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70)
- 2023(17586)
- 2022(14997)
- 2021(13869)
- 2020(11729)
- 2019(27169)
- 2018(26868)
- 2017(51086)
- 2016(27981)
- 2015(31831)
- 2014(31787)
- 2013(30619)
- 2012(28033)
- 2011(25224)
- 2010(25074)
- 2009(22679)
- 2008(21919)
- 2007(19491)
- 2006(16780)
- 2005(14129)
- 学科
- 济(105797)
- 经济(105673)
- 管理(78977)
- 业(70956)
- 企(59106)
- 企业(59106)
- 方法(51400)
- 数学(44958)
- 数学方法(44319)
- 中国(29890)
- 农(28937)
- 财(27714)
- 学(23403)
- 业经(23304)
- 地方(21897)
- 理论(20784)
- 制(20413)
- 农业(19116)
- 贸(17948)
- 贸易(17940)
- 易(17362)
- 教育(17355)
- 务(17290)
- 财务(17202)
- 财务管理(17162)
- 和(16886)
- 技术(16845)
- 企业财务(16282)
- 环境(16117)
- 融(15695)
- 机构
- 大学(384643)
- 学院(380414)
- 管理(149096)
- 济(144794)
- 经济(141349)
- 理学(129282)
- 理学院(127855)
- 管理学(125247)
- 管理学院(124561)
- 研究(124027)
- 中国(91119)
- 京(81890)
- 科学(77227)
- 财(67739)
- 农(61447)
- 所(60563)
- 业大(57988)
- 中心(57884)
- 江(57367)
- 研究所(55123)
- 财经(54213)
- 范(53143)
- 师范(52604)
- 北京(51346)
- 经(49545)
- 农业(47743)
- 院(46128)
- 州(46126)
- 经济学(43491)
- 技术(43314)
- 基金
- 项目(266048)
- 科学(208766)
- 研究(197038)
- 基金(190612)
- 家(165541)
- 国家(164129)
- 科学基金(141595)
- 社会(121618)
- 社会科(115029)
- 社会科学(115001)
- 省(105263)
- 基金项目(100463)
- 教育(94358)
- 自然(92338)
- 自然科(90207)
- 自然科学(90182)
- 自然科学基金(88529)
- 划(88453)
- 编号(81739)
- 资助(78972)
- 成果(67323)
- 重点(59693)
- 部(58704)
- 课题(57730)
- 发(55683)
- 创(55341)
- 创新(51432)
- 科研(51021)
- 大学(50999)
- 教育部(50731)
- 期刊
- 济(154418)
- 经济(154418)
- 研究(111250)
- 中国(81293)
- 学报(62409)
- 教育(58521)
- 科学(54528)
- 农(54442)
- 管理(54373)
- 财(52098)
- 大学(48473)
- 学学(44303)
- 农业(37390)
- 技术(36378)
- 融(30663)
- 金融(30663)
- 财经(26051)
- 业经(25397)
- 图书(25240)
- 经济研究(24191)
- 经(22233)
- 问题(19557)
- 业(19235)
- 版(18478)
- 科技(18029)
- 统计(17502)
- 理论(17468)
- 书馆(17398)
- 图书馆(17398)
- 技术经济(17241)
共检索到561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璐璐 刘娟娟 郭菲 赵琳
基于2020年对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生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由导师、研究团队和院校构成的研究共同体在博士生学术品格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导师的师德师风及其在博士生学术成长关键期的指导对于提升博士生的学术品格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团队积极的学术氛围及博士生在团队中的科研参与在其学术品格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院校的学术氛围营造和硬件资源支持对于博士生学术品格的形成亦具有比较重要的塑造作用。故须重视研究共同体对博士生学术品格的濡化功能,充分发挥研究共同体在提升博士生学术品格中的促进作用。为此应构建和完善“导师-研究团队-院校”三位一体的研究共同体,营造良好的博士生成长环境;同时,以增强博士生学术参与、加强导师关键期指导、营造包容互助的研究团队氛围、强化院校支持为切入点,涵育博士生的学术品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思遥
通过分析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4 373名博士生的调查数据,围绕跨学科培养环境、跨学科投入和博士生的跨学科能力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博士生对跨学科资源和跨学科课程的满意度较低,对导师跨学科培养的满意度较高,博士生自身的跨学科投入不足,其跨学科技能和反思性行为水平进步空间较大。跨学科投入在跨学科资源和博士生跨学科能力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跨学科课程与跨学科能力之间以及导师跨学科培养与跨学科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跨学科背景增强了跨学科课程及跨学科投入对博士生跨学科能力的促进作用,削弱了跨学科资源及导师跨学科培养对跨学科能力的预测效应。基于此,培养单位应努力创设良好的跨学科培养环境,适当提升博士生的跨学科投入,并根据博士生的跨学科背景完善跨学科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思遥 蔡红红
