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82)
- 2023(14828)
- 2022(11827)
- 2021(10596)
- 2020(8589)
- 2019(18994)
- 2018(18858)
- 2017(36087)
- 2016(19488)
- 2015(21725)
- 2014(21952)
- 2013(21472)
- 2012(19724)
- 2011(17629)
- 2010(18033)
- 2009(17257)
- 2008(17372)
- 2007(16070)
- 2006(14733)
- 2005(14118)
- 学科
- 济(90040)
- 经济(89900)
- 业(84653)
- 企(75958)
- 企业(75958)
- 管理(74585)
- 业经(32165)
- 农(29714)
- 财(29645)
- 方法(28461)
- 中国(28274)
- 制(23523)
- 地方(22832)
- 农业(21267)
- 务(20897)
- 财务(20859)
- 财务管理(20829)
- 数学(19834)
- 企业财务(19758)
- 数学方法(19690)
- 技术(18881)
- 体(17318)
- 和(16319)
- 银(16288)
- 银行(16270)
- 策(15941)
- 行(15728)
- 理论(15638)
- 划(15539)
- 融(15488)
- 机构
- 学院(285576)
- 大学(279007)
- 济(122611)
- 经济(120127)
- 管理(110710)
- 研究(96903)
- 理学(92825)
- 理学院(91874)
- 管理学(90764)
- 管理学院(90203)
- 中国(78072)
- 财(61960)
- 京(60032)
- 科学(54293)
- 所(48344)
- 江(47348)
- 财经(46903)
- 农(46153)
- 中心(44137)
- 研究所(42574)
- 经(42273)
- 北京(38227)
- 业大(37429)
- 州(37268)
- 经济学(36843)
- 范(35785)
- 师范(35461)
- 农业(35400)
- 院(35087)
- 财经大学(34082)
- 基金
- 项目(175505)
- 科学(140353)
- 研究(135010)
- 基金(126463)
- 家(107604)
- 国家(106514)
- 科学基金(93319)
- 社会(88357)
- 社会科(83708)
- 社会科学(83693)
- 省(70740)
- 基金项目(66163)
- 教育(60648)
- 划(57147)
- 自然(56451)
- 自然科(55125)
- 自然科学(55113)
- 编号(54962)
- 自然科学基金(54192)
- 资助(49858)
- 成果(45254)
- 发(43148)
- 创(39766)
- 重点(39341)
- 课题(38966)
- 制(38767)
- 部(38494)
- 业(37985)
- 国家社会(36514)
- 创新(36295)
- 期刊
- 济(155164)
- 经济(155164)
- 研究(91722)
- 中国(66553)
- 财(52019)
- 管理(49324)
- 农(46164)
- 科学(37364)
- 学报(36460)
- 融(33309)
- 金融(33309)
- 教育(31761)
- 农业(31112)
- 大学(29508)
- 业经(28037)
- 学学(27772)
- 技术(27031)
- 财经(24179)
- 经济研究(23450)
- 经(20884)
- 问题(19992)
- 业(18046)
- 技术经济(15761)
- 现代(15112)
- 贸(14945)
- 世界(14845)
- 商业(14311)
- 财会(13989)
- 经济管理(13684)
- 国际(13420)
共检索到461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罗序斌 刘莉华
利用财税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智能化转型是实践中的难题。基于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和门槛效应两大模型实证分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能够显著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以企业规模为门槛变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的强度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此外,相较于高技术制造业,其对中低技术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产生促进作用的门槛值更高,对民营制造业企业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而对国有制造业企业则不存在门槛效应。因此,需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因产因企精准施策。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制造业 智能化转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宜航 许英杰 郭晓 董鑫鑫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创新、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实证研究发现,2021年出台的两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具有积极影响。两项政策对于企业研发投入的提升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不同地理区位、不同性质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政府应考虑将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优惠从制造业扩大至全行业,并且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放宽至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时可享受。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洪武
数控技术和智能技术实现了机械产品的创新,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强力支持下催生的产业模式创新,也会使制造业的产业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壹LYC公司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LYC公司持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自2000年起相继实施了销售ERP系统、集团财务
关键词:
竞争力 信息化 数字化 智能化 网络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宇君 顾萌
基于制造业企业实证检验证实: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通过竞争战略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笔者以2013—2019年中国大陆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研究样本的有效数据,在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面板模型及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对包含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在内的企业业绩的影响及竞争战略、内部控制在其中的作用。检验结果证实: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提高了企业业绩;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均中介了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对企业业绩的正向影响;内部控制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通过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对企业业绩的积极影响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智能化转型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业绩,揭示了智能化转型与企业业绩内在联系的机理,所得结论拓展了现有关于智能化转型、企业业绩方面的学术探讨边际,为企业通过智能化转型提升业绩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层层
在相关文献、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构建转型升级与智能化建设模型,在验证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模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要使智能化产品产值增长率持续增长,应将新技术引进和产学研合作外部投入要素、政府和市场等外部支撑投入要素维持在一定平衡状态下,增加技术投入比率和高技术人才内部投入要素,最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智能化进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恒梅 李南希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物联网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会形成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新动能。物联网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中的主要应用方向包括智能化设计与智能化生产、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监控、商品仓储运输自动化和售后服务的远程升级等。但从总体看,我国制造业的物联网应用条件尚不成熟,很多企业仍未制定较为明确的工业物联网发展规划。对此,应加快建立相关标准体系,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加强数据信息保护,发挥成功融合企业的典型示范作用,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相关人才培养力度及金融支持力度。
关键词:
物联网 制造业 智能化 信息化 网络安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序斌
通过对美国、德国和中国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发展战略和实践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提炼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研究表明:实现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实施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根本目的,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进是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大数据资源、工厂物联网、智能机器人是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新要素,可以从产品、企业、产业等层面选择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推进路径。
