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83)
2023(8839)
2022(7956)
2021(7597)
2020(6338)
2019(14900)
2018(14952)
2017(29227)
2016(15856)
2015(17883)
2014(17864)
2013(17722)
2012(16017)
2011(14332)
2010(14015)
2009(12627)
2008(11970)
2007(10179)
2006(8705)
2005(7323)
作者
(45086)
(37124)
(36928)
(35107)
(23665)
(17881)
(16761)
(14811)
(14143)
(13131)
(12890)
(12300)
(11631)
(11578)
(11489)
(11196)
(11190)
(11122)
(10590)
(10427)
(9238)
(8938)
(8855)
(8446)
(8313)
(8218)
(8180)
(8075)
(7417)
(7398)
学科
(61228)
经济(61160)
管理(45314)
(42583)
(35996)
企业(35996)
方法(31096)
数学(27025)
数学方法(26722)
(15565)
中国(14879)
(14542)
(13841)
业经(13465)
地方(12371)
理论(10736)
(10601)
贸易(10596)
(10540)
农业(10491)
(10275)
技术(9951)
环境(9858)
(9812)
(9618)
财务(9560)
财务管理(9545)
企业财务(9044)
教育(8786)
(8710)
机构
大学(221344)
学院(218837)
管理(92267)
(83262)
经济(81377)
理学(81080)
理学院(80222)
管理学(78876)
管理学院(78500)
研究(70283)
中国(50582)
(47099)
科学(45339)
(36173)
(34546)
业大(34006)
(33493)
研究所(31909)
中心(31628)
财经(30058)
北京(29635)
(29553)
(28835)
师范(28592)
(27462)
农业(26365)
(25933)
(24671)
经济学(23787)
商学(23411)
基金
项目(158247)
科学(124092)
研究(115929)
基金(114752)
(99639)
国家(98818)
科学基金(85242)
社会(71069)
社会科(67252)
社会科学(67232)
基金项目(62131)
(61569)
自然(56955)
自然科(55600)
自然科学(55590)
自然科学基金(54582)
教育(52618)
(52028)
编号(47880)
资助(47284)
成果(38095)
重点(34715)
(34583)
(32972)
(32935)
课题(32162)
创新(30601)
科研(30504)
项目编号(29830)
大学(29649)
期刊
(86322)
经济(86322)
研究(62379)
中国(36077)
学报(34864)
管理(32448)
科学(32437)
(29769)
大学(26136)
(25446)
学学(24497)
教育(24323)
农业(21529)
技术(18690)
(15462)
金融(15462)
业经(14445)
财经(13600)
经济研究(13406)
图书(13263)
理论(12065)
科技(11478)
实践(11394)
(11394)
(11340)
问题(11241)
(10520)
技术经济(10472)
情报(10434)
现代(9979)
共检索到301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小和  修晓磊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利率和贷款利率等都可以从资产角度看作机构业务经营的回报和收益水平,各利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各自独立的特点,而利率水平也不尽一致。本文通过票据利率与贷款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债券回购利率等利率的比较与分析,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回报和收益水平进行认识和理解,进而对商业银行如何在业务经营管理中提升票据业务回报收益水平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安世遨  
在高等教育与外部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多元互动之中,普遍存在的是高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服务、促进与引领的基本关系;尤为重要的是还存在着一个稳定的主导机制——自组织机制,即高等教育的运行发展应按照其内在的逻辑与规律自组织地进行。高等教育相对独立是其自组织机制的前提条件,外界干预应以不破坏其自组织机制为前提,而维护这种自组织机制最根本在于一种合理化的社会机制保障。在高等教育的内部运行关系中,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种民主型的管理运行体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国祥  
作者通过对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和其它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比较,按照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应把握的主要特点和规律,对于更好地做好军事学研究生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婉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全面考察了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利益与责任分配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无论在财政包干制时期还是分税制时期,地方政府的收入留成比例对于其财政努力度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影响,只是在分税制时期这种影响有所降低。支出责任的分配同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并且对地方政府征集收入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却很明显地抑制了这种积极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志耘  杨朝峰  
利用1995~2006年省际层面的相关数据,本文对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税收努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税制结构设计的灵活性不足使得一些地区的地方税收比率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脱节,失去了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2)我国大部分省份的税收能力被利用的程度整体偏高。这说明我国多数地方政府的财政紧张不是由于地方政府征税努力不够造成的,而是由于我国现行税制结构造成的。因此,地方政府解决预算赤字问题,主要应当从削减预算支出或者要求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着手,而不是一味的想办法增加税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学斌  朱永刚  赵学刚  
