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69)
2023(17294)
2022(14765)
2021(14128)
2020(11546)
2019(26979)
2018(26949)
2017(49842)
2016(27841)
2015(31773)
2014(31874)
2013(31033)
2012(29104)
2011(26619)
2010(26785)
2009(24129)
2008(23537)
2007(20640)
2006(18501)
2005(16918)
作者
(78635)
(65312)
(64923)
(61646)
(41829)
(31341)
(29613)
(25641)
(25097)
(23476)
(22272)
(22124)
(20809)
(20719)
(20292)
(20139)
(19299)
(19272)
(18809)
(18554)
(16535)
(16144)
(15576)
(14980)
(14624)
(14504)
(14490)
(14448)
(13150)
(13033)
学科
(113535)
经济(113420)
管理(70030)
(66749)
(52572)
企业(52572)
方法(45612)
数学(38839)
数学方法(38384)
中国(37918)
(31519)
地方(27705)
(27347)
业经(25070)
教育(24506)
(24189)
(21666)
贸易(21648)
理论(21491)
农业(21485)
(20956)
(19535)
(17994)
(17670)
环境(17656)
银行(17622)
技术(17421)
(17410)
金融(17405)
(17230)
机构
大学(394315)
学院(388149)
(154890)
经济(151450)
管理(144939)
研究(141547)
理学(124399)
理学院(122815)
管理学(120696)
管理学院(119977)
中国(102851)
(87869)
科学(86318)
(71621)
(69310)
研究所(65333)
中心(62424)
(61520)
(61469)
师范(61032)
(57640)
北京(57081)
业大(55097)
财经(55004)
(50889)
(50136)
师范大学(49975)
农业(47872)
经济学(47192)
(46913)
基金
项目(258378)
科学(203790)
研究(195454)
基金(184819)
(160460)
国家(158969)
科学基金(135132)
社会(121282)
社会科(114552)
社会科学(114526)
(99951)
基金项目(97391)
教育(94158)
(86179)
自然(85469)
自然科(83427)
自然科学(83408)
自然科学基金(81902)
编号(81225)
资助(75860)
成果(69062)
重点(58958)
(58847)
课题(58726)
(58548)
(53485)
教育部(50581)
创新(49682)
国家社会(49098)
大学(49012)
期刊
(175574)
经济(175574)
研究(126483)
中国(85896)
教育(69707)
学报(60051)
科学(56771)
(56748)
管理(53640)
(50473)
大学(46008)
学学(41649)
农业(39909)
技术(35932)
(33205)
金融(33205)
经济研究(28083)
业经(27659)
财经(26986)
(23273)
图书(23269)
问题(23003)
(21315)
(18533)
(17859)
理论(17859)
论坛(17859)
技术经济(17828)
科技(17764)
世界(17641)
共检索到595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炎轩  
以我国人大复印资料《G1教育学》(1981~2005)所转载的德育论文及其引用著作文献为主要研究样本,中国当代德育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时期或阶段:1981~1988是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化阶段;1989~1998是德育理论研究的现代化阶段;1999~2005是德育理论研究的人性化阶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宣小红  史保杰  
通过对201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文章来源较为广泛,在被全文转载的文章中,其源杂志所占篇目较多的依次为《教育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教育研究与实验》等。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看,高等学校仍然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集中于教育学科学化的理论探究、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突破与关键举措、现代教育财政制度建设与教育效益的实证分析、德育的多元化、全方位研究、课程论的基础论题研究与教学论的新进展、信息技术重塑教育生态的核心旨趣与发展图景研究、教师专业学习研究与师范教育传统的传承发展、教育史学科发展的哲学审思与经典教育思想研究、比较教育发展的路径研究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科研究、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美育研究、教材建设研究、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研究、教师教育体系重构研究、《教育规划纲要》落实中存在问题的研究等是教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宣小红  薛莉  马潇潇  张橦  
通过对2013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文章来源较为广泛,在被全文转载的文章中,其源杂志所占篇目较多的依次为《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教育学报》等。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看,高校仍然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集中于教育理论中国化、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教育现代化、教育改革、教学论、德育、教师教育、教育技术学、教育史、比较教育学等方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宣小红  李德刚  姜天海  马潇潇  招斯喆  张橦  
通过对2012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文章来源较为广泛,在被全文转载的文章中,其源杂志所占篇目较多的依次为《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看,高校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集中于教育公平、教师专业发展、学前教育、公民教育、教学论、教育技术、教育研究方法、纪念中国书院改制110周年等问题。在未来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中,将关注教育公平、异地高考、《教育规划纲要》实施、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体制改革等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宣小红  薛莉  熊志刚  李思齐  王丽  
通过对2014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文章来源较为广泛,在被全文转载的文章中,源杂志所占篇目较多的依次为《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教育发展研究》等。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看,高校仍然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集中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改革支持系统的完善、教育科研方法、德育、教学与课程、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教师教育、教育史、比较教育学等方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宣小红  史保杰  
通过对2018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文章来源较为广泛,在被全文转载的文章中,其源杂志所占篇目较多的依次为《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看,高校仍然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与经济、教育科研、德育、课程与教学、教育技术、教师教育、教育史、比较教育等领域都有所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人工智能与教育、教育评价、教师队伍建设、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战略、国际教育等是教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宣小红   史保杰   惠文婕  