为探究培养环境对博士生科研信念与科研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分析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4 521名博士生的调查数据,围绕社会认知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博士生对培养环境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科研效能感不足、科研压力较大,任务型绩效提升速度较快,创新型绩效进步较慢。培养环境中的科研条件能显著预测博士生的科研信念,但其对创新型绩效及任务型绩效的影响则需通过科研效能感和科研压力间接产生。培养环境中的导师支持和学术氛围不仅能直接影响博士生的科研信念和科研绩效,还能分别通过科研效能感和科研压力对科研绩效产生间接影响。为提升博士生质量,培养单位应尊重科学发展规律、创设良好的培养环境、加强对博士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干预。
关键词:
博士生 培养环境 科研信念 科研绩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霄 谢萍
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是反映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博士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多元化,学术创新能力之外的通用技能也越来越重要。基于《自然》杂志2019年"全球博士生调查"得到的15个国家的5 383位在读博士生的数据,利用OLS回归、似不相关回归和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分析自主学习和与导师互动两种时间投入与博士生学术和通用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博士生的通用能力较好,但学术能力不足。在所测度的时间投入范围内,博士生的两种能力并非随自主学习时间的增加而一直提高,而是呈三次曲线的关系。分样本回归的结果保持稳健。另外,与导师互动的时间投入不仅显著促进博士生的两种能力发展,还相对延缓下降拐点的出现。博士生与其自己"蛮干",倒不如多与导师交流,获得导师的指导,进而"巧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东姣 马永红 杨雨萌
利用全国第四次博士生培养质量调查数据,从师生互动关系和生生学术共同体两个角度论述了学术互动氛围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师生互动关系、生生学术共同体和博士生主动性对博士生创新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生生学术共同体和博士生主动性在师生互动关系和博士生创新能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论文基于如何构建良好的学术互动氛围以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丹东 吕林海
随着博士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和弹性学制的实行,婚育博士生的数量日益增多,结婚生子是否会妨碍博士生的学术训练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1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博士生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婚育状态博士生的学术经历与学术收获差异,结果表明有子女的博士生比其他博士生尤其是未婚博士生报告了更高的导师指导、项目参与和课程学习得分,并报告了更高的科研能力增长和整体满意度得分。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有孩子的博士生提高了师生交流、项目参与和课程学习的有效投入,因此提升了科研能力和整体满意度。另外,在婚育与博士生学术经历以及收获的关系上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不支持婚育必然妨碍博士生学术训练的观点,未来的研究可结合更多指标对两者间的关系开展进一步探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瑞 张维维
以"双一流"建设大学人文社科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质性研究,基于在读博士生的视角探究当下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文社科博士生。研究发现:人文社科博士生的核心旨归是博学至精,明德至善;应掌握两项重要科研技能,即善于写作和工于表达;应培养三种学术思维,即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应增强四个自主意识:高度自律、笃定信念、心理健康和学术共同体。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雪梅 王秉中 甘国龙
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调研访谈、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基于博士生学术成果质量的视角,结合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建立了一套博士生导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海迪
借鉴心理学中的激情二元模型,利用38所研究生院高校1729名学术型博士生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我国学术型博士生学术激情的总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博士生普遍存在学术激情不高的现象;博士生的和谐学术激情和强迫学术激情之间存在中度正相关关系,其和谐学术激情显著高于强迫学术激情;院校类型以及学科专业对博士生的学术激情有一定的影响;性别因素、婚育状态、年级、读博方式对博士生的和谐学术激情和强迫学术激情均无显著影响;导师指导对博士生的和谐学术激情和强迫学术激情均有显著影响。最后针对高校学术型博士生的招生和培养提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钋 金红昊 蔡旻恩
