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9)
2023(11134)
2022(9335)
2021(8269)
2020(6636)
2019(14813)
2018(14470)
2017(26801)
2016(14212)
2015(15560)
2014(14843)
2013(14577)
2012(13792)
2011(12553)
2010(12756)
2009(11568)
2008(11355)
2007(10368)
2006(9239)
2005(8420)
作者
(40428)
(33800)
(33617)
(31470)
(21324)
(16207)
(15134)
(12895)
(12718)
(12068)
(11439)
(11298)
(10802)
(10551)
(10394)
(10357)
(9983)
(9833)
(9667)
(9598)
(8389)
(8265)
(7990)
(7751)
(7639)
(7610)
(7380)
(7361)
(6785)
(6711)
学科
(63781)
经济(63727)
(44832)
管理(42685)
(35364)
企业(35364)
中国(22317)
地方(20524)
方法(20516)
(19454)
技术(18697)
数学(17356)
数学方法(17220)
业经(17063)
农业(13815)
技术管理(13159)
(12425)
(12169)
银行(12138)
(11867)
(11828)
金融(11827)
(11549)
(11469)
地方经济(11367)
环境(10763)
(10597)
贸易(10582)
(10299)
(10136)
机构
学院(198809)
大学(195044)
(86264)
经济(84607)
管理(76940)
研究(71539)
理学(65559)
理学院(64773)
管理学(63891)
管理学院(63484)
中国(54017)
科学(41951)
(41648)
(37623)
(35412)
(34254)
中心(32475)
(31995)
研究所(31901)
财经(28990)
业大(28754)
(27701)
师范(27422)
北京(26577)
农业(26434)
(26287)
(25916)
经济学(25889)
(25682)
经济学院(23183)
基金
项目(131926)
科学(106158)
研究(100273)
基金(94053)
(81486)
国家(80699)
科学基金(70156)
社会(65745)
社会科(62510)
社会科学(62495)
(55358)
基金项目(50083)
教育(45588)
(45075)
自然(42479)
自然科(41583)
自然科学(41576)
自然科学基金(40911)
编号(39627)
资助(35885)
(35370)
(34161)
成果(31645)
创新(30920)
重点(30078)
课题(29140)
发展(28922)
(28419)
(28187)
国家社会(27319)
期刊
(102076)
经济(102076)
研究(63339)
中国(50115)
(32584)
管理(31894)
教育(28522)
科学(28216)
学报(27865)
(27273)
农业(22586)
大学(21910)
(21827)
金融(21827)
学学(20406)
技术(19303)
业经(18890)
经济研究(16655)
财经(14211)
问题(12647)
科技(12584)
(12536)
(12434)
技术经济(11467)
商业(10337)
(10286)
论坛(10286)
现代(9315)
(9309)
图书(9138)
共检索到315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白俊红  王钺  
利用2000—2013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研发要素区际流动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R&D资本的区际流动能够显著促进创新效率的提升,而R&D人员的区际流动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金融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发挥R&D资本区际流动的效率提升效应,而随着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不再是影响R&D人员区际流动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卞元超  吴利华  白俊红  
基于研发要素流动的视角,系统阐述了财政科技支出竞争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采用2007-2015年中国333个地级行政区域的面板数据,借鉴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思路,并基于地理邻接、空间距离、行政邻接和经济空间距离四个维度的地方政府竞争关系,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竞争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竞争对区域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呈现出显著的时间特征。研发人员流动能够有效地发挥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竞争激励效应,从而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但是研发资本流动的影响路径是不显著的。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竞争也是影响区域创新差距及其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对优化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涛  刘国燕  
基于地区高铁通勤时间构建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面板门槛模型(PTR)实证检验时空压缩下研发要素流动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后,研发要素流动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且研发人员流动的直接效应更显著;时空压缩下研发要素流动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因创新资源集聚程度和能力水平较高,更易从中获益,而西部地区受限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阶段,其研发要素流动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偏弱;研发人员流动、财政科技支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化水平4种调节因素均表现出门槛特征,且呈现出梯度式增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蒋楠  郑晨  
一、引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在全球的创新指数排名已由第17位跃至第14位,但是从构成创新指数的指标来看,政府工作的有效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汉华  钟琪  
利用SBM-DEA模型测算了2001~2015年我国30个省的协同创新效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研发要素流动对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中的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发现:2001~2015年各区域协同创新效率整体明显提高,并趋向于均衡发展,但存在一些省份在高水平聚拢和低水平集聚;研发人员流动和研发资本流动都能显著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效率;研发投入强度存在"高水平陷阱",在低水平时更有利于发挥研发要素流动的协同创新效应,过高的政府支持和过低的金融支持均会显著地抑制研发要素流动的协同创新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建春  许家云  毛其淋  
CEO在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是否能促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作用机制如何?目前国内还尚未有文献专门对此进行研究。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研究数据库》的匹配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地评估CEO交流对流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CEO交流显著地提高了流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这种正向的"生产率溢出"效应在样本期内具有持续性而且是逐年递增的;(2)CEO交流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因CEO是否具有海外留学及工作经历、性别差异、学历差异以及企业所有制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3)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CEO交流通过企业出口拉动效应和...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霞  刘阳  
本文以2018—2020年新三板、科创板以及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与双重差分法检验创新券是否对中小企业竞争力具有提升效果,同时还检验了创新券的滞后效应。另外,本文加入企业创新绩效作为中介变量,检验了“创新券—企业创新绩效—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创新券对于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滞后一年创新券对于企业竞争力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券对于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且创新券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创新绩效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基于分析结果本文为政府使用创新券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曹阳  