"资源诅咒"反映了资源富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反向关系,国外文献证实资源主要是通过教育、投资、制度和贸易来阻碍经济的发展。本文利用2001—200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验证"资源诅咒"及其传导途径。结果发现,确实存在"资源诅咒"现象,资源本身的直接负效应和制度的负向传导效应是其主要成因,教育和制造业实物资本投资虽然具有正向传导效应,缓和了"资源诅咒"的损害程度,但因其影响力有限,不能彻底改变资源对经济的消极影响,而制造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正向传导作用则不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安荣  杨明媚  
西方政策制定者就"多样化不仅能提高经济稳定性,而且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的目标"达成广泛共识。但产业多样化是否能有效降低失业,经验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中国产业政策多强调专业化及其所带来的集聚效应与规模效应,对产业多样化关注不多。本文采用2004-2011年我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情境下产业多样化对就业增长与就业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产业多样化水平呈降低趋势;产业多样化对区域就业增长有正向影响;多样化对降低就业波动无明显作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自1998年下半年中国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2003年开始房价过快上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基于1999—2010年31个省区面板数据分阶段实证分析中国房价对离婚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个样本期间,中国房价提高了离婚率,但并不显著。2002年前,房价显著地降低了离婚率,2002年后,房价提高了离婚率,但并不显著。整个样本期间,东中西部地区房价均提高了离婚率,其中东部地区提升显著。2002年前,三大地区房价均降低了离婚率,其中中部地区提升显著,2002年后,三大地区房价均提高了离婚率,其中东部地区提升显著。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自 1998年下半年中国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2003年开始房价过快上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基于 1999—2010年 31个省区面板数据分阶段实证分析中国房价对离婚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个样本期间,中国房价提高了离婚率,但并不显著。2002年前,房价显著地降低了离婚率,2002年后,房价提高了离婚率,但并不显著。整个样本期间,东中西部地区房价均提高了离婚率,其中东部地区提升显著。2002年前,三大地区房价均降低了离婚率,其中中部地区提升显著,2002年后,三大地区房价均提高了离婚率,其中东部地区提升显著。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朱铭来  奎潮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持续走低,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消费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立足于保险学和消费者理论的基础,使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系统研究医疗保障体系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对于居民消费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大于新农合医保,商业健康保险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军  徐康宁  
本文用1999—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及其区域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对外开放制度和基础设施的条件下,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具有正向影响,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方面;产业聚集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聚集程度越高,其对工业化进程的促进作用越大。结合当前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程度和工业化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区域间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将不断扩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飞  陈超凡  
出口贸易会通过货币供给传导、总需求-总供给传导和价格传递效应等三种途径对国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通过采用1989年~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出口贸易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当前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国内物价上涨形成了压力;东部地区因吸引劳动力资源流入、内需相对不足等原因导致出口贸易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并不明显;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导致总需求扩大,对物价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中部地区因资源过度开发使得出口贸易对物价波动影响最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银娥  孙琼  
根据熵值法对2008—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广义矩法(SYS-GMM)着重探讨了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基础设施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主要集聚在中等发展水平区,呈现由东部向中西部递减的非均衡特征;2民间资本、产业结构及技术进步对基础设施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政府财政支出则不利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提升。为此,文章建议从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入市场竞争、完善政府监督及宏观调控职能和提升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等方面促进各地基础设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