构建了涵盖“入口–环境–投入–发展”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实证考察前沿交叉学科平台的博士生培养成效。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学科,交叉学科平台培养的博士生在读博动机、组织支持、学业投入与学术职业社会化等领域均具有优势,但在学术成果产出方面略有不足。延伸分析发现,导师支持的缺位是学术成果产出不足这一现象背后的症结所在。故此,前沿交叉学科平台亟待构建高质量的全职导师团队,为博士生培养提供充足师资支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雅霜 熊静漪
通过使用自编《博士生求学动机调查问卷》,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某"985工程"大学博士生的求学动机类型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博士生求学动机主要分为社会驱动型、工作驱动型、学术驱动型和理想驱动型这4种类型。学术驱动型和理想驱动型是当前博士生主导性求学动机类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海迪
基于我国38所研究生院高校1729名学术型博士生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学术型博士生抱负与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博士生教育规模扩张及就业多元化的背景下,博士生的抱负呈现多元化、异质化的特征。自我承认和人际归属抱负、社群贡献抱负、社会认可抱负对三类科研能力均有显著的正影响,财务自足抱负对三类科研能力并无显著影响。自我承认和人际归属抱负、社群贡献抱负对三类科研能力的促进作用较大;社会认可抱负对构想与实践能力、专业表达与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作用较大,对前期准备能力的促进作用有限。
关键词:
学术型博士生 抱负 科研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彭安臣 沈红
使用对全国12所大学913名博士生的调查数据,应用"教育生产理论"、"入学选择理论"以及"激励理论"构建分析框架,考察博士生资助与博士生培养质量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发现,我国博士生接受的资助水平整体偏低,且效率取向不明显;资助类型与博士生学术产出、生源吸引以及学位完成时间存在相关关系;"高水平效率主导型"资助相对其他资助类型,在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吸引优秀生源、促进学位完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证实了资助是有效博士生教育的必要条件及其对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有鉴于此,必须加大资助力度、提高资助水平,改善资助结构、提高资助效益,构建"绩效+公平"导向的资助体系。
关键词:
博士生资助 资助类型 培养质量 学术产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慰慈
在这多彩的深秋季节,很多高校老师们和同学们来到北京大学,参加博士生学术论坛,我感到高兴、亲切、温暖、振奋和激励,因为我们所追求的事业,我们所研究的学科后继有人,充满着希望。今天我致辞的中心思想是"双一流"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回顾我们"图情档"的研究生教育,大概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的。在此以前,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也培养研究生,但是培养的人数是少量的。研究生教育真正开始得到大的起步与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所以,我今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娟 杨冬
"申请-考核"制已发展为我国高校博士生招生的主流通用制度,明确"入口端"的博士生核心能力是选拔高质量博士生候选人的基础和关键。以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2021年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利用Nvivo 11采用扎根理论建构了学术型博士生的核心能力框架。结论表明:整体上,学术型博士生的核心能力框架包含3个维度、5种核心素养以及29个基本要求。其中,专深和通用知识是基础,政治态度与学术志趣是导向,科研能力和创新潜力是核心。这对未来学术型博士生招生的启示有:第一,指标化的研究能力并非评价的唯一与绝对标准,学术型博士生招生应注重学术志趣、品格和潜力等软实力考核;第二,合作研究是学术创新的重要内驱力,应重视博士生的合作能力考核;第三,跨学科人才培养是趋势,应加强博士生的跨学科能力考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双一流”建设机制研究——以法国高师集团“高校共同体”改革为例
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实施成效评价——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分析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研究生国际学术网络建构
一流本科如何建设——基于“双一流”高校本科课程综合改革的实证分析
招生政策倾斜背景下农村、贫困专项计划大学生学业适应研究——基于某“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调查
“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科研合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在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扩散的制度分析
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
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高影响力教育实践的影响——基于某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证研究
组织学术职业支持是否影响博士生就业意愿——基于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