关键词:
传统制造业 智能化 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树山 董旭达
新时期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环节。智能化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以2012—2022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出发,探讨其对企业组织韧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在对三者进行量化测算的基础上进行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异质性等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智能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组织韧性,并带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现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经实证检验,该结论稳健。同时,智能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提升存在地区市场化程度、企业生命周期、资本密集度、股权性质的异质性。基于此,本文从宏观层面出发,提出了政府加强顶层设计,为制造业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配套支持及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转型的共性建议,从中观层面出发,提出了企业可通过建立稳健的财务策略,识别并规避各种风险、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供应链条稳健性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提升组织韧性,以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风险。并从微观层面建议不同性质的制造业企业应依据不同特点合理审慎做出智能化转型的战略选择,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在智能化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投入,赋能价值链共生共赢,支撑企业实现韧性增长。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推动产业韧性水平、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伟红 何亚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国迫切需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建立创新型国家,因此,提高企业研发活动积极性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通过对现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制度、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指引和财政部意见三项制度的纵向对比和横向分析,发现目前研发费用制度存在多个归集口径,且其细化内容有待明确,适用行业有待开放,这些导致制度未能真正落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只有从制度本身入手,才能真正发挥研发费用对企业的创新驱动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易露霞 王一明 贺晋
近年来,广东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正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本文指出广东装备制造业仍未摆脱以能源高消耗、环境高成本、外资高依赖为竞争特点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剖析了其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竞争模式单一等问题,从走低碳化之路、发展高端智能化产业、完善竞争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广东装备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译 徐焕章
为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政府加大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以及扣除范围。要想准确地评估政策实施效果,既要考虑政策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还要关注政策实施的异质性。本文以2012-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DID方法评估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前后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从实施效果来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投入。进一步研究发现:实施效果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国有制造业企业、非高技术及低发展能力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投入实施效果最为显著,但对西部地区、非国有制造业、高技术和高发展能力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效果欠佳。此研究针对切实帮助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实现政策助企纾困的目标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制造业企业 创新投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安 张英慧 景文治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柔性生产机制和异质性生产环节的多层嵌套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深入探究了柔性生产背景下"减税降费"政策对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影响机制及效果。研究发现:政府部门于智能化生产环节和非智能化生产环节施加"减税降费"政策均能够在短期内促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并且随着柔性生产普及程度的提升,"减税降费"政策对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促进作用呈现出逐级优化的态势,而在充分考虑我国税收政策调整中表现出的渐进性、探索式特征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发现,过快的减税速率将会制约"减税降费"政策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中表现出的激励作用。本文不仅为分析"减税降费"政策引导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全新研究视角,更为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证性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新年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工业4.0计划"是当前国际上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一种有效战略,也是一种产业发展理念,它正在推动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不同类型、不同发展基础的制造业在推进智能化升级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模式是不同的,中国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有其特有的基础和条件,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未来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选择恰当的智能化改造路线,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在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强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有序推进区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改造;同时要重视和加强相关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科学设定战略目标、技术路线、优先行动计划和具体方案,明确所有参与方的责任分工,充分发挥好行业组织的作用,整合调用多方资源,借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加快推进区域制造业实现创新升级和转型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新年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工业4.0计划"是当前国际上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一种有效战略,也是一种产业发展理念,它正在推动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不同类型、不同发展基础的制造业在推进智能化升级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模式是不同的,中国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有其特有的基础和条件,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未来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选择恰当的智能化改造路线,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在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强试点示范和应用推广,有序推进区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改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方飞虎
对于研发费用的税前扣除与加计扣除,实务上常有混淆。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贯彻落实。两者的适用对象同源、纳税影响同向、存在依存关系,但两者的性质目的、行业限制、扣除范围、遵循原则、核算要求、实现时间、申报填列、征管要求和会计处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关键词:
研发费用 税前扣除 加计扣除 科技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