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6)
2023(12272)
2022(10056)
2021(8968)
2020(7358)
2019(16329)
2018(15998)
2017(30542)
2016(16160)
2015(17806)
2014(17168)
2013(17147)
2012(15865)
2011(14173)
2010(14588)
2009(13724)
2008(13832)
2007(12742)
2006(11541)
2005(10830)
作者
(45261)
(37754)
(37720)
(35021)
(24075)
(17863)
(16854)
(14436)
(14261)
(13654)
(12805)
(12566)
(12261)
(11949)
(11680)
(11377)
(11204)
(10874)
(10752)
(10679)
(9353)
(9316)
(9027)
(8720)
(8577)
(8406)
(8324)
(8299)
(7519)
(7449)
学科
(81296)
(80296)
经济(80214)
(75431)
企业(75431)
管理(65522)
业经(30479)
方法(27026)
(25411)
(25172)
中国(23105)
技术(21443)
地方(20773)
(18831)
财务(18815)
财务管理(18798)
数学(18724)
农业(18655)
数学方法(18616)
企业财务(17807)
(16446)
(15050)
(14700)
(14388)
理论(14363)
技术管理(14095)
(13015)
银行(13000)
(12657)
(12652)
机构
学院(234026)
大学(225091)
(104635)
经济(102796)
管理(96608)
理学(81577)
理学院(80804)
管理学(80028)
管理学院(79569)
研究(76372)
中国(62060)
(48654)
(47681)
科学(42202)
(38253)
(37376)
财经(37365)
(36788)
中心(34840)
(33753)
研究所(33021)
经济学(30627)
(30562)
北京(30404)
业大(30297)
农业(28272)
商学(28099)
(27958)
商学院(27838)
师范(27728)
基金
项目(145128)
科学(117723)
研究(112548)
基金(104696)
(88575)
国家(87648)
科学基金(78233)
社会(74528)
社会科(70850)
社会科学(70835)
(60639)
基金项目(55409)
教育(49748)
(47760)
自然(47361)
自然科(46346)
自然科学(46338)
自然科学基金(45628)
编号(44994)
资助(40514)
(37691)
(37606)
(35539)
成果(35042)
创新(34021)
重点(32281)
课题(31649)
发展(31509)
(31318)
(30947)
期刊
(129059)
经济(129059)
研究(73686)
中国(53495)
管理(44568)
(41225)
(36002)
科学(29420)
学报(26226)
(25765)
金融(25765)
教育(25579)
农业(24856)
业经(24739)
技术(24556)
大学(21499)
学学(20264)
经济研究(19846)
财经(19116)
(16694)
问题(16095)
(15789)
技术经济(15567)
商业(13135)
现代(12897)
科技(12823)
(12280)
世界(12154)
经济管理(12146)
财会(11659)
共检索到375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戴一鑫  李杏  冉征  
基于政策性研发补贴"偏国有化"这一特征事实,将研发补贴在"国民"所有制间的不平等定义为水平不平等,将企业个体间的不平等定义为垂直不平等。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研发补贴水平不平等对国企和民企的创新效率皆具有抑制效应且对国企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补贴的水平不平等分别通过"研发补贴诅咒效应"和"低创新倾向效应"对国企和民企的创新效率产生抑制作用;在控制了水平不平等后,垂直不平等与企业创新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主要的政策启示有:一是在考虑研发补贴差异性的政策效应时,应当从个体的不平等中区分所有制间的不平等;二是应避免"撒胡椒面"式的补贴政策,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可适当扩大研发补贴在异质性企业间的个体分布,但应极力消除补贴的所有制歧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晨  张卫东  
有效推进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微观基础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所以本文基于机会不平等与努力不平等理论视角,研究收入不平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以及异质性分析等方法,有效识别不平等指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努力不平等可通过激励企业员工努力工作促进企业创新,机会不平等导致企业人力资本扭曲与错配抑制企业创新能力。(2)实证检验表明,由于努力不平等的促进作用与机会不平等的抑制作用相互抵消,收入不平等对企业创新无显著作用,且机会不平等通过降低社会流动预期和社会信任间接抑制了企业创新能力,其中降低社会流动预期效果更为显著。(3)合理企业结构、健全创新激励制度、财政适度的"有为政府"以及高水平的企业人力资本能够降低机会不平等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4)不平等指标对企业非核心创新影响较大,对企业核心创新影响较小。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健全创新产业政策,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世奇  朱平芳  
通过测算企业非劳务性研发经费投入对创新产出的最优滞后期,基于创新产出的溢出效应,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使用31个省级地区2009—2015年的数据,研究研发补贴对不同规模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补贴仅对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专利和新产品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两种创新产出均无显著直接影响。研发投入最优滞后期和产出弹性的结果反映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但转化能力较弱,研发资金和人才的稀缺仍然是非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从而得到重视研发补贴的区域协同性、针对性,构建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鼓励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雪婷  
本文以我国高技术企业2003-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关系、基于企业规模的研发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并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1)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近似呈"∽"型。(2)企业规模对研发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关系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第一个区间有较显著抑制作用,在第二个区间有明显激励效果,激励力度和持久性强。(3)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主要源于技术效率增长",高技术不高",企业粗放型特征较明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文章运用199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部门内和部门间两个视角,考察总体创新和产业创新水平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对收入不平等产生了不同影响:对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总体创新水平和高新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扩大作用,创新带来了不同收入阶层内部的分化;对于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农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缩小作用,显示出农业创新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创新水平和农业创新水平具有缩小作用,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扩大作用。不仅如此,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总体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对相邻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扩大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卫旭华  刘咏梅  岳柳青  
传统战略研究者认为,高管团队权力不平等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整合组织等级理论和团队断层理论发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高管团队权力不平等也有功能性的一面,即权力不平等可以促进高管团队任务型子群体的产生,进而影响企业创新强度。基于中国沪深两市2007-2012年间1487个高管团队层面及企业层面的数据,本文考察了权力不平等与企业创新强度的关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权力不平等会对企业创新强度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即权力不平等首先促进较高的任务型断层强度,进而产生较高的企业创新强度。其中,任务型断层强度的中介作用受到了任务型子群体不均衡性的调节,任务型子群体不均衡程度越高,任务型断层强度与企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建斌  彭瑞娟  何凡  