2023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来源广泛、栏目丰富,源杂志转载量较高的依次为《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研究与实验》等。文章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以师范院校为主,高等学校仍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新时代中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德育的现代危机与应对策略研究、知识价值观转变与教学范式研究、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路向研究、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研究、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视域转向与方法论研究等八个热点问题。教育强国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究,人才培养的战略性与创新性研究,新时代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研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研究,人民教育家精神与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研究,课程现代化与教材管理研究,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研究,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与国际影响力提升研究等十个问题将会是教育学研究未来一年关注的重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宣小红  薛莉  
通过对2015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文章来源较为广泛,在被全文转载的文章中,其源杂志所占篇目较多的依次为《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学术月刊》等。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看,高校仍然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集中于教育学的科学改造与理论创新、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与难题破解、德育的理论反思与公民培育、教学的伦理性与知识教学、大数据应用与智慧教育研究、学前教育投入与成本分担、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变革、教育史研究的传统课题与多元视域、全球化视野下的教育政策与改革比较研究等方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宣小红  史保杰  薛莉  
通过对2016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文章来源较为广泛,在被全文转载的文章中,其源杂志所占篇目较多的依次为《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学报》等。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看,高校仍然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改革、教育科研、德育、教学论、教育技术、教师教育、教育史、比较教育等领域都有所体现。核心素养的深入研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教育学学科建设、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育变革、教育信息化的中国特色研究、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推进的探讨、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宣小红  檀慧玲  曹宇新  
2021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紧跟学术前沿与时代步伐,转载论文来源广泛、栏目丰富,源杂志转载量较高的依次为《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文章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以师范院校为主,高等学校仍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奋斗历程与经验、实证取向与实践取向的教育学理论、教育评价改革、技术与教育双向赋能的突破与反思等十二个热点问题。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教育研究、教育学学科范式的创新研究、中国特色教育政策与法律体系研究、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等九个问题将会是教育学研究未来一年关注的重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军林  宣小红  史保杰  
2022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来源广泛、栏目丰富,源杂志转载量较高的依次为《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文章第一作者所属单位性质以师范院校为主,高等学校仍处于绝对主体地位。教育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教育学基本理论创新研究、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策略、德育的精神缺位困境与实践突破、教学理论的实践关怀路径、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关系审思、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优化与师范生培养的模式创新、教育史学危机的出路与经典教育思想研究、比较教育的理论建构取向与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策略等八个热点问题。中国特色教育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研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研究,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研究,发展素质教育研究,促进教育公平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提升自主培养人才质量研究,教育评价改革与创新研究,教育数字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创新研究等十个问题将会是教育学研究未来一年关注的重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莉芳  
对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转载论文的统计分析显示,1999年至2009年间,接受研究资助的论文数量和比重呈上升趋势,国际文献占参考文献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反映出在世纪之交的十年,随着公共科研经费投入的增长和国际交流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正在发生以"经费依赖"与"国际化"为主要特征的模式转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晓枫  
近三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我国社区教育的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了我国社区教育在认识、管理、评价、政策法规、经费投入、社区学院、课程、师资、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互动合作,以及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种种问题。我们应大力加强社区教育研究的学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要特别关注对完善与改革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社区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欠发达地区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本土化等方面的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杜晓利  
近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它对社会、经济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使世界科技中心及其相关问题备受关注。教育史和科学史的研究表明,世界教育研究中心的转移与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有着必然又难以置信的一致性。世界教育研究的中心在近代发生了由英国到法国,又到德国,再到美国的转移。究其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理论发展和"科学家共同体"的存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幸  
博比特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人,他的《课程》一书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探究课程理论的专著。博比特成长于美国乡村,朴素的职业感和宗教情怀对他早年影响颇大。在菲律宾的教学工作促成了他课程理论的萌芽,在克拉克大学的博士生涯和芝加哥大学早年的教育管理学工作则促使他思考以科学原理高效规划教育资源的可能性。这些都推动了他在1918年提出现代课程理论,并试图打破过去的学术中心课程,将社会和学校紧密联系,让学生经验成为课程的基石。他又在之后的著作中呈现出了一个具体的课程编制案例,从而引领了美国课程变革的实践。进入20世纪30年代,博比特的影响逐渐消退,但这为日后泰勒原理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