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72)
- 2023(17482)
- 2022(14565)
- 2021(13375)
- 2020(11115)
- 2019(25643)
- 2018(25058)
- 2017(48495)
- 2016(25747)
- 2015(28434)
- 2014(28007)
- 2013(27861)
- 2012(25573)
- 2011(22778)
- 2010(22938)
- 2009(21007)
- 2008(20922)
- 2007(18641)
- 2006(16339)
- 2005(14683)
- 学科
- 济(121116)
- 经济(121007)
- 业(102649)
- 企(91824)
- 企业(91824)
- 管理(90859)
- 方法(54168)
- 数学(44859)
- 数学方法(44463)
- 财(37158)
- 业经(34933)
- 农(34512)
- 中国(31393)
- 地方(26261)
- 务(26184)
- 财务(26136)
- 财务管理(26088)
- 企业财务(24877)
- 农业(24362)
- 技术(23674)
- 贸(23425)
- 贸易(23407)
- 制(22872)
- 易(22780)
- 和(19052)
- 理论(18802)
- 策(18604)
- 划(18585)
- 银(18072)
- 银行(18059)
- 机构
- 学院(364817)
- 大学(358333)
- 济(160933)
- 经济(158160)
- 管理(152105)
- 理学(131127)
- 理学院(129955)
- 管理学(128289)
- 管理学院(127601)
- 研究(112560)
- 中国(91121)
- 财(76030)
- 京(73830)
- 科学(63234)
- 财经(60076)
- 江(55495)
- 经(54748)
- 农(54677)
- 中心(53517)
- 所(53509)
- 经济学(49365)
- 业大(48908)
- 研究所(47663)
- 北京(45960)
- 经济学院(44776)
- 财经大学(44531)
- 州(43928)
- 范(42797)
- 商学(42751)
- 师范(42399)
- 基金
- 项目(239831)
- 科学(193727)
- 研究(179599)
- 基金(177559)
- 家(151408)
- 国家(150062)
- 科学基金(133387)
- 社会(118986)
- 社会科(113275)
- 社会科学(113250)
- 省(94786)
- 基金项目(93852)
- 自然(84103)
- 教育(82491)
- 自然科(82312)
- 自然科学(82297)
- 自然科学基金(80931)
- 划(77558)
- 资助(72064)
- 编号(71276)
- 成果(55626)
- 发(55057)
- 创(55052)
- 部(54070)
- 重点(52873)
- 创新(50662)
- 国家社会(49856)
- 课题(48553)
- 教育部(47798)
- 人文(47432)
- 期刊
- 济(178231)
- 经济(178231)
- 研究(107149)
- 中国(71609)
- 财(62985)
- 管理(62841)
- 农(50563)
- 科学(46764)
- 学报(44973)
- 融(38070)
- 金融(38070)
- 大学(36989)
- 技术(35787)
- 学学(35099)
- 农业(34716)
- 教育(34585)
- 业经(31823)
- 财经(30478)
- 经济研究(28210)
- 经(26242)
- 问题(23592)
- 技术经济(21203)
- 业(21107)
- 贸(19903)
- 商业(18578)
- 统计(18002)
- 财会(17700)
- 现代(17695)
- 策(17608)
- 世界(17389)
共检索到54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志强 裴开兵
基于2009~2017年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定量分析微观企业研发溢出的吸收效应,且通过统计分组和回归分析方法对研发溢出的吸收效应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研发溢出存在显著的吸收效应,促进了企业产出水平的增长,且研发溢出吸收效应在不同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相比于低研发溢出吸收效应组,高研发溢出吸收效应组的企业可以取得更高的(超额)股票收益与经营业绩。企业的发展前景、品牌形象与管理层激励对研发溢出的吸收效应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祖光 安佩
研发活动的高风险特征决定其必然受到融资约束。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融资方式,是否影响研发投入?以我国2009-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商业信用融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及产权性质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多,越不利于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商业信用带来的短期偿债压力会抑制企业研发投入;商业信用融资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主要表现为偿债压力带来的风险效应,而不是融资支持,对民营企业的风险效应更为显著。在金融市场不完善情况下,短期融资难以支持企业长期投资,因而政府需要通过完善金融市场、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降低短期负债偿债压力对企业研发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商业信用融资 研发投入强度 创业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志勇 杨文培
基于创业板的相关数据,利用改进后的股票价格模型和股票收益率模型,检验资本化研发支出的价值相关性,并对不同种类资本化研发支出(自主研发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差异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资本化研发支出与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率不相关,费用化研发支出与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自主研发无形资产与股票价格不相关但与股票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开发支出与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率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化的研发支出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但股票市场投资者对创业板的资本化研发支出反应不充分,并且这种疑虑主要是由于开发支出导致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建 王鹏飞 李文佳 陈素蓉
本文选取2009~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51家公司作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创新型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创新型企业存在着实际控制人权力过大的问题,其治理结构表现出较明显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而独立董事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并在公司绩效中得以体现。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较高的薪酬水平能够有效激励高管团队创造良好的业绩。由于风险投资机构追求短期收益以及成为公司股东的时间较短,风险投资的引入并没有为创新型企业带来更高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永平 苟成娟
