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0)
- 2023(14053)
- 2022(12246)
- 2021(11889)
- 2020(9805)
- 2019(23158)
- 2018(22650)
- 2017(43737)
- 2016(23699)
- 2015(26908)
- 2014(26681)
- 2013(26786)
- 2012(24666)
- 2011(22265)
- 2010(22145)
- 2009(20363)
- 2008(20246)
- 2007(17795)
- 2006(15766)
- 2005(14376)
- 学科
- 济(98137)
- 经济(98023)
- 管理(68568)
- 业(63763)
- 企(53082)
- 企业(53082)
- 方法(44377)
- 数学(38665)
- 数学方法(38184)
- 中国(28514)
- 财(25741)
- 农(25502)
- 贸(20156)
- 贸易(20141)
- 学(20114)
- 业经(20082)
- 易(19621)
- 制(19489)
- 地方(17005)
- 务(16513)
- 财务(16434)
- 财务管理(16397)
- 银(16344)
- 银行(16307)
- 农业(16128)
- 企业财务(15560)
- 理论(15542)
- 行(15529)
- 融(15508)
- 金融(15507)
- 机构
- 大学(339558)
- 学院(333913)
- 济(141399)
- 经济(138533)
- 管理(132121)
- 研究(118007)
- 理学(113379)
- 理学院(112133)
- 管理学(110241)
- 管理学院(109631)
- 中国(92922)
- 京(74262)
- 科学(69997)
- 财(65417)
- 所(59841)
- 研究所(53983)
- 中心(52995)
- 农(52741)
- 财经(51990)
- 北京(48267)
- 江(48048)
- 业大(47570)
- 经(47473)
- 范(43719)
- 师范(43360)
- 经济学(43119)
- 院(42257)
- 农业(41188)
- 州(38869)
- 财经大学(38856)
- 基金
- 项目(221447)
- 科学(174534)
- 研究(163323)
- 基金(162923)
- 家(141947)
- 国家(140821)
- 科学基金(120400)
- 社会(103358)
- 社会科(97971)
- 社会科学(97944)
- 基金项目(85797)
- 省(82256)
- 自然(78030)
- 自然科(76231)
- 自然科学(76215)
- 自然科学基金(74831)
- 教育(74336)
- 划(70534)
- 资助(68464)
- 编号(65609)
- 成果(54659)
- 部(50493)
- 重点(49427)
- 发(46308)
- 创(45272)
- 课题(44986)
- 教育部(43589)
- 国家社会(42863)
- 大学(42297)
- 创新(42292)
- 期刊
- 济(156547)
- 经济(156547)
- 研究(106861)
- 中国(67710)
- 学报(51505)
- 管理(50720)
- 财(50382)
- 科学(48249)
- 农(48016)
- 大学(39489)
- 教育(36754)
- 学学(36699)
- 农业(33647)
- 融(33232)
- 金融(33232)
- 技术(27912)
- 财经(26325)
- 经济研究(25518)
- 业经(23227)
- 经(22570)
- 问题(20619)
- 业(18392)
- 贸(18384)
- 图书(18247)
- 理论(17824)
- 世界(16615)
- 技术经济(16466)
- 国际(16135)
- 实践(15896)
- 践(15896)
共检索到511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秉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钟钰 李光泗 果文帅
随着粮食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使得对于粮食市场调控的讨论日益激烈,社会各界对粮食市场调控效率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为此,运用稻谷、小麦、玉米的月度价格数据,采用ARCH类模型,通过分析粮食价格波动性来实证检验中国粮食市场调控效率。研究得出:我国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在稳定粮食市场、化解粮食价格波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具有类似于稳定器的作用,但这种作用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其中粮食市场调控政策在平抑稻谷与小麦价格波动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在平抑玉米价格波动方面的效率相对较低。
关键词:
市场调控 粮食价格 波动 调控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中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先德 王士海
近几年国际粮价的急剧波动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世界粮食供求变化、出口限制政策以及国际资本投机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国际粮价急剧震荡并在很短的时间内飙升至30年以来的历史高位,此后又快速回落。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但总的来说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最后从耕地保护、市场调控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政策思考。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国际市场 粮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鹤 张海翔
由于价格变量同时出现在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中,又由于使用数据建模时需求和供给的均衡量是同一数据,通常估计得到的两个函数中价格的符号经常与经济学理论相悖。文章通过对模型的精心设计,使用完全信息极大似然估计,建立了与微观经济理论相符的中国粮食市场动态均衡模型。在此基础上,从数量上分析了决定市场出清的主要变量的作用。最后,从中国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贤
