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15)
2023(16918)
2022(14555)
2021(13493)
2020(11502)
2019(26652)
2018(26305)
2017(49848)
2016(26738)
2015(30129)
2014(30400)
2013(29898)
2012(28048)
2011(25084)
2010(25647)
2009(24140)
2008(23623)
2007(21418)
2006(18786)
2005(17249)
作者
(77348)
(64595)
(64085)
(61072)
(41244)
(30976)
(29349)
(25008)
(24429)
(23170)
(21916)
(21801)
(20456)
(20417)
(19889)
(19782)
(19426)
(19079)
(18596)
(18446)
(16087)
(15853)
(15813)
(14846)
(14499)
(14480)
(14477)
(14423)
(13084)
(12899)
学科
(114533)
经济(114407)
(84659)
管理(82804)
(71044)
企业(71044)
方法(49482)
数学(42348)
数学方法(41758)
中国(33877)
(32844)
(31648)
地方(26983)
业经(26157)
(23093)
技术(22935)
(21750)
财务(21680)
(21618)
财务管理(21596)
农业(21332)
(20756)
贸易(20732)
企业财务(20595)
(20065)
(19396)
银行(19363)
(18766)
金融(18763)
(18493)
机构
学院(382074)
大学(380526)
(157510)
经济(154130)
管理(149626)
理学(127679)
研究(127094)
理学院(126279)
管理学(124072)
管理学院(123338)
中国(100383)
(81498)
(76318)
科学(76213)
(64345)
(60872)
中心(60341)
(59895)
财经(59507)
研究所(57289)
(53798)
业大(53704)
北京(51660)
(49853)
师范(49359)
(47936)
农业(47092)
经济学(46880)
(45662)
财经大学(43934)
基金
项目(246816)
科学(195215)
研究(181828)
基金(178068)
(154512)
国家(152888)
科学基金(132334)
社会(115275)
社会科(109358)
社会科学(109329)
(98389)
基金项目(94101)
自然(85382)
教育(84783)
自然科(83431)
自然科学(83410)
(82063)
自然科学基金(81937)
编号(74060)
资助(73263)
成果(60962)
(56034)
重点(55631)
(54959)
(54538)
课题(51705)
创新(50670)
科研(47534)
教育部(47154)
国家社会(46957)
期刊
(179135)
经济(179135)
研究(115519)
中国(83720)
(62704)
管理(58303)
(55716)
学报(55164)
科学(52196)
教育(43298)
大学(42697)
学学(39901)
(38799)
金融(38799)
农业(37624)
技术(35827)
业经(30236)
财经(29298)
经济研究(27989)
(25105)
问题(23462)
统计(21277)
(20949)
技术经济(20112)
(19470)
(19167)
图书(18623)
科技(18332)
财会(18247)
理论(17753)
共检索到592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军伟  
一、引言“十四五”提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近年来,无论是沪深两市还是北交所、证监会对企业研发费用愈发关注,相关问询函显著增加。财政部也发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财会[2021]35号),对研发的样品(机)的会计处理作出规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薛爽  王禹  
信息披露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科创板首次打开IPO审核问询的“黑匣”。本文基于科创板IPO公司多轮审核问询回复函的文本信息,从回复信息“质”和“量”两个维度分别构建指标度量回复函的信息披露质量,考察其对IPO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IPO审核问询回复函信息质量与公司首发抑价显著负相关,具体表现为回复函的信息量越大、信息可视化程度越高、会计术语和逆接成分密度越小,首发抑价程度越低;且公司研发投入越多,回复函质量对首发抑价的影响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发行人回复函信息质量对招股说明书的内容有显著影响:回复函质量越高,招股书上会稿与初始申报稿相比提供的增量信息越多,信息质量越高。此外,回复函质量越高,机构投资者网下询价意见分歧越小。本文基于IPO审核问询回复函文本信息的分析,为各利益方理解IPO定价效率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监管方提高IPO审核问询质量进而提升IPO市场化程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郭照蕊  袁嘉浩  傅毅  
年报问询函是证券交易所向年报披露存疑的上市公司发出的函件,有问有答才构成一次有效的问询回合,因此综合考察年报问询函和回函的经济后果更具意义。本文通过对2015-2020年间年报问询函及上市公司相应回函的文本分析构建了“答非所问”程度指数并实证考察了其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发现,“答非所问”程度指数越高,上市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越高,进而表明,有针对性的释疑能够降低审计费用,回函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上市公司因问询函而支付的审计费用“溢价”。该现象受到一系列公司内外部特征的影响,相对于问询函回函长度越长、内部治理水平和外部制度环境越差,审计费用受“答非所问”程度影响而提升得越明显。本文从审计费用的视角证实了高质量的回函对上市公司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姣  傅超  
本文以2014—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风险溢价补偿的视角考察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对异常审计收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司并购商誉与异常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基于非处罚性监管视角,本文发现上述关系的作用机制为:商誉有关的年报问询函在公司商誉资产正向影响异常审计收费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上述结论在替换变量指标、考虑自选择偏差以及使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本文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异常审计收费较高时,商誉资产越多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低,但上述效应在商誉相关年报问询函的影响下有所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问询函监管的有效性。本文不仅丰富了公司并购商誉影响审计收费的研究,还从问询函监管视角深化了对两者之间作用机制的理解与认识,发现了问询函监管能进一步增强社会审计监督有效性的证据,为资本市场的会计风险监管提供了新的角度和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慧娟  贾梦琪  胡怡欣  
自科创板率先开始实行审核问询制度以来,科创板企业IPO定价效率一直备受关注。而科创板上市企业IPO定价效率与企业科技研发信息的披露密切相关。因此文章以研发信息披露为视角研究IPO定价效率。文章利用科创板开板至2021年年末申请上市的信息披露完整的212家公司为样本,以招股说明书研发信息文本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信息披露对IPO的影响,市场投资者是否可以合理有效利用企业披露的研发信息,探讨审核问询制下企业的定价效率,为企业应当如何合理进行信息披露,监管如何把握审核尺度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夏娜丽  