公司的研发创新对于公司以及国家层面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生物医药类的企业,其研发创新,更是引领了世界未来发展的潮流。对于我国A股医药板块的上市公司,其股票流动性的强弱是否对公司研发创新带来积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实证模型解释其影响关系。文章发现我国A股医药板块的上市公司,其流动性越高的公司,未来几年内,公司研发创新显著增多。对于其背后的影响机制,本文采用了双重差分法,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可以高度解释流动性对于公司创新的影响,股票流动性越高的公司,其机构持股比例则越高,机构会更多地监督管理层,从而正向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秀敏  杨连星  汪瑾  
基于我国上市企业2005-2011年间大样本数据和改进后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测度方法,本文对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研发创新之间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研发具有"激励"效应,但二者间的影响效应在不同行业和所有制企业类型中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相对于企业自身的环境信息披露而言,地方政府环境管制对企业研发创新具有促进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凌云  马青山  
互联网金融作为基于互联网的新金融模式,通过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企业研发创新。基于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探究产业发展、传统金融发展和人力资本对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可显著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发展、传统金融发展以及人力资本水平与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补性,有利于增强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此外,异质性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在科教水平较低的城市和级别较低的城市具有显著创新效应,区位因素并不是影响互联网金融创新效应的显著性原因;互联网金融在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创新效应大于其它城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宏斌  许晨辉  孙雅妮  
作为集团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子公司的设立是否能有效提升企业集团的协同创新水平及其影响机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在采用多种方法排除内生性问题后研究发现:研发子公司的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集团的协同创新水平。机制检验发现,设立研发子公司主要通过发挥“信息共享”和“知识溢出”效应以实现创新资源在集团内部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企业集团的协同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当集团高管具有研发背景、集团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以及金字塔控制链长度较短时,设立研发子公司对企业集团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文章以“自下而上”的研究范式丰富了企业集团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同时为企业集团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协同创新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柳学信  孔晓旭  刘春青  王琪  
利用2007—2015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研究高额的政府补助是否促进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并将企业研发支出作为中间变量分析这种影响的作用路径。在控制企业规模和企业科研人员数量之后,政府财政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提高的正面激励作用是显著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补助对国有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激励作用,但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支出具有"挤出"作用。企业研发支出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其中研发支出与发明专利的数量负相关,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数量正相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卞元超  吴利华  白俊红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高铁开通影响区域创新活动以及区域创新差距的内在机制,进而以是否开通高铁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4年-2015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数据,实证分析了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及其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高铁开通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水平,其机制主要在于高铁开通后所引发的创新要素流动效应;高铁开通能够对区域创新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即相对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来说,开通高铁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持续提升,这能够进一步拉大区域之间的创新差距;且高铁开通在促进区域创新过程中也存在着显著的时间动态效应。分地区估计结果显示,高铁开通能够促进东部地区城市创新活动的开展,也拉大了其内在的创新差距;而由于高铁开通所引发的人才流失,高铁开通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活动及其差距的影响效应不显著。文章研究结论可能为优化中国区域创新格局、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琴  姜彩楼  
本文实证检验了扩大内需对中国工业创新的影响,发现有效需求增加对工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扩大投资倾向于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等要素密集型领域,容易对技术密集型产业产生"挤出效应",抑制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企业研发投入对新产品和新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非常显著,而工业长期依赖的技术引进抑制了技术创新。最后,从培育新产品"领先市场"、优化投资结构和优化工业创新体系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白俊红  卞元超  
本文利用2004—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地区面板数据,在澄清政府支持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内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产学研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算产学研协同创新复合系统的协同度,考察政府支持是否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政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支持力度逐年上升,但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复合系统的协同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实证结果显示,全国范围、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政府支持显著地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西部地区的模型估计结果不显著。"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表明,除西部地区外,政府支持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促进效应大致呈递减趋势。本文的研究结论将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