以2009—2015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对上市企业IPO后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受资企业IPO后绩效有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介入对企业筹资性现金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对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量、管理费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对企业投资性净现金流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风险投资的介入对公司筹资、投资、运营活动以及费用支出转化为企业业绩的过程起到调节作用,导致企业业绩下降。研究结果支持风险投资的认证监督功能,但风险投资发挥了"负向"认证监督的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永平 苟成娟
以2009—2015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对上市企业IPO后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受资企业IPO后绩效有负面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介入对企业筹资性现金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对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量、管理费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对企业投资性净现金流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风险投资的介入对公司筹资、投资、运营活动以及费用支出转化为企业业绩的过程起到调节作用,导致企业业绩下降。研究结果支持风险投资的认证监督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晔 王鹏 李怡虹 杨大楷
本文以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政府财政补贴对于企业研发投入和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对企业绩效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财政分配和研发效率还有待提高,直接财政补助形式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应当综合采取多种补助手段,在扩大财政补贴范围的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逐步提高我国企业的研发水平。
关键词:
财政补贴 研发投入 企业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浩亮 黄苏华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产生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会制约企业的研发投入,金融发展在缓解融资方的融资压力的同时,可以减弱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浩亮 黄苏华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大股东股权质押产生的控制权转移风险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会制约企业的研发投入,金融发展在缓解融资方的融资压力的同时,可以减弱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风 李卿云
以深圳证券交易市场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债务期限结构与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债务期限结构与研发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表明长期债务是公司创新重要的融资方式。进一步,在区分公司类型的情况下,研究表明:相比较非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与研发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佳友 谢巧芳
本文基于2012-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层次回归模型,研究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考察资本结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关系的地区差异。研究表明,政府补助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而且东部沿海地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资本结构调节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在东部沿海地区是负向调节作用,中西部地区是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政府补助 资本结构 研发投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佳友 谢巧芳
本文基于2012-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层次回归模型,研究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考察资本结构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关系的地区差异。研究表明,政府补助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而且东部沿海地区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资本结构调节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在东部沿海地区是负向调节作用,中西部地区是正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政府补助 资本结构 研发投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乔瑞红 王伯娟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其2011-2015年的有关数据,创新性地将政府补助、盈余管理与研发投入结合起来,探究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助越高相应地企业的研发投入也越高,而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则企业的研发投入越低,并且进行盈余管理活动的程度越高,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弱。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盈余管理 研发投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乔瑞红 王伯娟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其2011-2015年的有关数据,创新性地将政府补助、盈余管理与研发投入结合起来,探究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补助越高相应地企业的研发投入也越高,而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则企业的研发投入越低,并且进行盈余管理活动的程度越高,政府补助与研发投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弱。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盈余管理 研发投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圣利
以2009—2011年我国深圳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等角度,实证考察了其R&D投资的经济绩效。结果显示:创业企业的R&D投资整体上并未呈现出积极的经济效果;R&D投资的经济效果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制造业创业企业的R&D投资对其经济绩效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该影响具有滞后性;信息技术业创业企业的R&D投资对其当期和滞后一期的经济绩效均未产生积极影响,表明信息技术业创业企业的R&D投资存在一定程度的非效率行为。
关键词:
创业企业 研发投资 经济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