1993年中国粮食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在持续了四年多的“卖难”声中,粮价在全国范围大幅度骤然攀升,“卖粮难”突变为“收粮难”。这一骤然的波动,警醒了决策界和理论界。显然,1993年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改革仍未解决好中国粮食的市场问题。粮价不正常的大幅攀升,不仅反映出生产的问题,更多的源于粮食市场和经营的问题,收购、储备、贸易和价格政策上的问题。在粮食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但谁都不否认应致力于统一的规范的市场建设和对市场的宏观调控的完善。本文将对近期有关粮食问题的各种不同观点进行评述,并探讨如何有效地解决我国粮食的供求均衡和稳定增长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光泗 曹宝明 马学琳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利用BEKK模型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未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但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提高,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协整程度逐渐增强;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效果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中国粮食市场开放强化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市场的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静 吴海霞
文章利用ARCH类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小麦、玉米、大豆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和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小麦、玉米、大豆价格变化具有明显的时变性和集簇性;小麦和玉米的价格波动具有非对称性;玉米市场要求高风险高回报。同时,从长期来看,小麦市场价格波动是引起玉米市场和大豆市场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但玉米、大豆市场价格波动不是小麦市场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玉米市场价格波动和大豆市场价格波动之间互为格兰杰原因。
关键词:
粮食 价格波动 联动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峭
中国粮食生产周期性波动是其增长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本文在阐述粮食生产波动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历史过程和变化特征,探讨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形成机制,建立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理论分析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娜 牛翠萍
基于2004年3月~2016年6月粮食收购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建立ARCH-M、EGARCH和CGARCH模型对中国粮食收购价格总指数基本波动特征、总体波动率、长期波动率和短期波动率的规律性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呈现出明显的集簇特征;粮食市场并没有呈现出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粮食价格指数的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粮食价格波动逐步收敛于稳定状态,最低收购价政策起到了稳定价格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娜 牛翠萍
基于2004年3月2016年6月粮食收购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建立ARCH-M、EGARCH和CGARCH模型对中国粮食收购价格总指数基本波动特征、总体波动率、长期波动率和短期波动率的规律性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价格波动呈现出明显的集簇特征;粮食市场并没有呈现出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粮食价格指数的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粮食价格波动逐步收敛于稳定状态,最低收购价政策起到了稳定价格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砚文 杨重玉 陈丁薇 张培君
本文对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市场主要调控政策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大米、小麦、玉米最低收购价、储备制度的执行情况,探讨粮食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我国粮食宏观调控政策对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调控政策目标的两重性加大了政府对粮食市场调控的难度;粮价上涨的预期也隐含着较高的市场风险,高额的国内外价格差使我国承受着巨大的进口压力。因此,需要构建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粮食市场调控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常向阳
对我国粮食市场“买难—卖难”波动的反思常向阳1996年粮食丰收后,随之而来的“卖粮难”困扰了全国的粮食市场。这是继1982年至1984年的“卖难”、1985年至1988年的“买难”、1990年至1992年的“卖难”、1993年至1995年的“买难”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雪 刘乃郗 张姝
[目的]为了估计价格支持政策对不同粮食品种期现货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实证分析和比较了政策及其调整对粮食期现货价格波动的实施效果影响,为深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证支撑。[方法]利用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现货与期货价格日数据,将政策以虚拟变量的形式引入GARCH模型实证分析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收储政策及其调整对平抑粮食期现货市场波动的作用。[结果]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产生了显著影响,最低收购价政策能够明显降低稻谷和小麦现货市场的波动程度,但对期货市场波动的作用则相反;玉米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导致现货市场波动性提高,而对期货市场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价格支持政策具有降低价格波动的作用效果,政策调控效果与实施品种的国内供求及市场形势、国内外市场的联系程度密切相关,政策的完善还需关注对期货市场波动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