会计师执业谨慎性及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审计意见提示了不少上市公司经营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及风险;解释性说明段的增加,显示出会计师关注到了更广泛的范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冶飞,徐朝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雷云  陈瑛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科创板公司在申请发行上市阶段的监管为背景,基于2019—2020年科创板215家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IPO审核问询内容特征对科创板公司上市后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IPO审核问询中与财务、风险相关性越强,审计费用越高。进一步分析发现,IPO审核问询中与财务、风险相关的问询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在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较小组更显著。采用Bootstrap自体抽样法和公司固定效应模型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后发现该结论仍然成立。文章研究结论拓展了问询监管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利用LDA主题分析技术深入挖掘了IPO审核问询的内容特征,同时为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增量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芦雅婷  
本文以2012年和2013年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的处罚公告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针对其违规行为的内容以及监管机构对其违规行为的处罚手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违规行为发生当年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注册会计师对这些违规行为的审计揭示程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亚超   罗昆   王玉法  
以沪深证券交易所2014-2022年发放的财务报告问询函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收到财务报告问询函会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当问询函内容越详细、问题数量越多时,对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作用便越显著;第二,问询函涉及现金、负债、会计政策、估值、利润调整、合规、担保和诉讼类等事项的词汇比例越高,其对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的影响便越显著;第三,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后减少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会损害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经营业绩;第四,上市公司收到问询函将降低同地区其他公司的年报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这种震慑效应在非核心城市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为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问询函制度的治理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有必要进一步优化问询函的制度设计和监管实践,充分发挥其对上市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霜  熊顺良  
本文选取2001-2003年发生并购行为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作为收购者的上市公司,其公司规模变动、会计业绩与高管薪酬的变动正相关,但与托宾Q值显著负相关。这表明高管积极推动的并购行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增加他们谋取福利的能力。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高管的监督制约作用的动力大小和方向不太一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齐荻  许文瀚  
问询函是证劵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一种柔性监管制度,主要针对公司业绩异常、经营风险和信息披露提出问询,要求公司在限定日期之内回复。不同于过去的实质性处罚措施,问询函给予了公司解释与改正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对公司创新意愿的影响也会有所区别。本文基于交易所提出的研发问询,实证检验研发问询对上市公司创新意愿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问询对公司创新意愿有提升效应。需要会计师回复的问询函能够放大这种效应,而需要律师回复的问询函却削弱了这种效应。敏感性分析发现,在国有、高科技型和不存在研发操纵现象的公司,这种效应更明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亚楠   吕钘  
以2018年我国研发费用列报位置的变更为背景,选取2015—2020年创业板360家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政策效应。首先,运用Stata15.0实证分析研发费用单列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单列对股价同步性确实具有提升作用。其次,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现象在研发投入强度升高、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更为明显,这表明研发费用列报位置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从企业自身角度和外部监管角度提出对策建议,旨在对会计信息列报形式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的研究进行补充,同时对提升股价同步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玉平  杨梦  
本文以201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47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中25家年报中披露碳信息的企业2012-2015年年报碳信息的行业、事项、项目、质量和动态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企业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确保披露信息的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玉平  杨梦  
本文以201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47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中25家年报中披露碳信息的企业2012-2015年年报碳信息的行业、事项、项目、质量和动态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企业碳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确保披露信息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