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战略背景下,政府创新补贴作为重要的产业政策工具,如何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是否能够提升数字经济企业研发强度,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科学界定数字经济企业范围,在此基础上,以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手工收集和关键词筛选方法获取政府创新补贴数据,系统探讨了政府创新补贴对数字经济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显著提升了数字经济企业的研发强度,该结论在稳健性分析中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创新补贴对于成长期、高技术行业及制度环境较差地区的数字经济企业研发强度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效应。进一步的拓展性分析发现,政府创新补贴与数字经济企业私人研发强度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我国当前针对数字经济企业的政府创新补贴还处于倒U型的左侧底部。同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对数字经济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效应不具有动态性。本文的研究拓展和丰富了数字产业化及政府补贴效应等相关领域文献,为数字经济时代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优化政府创新补贴政策,更好地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治理  温军  赵建兵  
笔者从信号传递的视角理论诠释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4年~2013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DID方法、Probit模型和固定效应计数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政府研发补贴有助于缓解潜在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社会投资者(特别是银行贷款)产生信号传递效应;较之银行长期贷款,政府研发补贴对银行短期贷款的信号传递效应更强;政府研发补贴本身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政府研发补贴与银行贷款跟进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协同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松开  管总平  杨竹清  
文章以企业投资非上市金融企业衡量产融结合,选择2008—2017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多视角分析了产融结合对研发创新的影响,并实证检验政府补贴的中间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产融结合有利于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显著增加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创新产出,政府补贴强化了这种作用;政府补贴对增加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亦有积极作用;相比非绝对控股,绝对控股金融企业显著增强了企业产融结合对研发创新的积极作用;企业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更有助于促进其研发创新,产融结合的效应更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东昌  李连华  
选取2009~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基本样本,实证检验优良的企业信用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的驱动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企业所获得的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的创新投入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优良的企业信用显著地抑制了政府研发补贴的创新驱动效应。由于企业信用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其实质更是一个法治问题,本研究还对完善的法治环境能够产生的调节作用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结果一致表明,完善的法治环境对于优良的企业信用促进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的创新驱动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志雄  
本文利用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补助与R&D研发数据,分析了中国供给侧改革中创新驱动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与策略选择的引导激励效果。研究发现:随着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的实施,企业进行R&D研发投入的意愿得到加强,开始偏好长期研发投入。创新补贴认定与考核标准相关政策机制落地,地方政府的无效创新补贴激励机制被抑制。在供给侧改革下,企业对创新长期驱动与短期经济效益进行理性权衡抉择,减少了外观设计专利等策略性创新成果的产出。本文进一步通过对产权性质分组还发现:供给侧改革后,国有企业创新产出激励最为突出,大幅度增加了专利的申请。而民营企业则通过扩大长期研发项目的投入和聘用储备技术人员,为下一阶段的创新研发作铺垫。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晨  张卫东  朱世卡  
科技创新对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但以往文献鲜有研究科技创新对社会公平的影响。本文以科技创新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为研究内容。理论方面,基于Solow经济增长理论构建数理模型,进行归纳分析。实证方面,运用2008年、2010—2013年和2015年CGSS与省级面板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对中介机制进行识别,最后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基于企业自主发展维度,由于行业间与企业间研发能力等科技创新水平差异,将导致收入不平等的加剧;(2)基于政府主导干预维度,由于政府通过抽税补贴等产业政策拉大了行业间与企业间科技创新水平,将导致收入不平等的加剧;(3)科技创新能够加剧收入不平等程度;(4)进一步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科技创新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是基于区域内人力资本水平、政府规模以及地理属性等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建议科技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也要控制其对社会公平的扭曲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利红   贾茹芸  
文章以2016—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财税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探究研发投入是否在其中起到中介效应,以及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是否起到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财税补贴中,政府补助、税收优惠均对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研发投入在财税补贴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在财税补贴影响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国有企业中,研发投入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研发投入发挥了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莉莉  
政府补贴作为政府引导和支持市场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市场机制的弥补作用。企业的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等特点,探究推动企业创新的因素成为了关键。文章将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其中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了中介作用,政府补贴可以起到资源支持和资源引导作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创新。基于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政府补贴在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后,显著地提升了企业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