如何计量地下经济,是西方统计学家面临的一项任务。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西方发达国家中的计量经济学家与统计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孟晓虹
1引言1988年,我国交通部和物价局颁布了"贷款修建的公路、公路桥梁及隧道向车辆收取通行费的规定"。自1992年后,收费公路的修建迅速发展起来,到2000年底,我4国收费公路的长度已达9.4×10 km。由于收费公路是贷款融资修建的,因此其债务负担比较重,进而对车辆收取的通行费较高。经调查,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兴园 廖涵
一般说来,“地下经济”是指未向政府申报和纳税,政府不能控制与管理,其产值和收入未纳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所有经济活动。它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其一是经济活动未纳入政府统计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内,其二是该经济活动无论是合法还是非法,都存在着税歉的偷漏。目前我国地下经济可大致分为非法经济、未申报经济和未统计经济三种类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青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小川
我国理论界对于县域经济的研究,都是围绕着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力图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廊清研究思路、以发现薄弱环节。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问题 研究 综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黄益平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增长速度下行的问题,短期内将很难见底。过去依靠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旧模式显然难以维系,要从过去靠低成本优势做制造业,过渡到依靠创新、依靠产业升级来实现。在经济调整、再平衡的过程中,金融改革是诸多调整和变革中最核心的一环。取消价格双轨制,取消利率和数量管制,同时规范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的行为,是金融改革中需要重视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
双轨制 利率管制 金融改革 融资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湃
利率市场化作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金融制度安排,其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在肯定利率市场化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同时,更要充分估计到利率市场化对社会需求扩大、国有企业生存和商业银行经营等方面所形成的压力。因此,中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应密切结合经济实际,做好相关性改革与制度安排,以降低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本,促进利率市场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经济问题 改革取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杭生
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经过十四年理论与实践的艰苦探索,终于明确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各个单位在各自特定的制度条件和政策框架内依据各自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理解不同程度地展开了探索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活动,原有的制度规定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